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钜:为家族而生

2012-12-29 00:00:00李卉蒲实张利
中国市场 2012年30期


  2012年初,《福布斯》公布信息,李嘉诚的身家多达255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九,连续多年稳居华人首富宝座。总市值近万亿港元的长和系王国,最终将托付给谁?多年来,这一直是李家被追问得最多的话题之一。
  没有丝毫前兆,5月26日,现年83岁的李嘉诚突然主动对媒体和盘托出:将财富帝国分属两子,延续李氏家族的二代财富传奇。
  根据李嘉诚的安排,长子李泽钜继承衣钵,未来长和系旗下所有资产将会交予李泽钜管理,包括逾40%的长江股份及和记黄埔的股权,还有逾35%的赫斯基能源权益。这三大资产无疑是李氏帝国的财富核心,堪称全球最金光熠熠的摇钱树。
  对于次子李泽楷,李嘉诚说:“我会全力帮助他收购心仪的公司、拓展新业务,资助金额会是他所拥有资产的数倍。”
  李嘉诚分析道,两兄弟所涉猎的业务范围不同,在事业和财产上都将没有冲突。
  一旁的大儿子李泽钜,如同往常一样低调。记者问他的感受,他答:“爸爸的安排,我们永远都OK。”
  如果按照此次李嘉诚交付给李泽钜的股份比例,李泽钜身家可达2671亿港元,一位华人新首富即将诞生。
  接班步骤早已开始
  李泽钜曾多次说过,他最忌讳的一词就是“接班”,最不愿听到的词就是“接班人”。
  此前,他多次表示:“父亲正精力智力旺盛。我们兄弟仅仅是分担父亲的部分担子,同时,这也是对我们兄弟的锻炼。”
  话虽如此,但在实践中,接班早已有计划地一步步开始。
  李泽钜25岁时,参与了被外界誉为李嘉诚最伟大的投资——赫斯基石油的收购。李嘉诚一直对外宣称,这是李泽钜主导的收购。作为赫斯基的联席主席,李泽钜从父亲那里承袭下来的关系网在这一系列战略背后始终若隐若现。
  底层做起。李泽钜25岁时,升任为长江实业的执行董事;26岁被委任为机场咨询商务委员会委员;27岁任总督商务委员会委员,为父亲的逐渐淡出做平稳过渡。
  1992年4月,李嘉诚突然辞去了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主席的职务,并在众说纷纭之际,顺水推舟让李泽钜接替了自己的位置,在这一关键性职位上,又完成了一次继承。
  尤其是近年来,情况变化的有些微妙。以前李嘉诚与重要人物会面时,都会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出现,但这几年却只有长子李泽钜陪在身边。在每次的公司业绩发布会上,李嘉诚更指定由李泽钜回答业务上的问题。而李泽钜也应对自如,侃侃而谈。
  李嘉诚着力栽培家族事业接班人,可谓用心良苦。
  2005年9月,李嘉诚透露,会将香港的上市公司交给长子李泽钜打理,他个人在海外的投资则归次子李泽楷所有。去年,李嘉诚对《英国金融时报》再次详细提及了两个儿子的走向。
  长久以来,低调的李泽钜将继承李嘉诚的衣钵,在业内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家族使命感与生俱来
  “家父的远见、睿智、领导才能、勤奋精神、专注投入以及自律的态度均对我启发良多。”李泽钜坦言。
  与个性叛逆的李泽楷不同,李泽钜从小就循规蹈矩地遵从父亲的意愿。7 岁,他和弟弟就开始旁听家族董事会议,懵懂中耳濡目染家族生意。
  在两个儿子读初中时,李嘉诚常带他们到自己的游艇上,让他们阅读古籍,对他们讲人生道理。之所以把地点选在游艇,就是为了让兄弟两个无处可逃、非听教不可。当时,父子三人边谈边吃番薯糖水,后来两兄弟回忆往事时,还打趣地说:“我们吃了4年番薯糖水。”
  李嘉诚还十分注重两个儿子的气质培养,绝不允许他们像其他的公子那样目空一切,他要求儿子知书达礼、谦虚做人,培养起自己的独立个性。
  长大后,李泽钜和李泽楷各有所长,一攻一守,继续开拓着李氏王朝的疆土。
  事实上,作为家里的长子,李泽钜的家族使命感与责任感似乎与生俱来。
  15岁,他前往美国读书,李嘉诚不希望儿子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既不准李泽钜在美国买车代步,又对他每月的零用钱进行限制。这些教子之道对李泽钜日后的人生和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时,李泽钜遵照父亲的意思,选择了土木工程系,后来又读了结构工程硕士学位—— 他无疑已将家族日后的发展方向与自己的未来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因为房地产是李氏家族事业的基石。
  美国留学归来后,24岁的李泽钜回到长实集团工作,跟随父亲学习经营之道,李嘉诚精心安排了前董事总经理周年茂、副董事总经理甘庆林等资深元老辅佐其熟悉业务。
  经过近30年的磨砺,他目前是长江实业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长期协助李嘉 诚管理长和系过千亿港元的庞大业务,深得父亲信赖。
  没有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没有超人式的狂飙猛进,他保持一贯的低调姿态。
