木弓于林,风必摧之吗

2012-12-29 00:00:00肖德安
人力资源 2012年10期


  在谈到一位杰出者遭人嫉妒时,朋友情不自禁地感慨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呀!”
  朋友的话,是引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运命论》中的原话长着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康说这段话,原本是为探讨国家治理与志士仁人之间的关系,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哪知这话如今竟演变成了人们议论世人嫉妒杰出者的证据。仔细想想,真的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吗?这类情况虽然古今均有,但却未必尽然。世人尽知春风时雨可以复苏万物,却未必注意到和风细雨也可以使“木秀于林”嘛!
  确实,杰出人才因遭人嫉妒而被摧毁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让人敬佩、受人赞赏、激人奋进的佳话更是不乏其例。问题的关键是,杰出者能否从李康的名言中悟出一些真谛:学得谦虚谨慎,力戒趾高气扬。即使优秀,也必须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应虚怀若谷、宽容他人,从严律己、善待同事,这样才能与大家团结奋进,共创辉煌。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更好地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至于用人者,更应正视人言,辩证地看待和对待杰出人才。有的用人者因不辨真伪,偏听偏信,总看不惯那些“傲才”,或百般挑剔,或打入“冷宫”,结果导致人才流失,贻误事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杰出的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因此,用人者必须辩证地看待和对待杰出人才,特别是对那些“傲才”,不可持有偏见,若能“以大度容傲才”则更是难能可贵。一方面,对“傲才”要常提醒、勤敲打,促其改正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但对那些毫无根据的流言蜚语,则要明察秋毫,以正视听;另一方面,要多给“傲才”提供与群众接触的机会,使其与群众在相互沟通中彼此增进了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偏见。并且,用人者还应经常开导那些好嫉妒的人,要把别人的“杰出”、别人的“成功”视为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注重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切忌嫉妒,甚至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木秀于林”,吾辈当护之。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任何人,都应尽心尽力营造有利于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这样才能迎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欣欣向荣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