  不做父亲和弟弟的参照物
  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是一个富豪,如果他还是按照李嘉诚所说的话做人、做生意,那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就是李泽钜、李泽楷共同面对的问题。在香港,李氏兄弟被称为“龙兄虎弟”。李泽钜更多地承袭了李嘉诚低调以及沉实稳重的风格,和李泽楷铺天盖地的报道相比,能搜索到的李泽钜的资料明显少得多。即使有,乖顺的大哥也多是作为父亲或弟弟的陪衬。事实上,一个独立的李泽钜几乎是意义缺失的,如果说,长实系为他提供了一个坐标,那弟弟李泽楷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参照系。
  在长实期间,李泽钜曾作为加拿大温哥华万博豪园计划的主要策划者。虽然此后由于加拿大地产市场不景气而退出该项目,但这确实是李泽钜的得意之笔。除此之外,李泽钜个人的建树似乎乏善可陈,这也难怪,长实系原本就已是一部结构精良、运行经典的大机器。
  然而,突然之间,李泽钜在2003年底飞扬起来。那年,李泽钜通过自己控股的Trinity Time投资公司,击败众多世界级投资财团,成为位居全球第11位的加拿大航空公司最大单一股东。这是李泽钜首次以私人名义投资,也是李氏家族首次大规模涉足航空业。
  同年,美国《时代周刊》及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将他评为“200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企业家”,与其他19位来自全球电信、汽车、媒体、食品及金融等行业的大亨们一同享受这一殊荣。
  华文媒体对此多少感到惊叹,新浪网财经主编刘书的第一反应是:“美国媒体厌倦了李泽楷吧,所以把李泽钜评上了。”
  一直以来,似乎是弟弟李泽楷占尽了世纪之交李氏家族的风头,他和默多克的谈判,与李显扬的竞争,几乎都已成为香港商界最新的传奇。于是,被冠以“小超人”称号的是李泽楷而不是李泽钜,某种意义上,李泽楷在更多人心中赢得了超人接班人的领先地位。只是2000年以来,大幅缩水的股价和上百亿的巨额债务令曾经的数码英雄开始显得力不从心,而李嘉诚本人的全球3G业务也未见明朗,人们才开始把目光投注到一直不甚活跃,却在长实作为父亲的左膀右臂、稳健行事的李泽钜身上。也许,在李嘉诚看来,该是由李泽钜来续写家族传奇的时候了。
  大手笔并购驾轻就熟
  事实上,李泽钜的表现一直可圈可点,不过被小超人弟弟盖住了锋芒。
  李泽钜成功上位,登上权势榜,最早可追溯到1996年他分拆长江基建上市时,获得过25倍认购额的功绩。李嘉诚曾对李泽钜当时的表现打出90多分,还表示,如果李泽钜不是他的孩子,会给他100分。
  1996年长江基建上市时,只有两个领域的业务。在李泽钜的努力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今日的长江基建在地域上已跨越全球四大洲。有分析指出,在长江基建上市的10多年里, 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IT网站泡沫破裂,但长江基建却始终能保持利润增长,这一切均是李泽钜的功劳。
  面对20世纪末席卷全球的互联网热潮,李泽钜抓住了机遇。1999年底,李泽钜花了近2000万港元买下了他想要的域名。2000年,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时,一度掀起香港市民的认购热,高达200倍的超额认购刷新了香港上市公司的招股成绩。
  2003年3月,李泽钜再携巨资杀入内地网络业,在北京成立金融信息服务网站世界汇金网,意图在金融界与网络界称雄,先后投入资金1.2亿港元。
  2010年7月,家族财团以700亿港元成功收购英国第一大电网,这是长实集团有史以来最大金额的收购项目。此次收购成功意味着长实集团将控制英国约1/4电力分销市场,约10%天然气供应市场及近5%的供水市场。作为长江基建集团TNkGiucnLw/WXr986KutYg==主席、香港电灯集团执行董事,李泽钜也因此频繁见诸报端。
  大手笔的海外并购对李泽钜来说已是驾轻就熟。
  在家族事业的发展上,李泽钜无疑是李嘉诚的得力助手,包括毕业之后加入加拿大籍,也相当符合集团发展的策略。他的加拿大身份,是李嘉诚得以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的关键,也是李氏家族收购加拿大航空公司的前提条件。因为根据加拿大的法律,非加拿大籍人士不可持有加拿大航空公司超过25%的股份。
  因为数次成功的投资案例,李泽钜被商界人士誉为“香港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 一”。
  如果完美也能遗传,李泽钜显然继承了父亲的基因。李泽钜将父业送上市并开拓全新的加拿大及欧洲财富版图,他谦和、周全、稳健,是100%的二代太平绅士。
  学习永不言休
  对于做生意,李泽钜的经验是要善于学习。2009年,李泽钜获得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他在演讲中与人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经商之道,“如果一个人或一家公司自以为已经很成功,就很难更上一层楼,当我们自满时,就会停止学习。我喜欢《论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其他人身上学习,观察他们行为的善与恶,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学习过程。在追求知识的路途上,要永不言休”。
  不过,李泽钜的经商风格也一度备受争议。性格稳健的他认为:“短期盈利往往叫人冲昏头脑。如果只争朝夕而不顾长远,就很难获得成功或持续取得成果。相对而言,长期投资讲求耐心与努力,因此大部分人不会乐在其中,竞争也自然较少。这对长线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正因如此,李泽钜喜欢从事一些长期生意,但也因此在短期内少有上佳表现。例如,李泽钜和其姨父甘庆林创办的长江生命科技公司,起初以研制抗癌及艾滋病药物为目标,多年来却没有什么业绩表现,现在已沦为卖肥料的农业公司,股价情况也一直不好。
  另外,长和系内不少投资策划据说都是由李泽钜负责的,而他表现得比其父更精打细算。李嘉诚家族的一名亲友透露,李泽钜比较沉稳,不爱冒险,但在做生意方面非常强硬,不会错过从交易中赚取一分一毫的机会。
  
  家庭生活美满幸福
  近年来,李泽钜积极从事公益活动,长实集团也连续10年蝉联香港公益金三大最高筹款机构之一。
  一次,李泽钜在出席某公益机构的活动时,看到危机热线中心在已经加强人手的情况下,留言依然爆满,很受触动:“听到这么多人打危机电话,我很为弱势群体担心,心里很不好受……”身为李嘉诚基金会董事的李泽钜立即联系基金会,为该公益机构拨款数百万元,并动用集团其他资源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2008年,令李泽钜难忘。在香港120名奥运火炬手队伍中,一向稳重的李泽钜在形容自己入选的心情时,流露出少见的兴奋:“好荣幸,好兴奋。”
  其实,李泽钜的奥运缘并不仅始于此次香港奥运圣火传递。2004年,李泽钜代表长江实业集团捐赠港币一亿元,用于建设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受父亲影响颇深。李泽钜小时候常常随父亲跑步,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现在的李泽钜,尽管工作繁忙,但游泳、健身是他不变的兴趣与爱好。李泽钜表示,“这是我人生中难忘的经历与记忆。”
  李泽钜更注定与加拿大有缘。加拿大不但是他事业有成的地方,也是他与妻子王富信相识的地方。1990年,李泽钜在加拿大处理地产业务,而王富信则在温哥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二人在一次烧烤聚会上结识,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最终在1993年喜结连理。婚后的李泽钜,称得上是家庭事业两得意,夫妻十分恩爱。目前育有三女一子。
  李泽钜更是典型的孝子,至今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对于父亲,李泽钜心怀敬仰之情,不善言辞的他曾表示,自己最钦佩的人是父亲。另一方面,父子二人也是工作上的好伙伴,李泽钜曾对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说:“我跟父亲是好拍档,在做决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有同样的想法。”
  尽管现在已经被外界普遍看做是李嘉诚的接班人,李泽钜依然保持着谦逊谨慎的作风,在公开场合,他平和地表达了自己的事业理想:“首先是做正确的事,其次要尽力令长实集团的业务蒸蒸日上,改善我们的环境,并协助重振香港精神。”
  
  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外界已逐渐相信,李嘉诚这次的安排是安全合理的。有分析指出,长实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只要管理层继续保持传统、发挥品牌效应、发展多元化业务,就可以不再需要超人,而是需要一个有远见、重纪律的领导者。李泽钜正具备了目前长实集团领导人应有的素质。
  但,李嘉诚的儿子不好当。因为他的父亲不仅是亚洲首富,也是一个成功学的富豪。不管怎样模仿,都不可能拥有父亲的特质。李泽钜注定只是自己,只能走自己的路,开辟自己的天地。在这个意义上,继承本身也是一次新的创业。
  创业难,守业更难。如今,这位由李嘉诚一手培养和造就的商界才俊,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谨慎前行。(编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