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娜
刘震将军指挥作战的巅峰是1951年抗美援朝时期指挥的空战,当时他担任志愿军的空军司令,毛主席也曾经给他嘉勉“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这样的表扬。
刘震将军是戎马一生,战功非常卓著,而且他善打硬仗,敢啃硬骨头。
刘震(1915-1992),原名刘幼安。刘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连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独立团团长,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第四师十旅旅长,第三师十旅旅长兼淮海军分区司令员,第三师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吉江省委书记兼吉江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副司令员兼三十九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有战术眼光的苦孩子
在大别山、桐柏山交会的湖北孝感小悟山下,有个叫刘家嘴的地方。1915年3月3日,刘震就出生在这里一个穷人之家,刘震原名刘幼安,是家中的独生子。全家只有7分田,刘母在刘震5岁时就离世。父子俩相依为命。刘震开始拣粪、拾柴、放牛,还干家务事。父亲对小小年纪的他要求很严,规定他每早得拣一筐粪,有几次他拣粪不够一筐数,不敢回家,只好坐在野地里直哭。
刘震上过几年私塾,10岁时,父亲哮喘病发作,他被迫辍学。这一年年底,刘震被送去学木匠手艺,从此开始了学徒生活。师傅整天叫他拣粪、种田、劈柴、担水、做饭,还要帮师娘照看孩子、洗尿布,真是无所不干。
1931年9月,乡苏维埃主席动员赤卫军和青年参加主力红军,刘震第一批报了名,全乡六七个村子共40多个青年被批准参军。1932年8月,刘震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离开鄂豫皖根据地。11月,留在鄂豫皖的部分红军重新组建了红二十五军,鄂东北道委特务第四大队改称红二十五军手枪团。刘震成为手枪团的战士。在手枪团当战士的刘震,似乎有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天赋,他写的四句话“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得大山在,到处是红军”成了张贴的标语。1934年5月6日,红二十五军手枪团进入皖西北,奔袭了远在罗田县城的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师的后方仓库,歼敌一部,缴获银元7000多枚和大批武器弹药。
罗田战斗是红四方面军西撤后,红二十五军获得的首次大胜仗。休整中总结中许多同志都是评功摆好,唯独刘震说:“这一仗应该算个胜仗,但缺点不少,主要是战术运用问题。”刘震指出三条理由:一是“火力没有组织好,机枪未能起到掩护作用,造成较大伤亡”:二是“退出战斗时,没有周密部署,队形较乱”,致使部分部队失散和伤亡:三是“手枪团进城背运银元的时机晚了一些,如果早进去,可多运出一些”。说完这些,刘震还建议:“今后部队不能只练瞄准,要加强战术训练”,重视火炮兵器的配合使用。军长徐海东听了发言后,感慨地说:“刘震这个兵讲得好,有战术眼光,我看可以当连长、指导员!”
巧用战术 有勇有谋
1934年11月11日,根据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指示,红二十五军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刘震先后调任红七十五师二二五团一营一连指导员和营政委,参加了独树镇、三要司、华阳、九间房和袁家沟口等战斗。
1942年冬,日、伪、顽和地主还乡团大举向淮海区根据地“扫荡”,刘震率部巧妙地兵分两路提前转移,让敌兵扑了一个空。但日伪随即在淮海区各地建立蜘蛛网式的据点,“实行包干”,“分片扫荡”。各个据点很近,白天互相能看到炮楼,刘震他们攻打一个据点,其他据点的炮楼立即“四方出击”来援助,因此,他们白天行动十分困难,只好采取夜间行动。可在夜间又有问题了,老百姓家养了不少狗,他们一来狗就乱叫,据点鬼子听到狗叫又乱打枪、乱开炮。因此,淮海区形势十分紧张。
于是,刘震将主力地方化,成立12个小团,与各个县的警卫团、县大队“混”在一起,在全区搞“拆开打”运动,所谓“拆开打”就是动员各区老百姓自己起来拆瓦房,把砖头、木料分散藏起来,使得敌兵修据点、炮楼因无原料,修建速度减慢。再就是动员老百姓自己“打狗”,庄村里无狗了,部队行动就方便,因为听不到狗叫,战士们就是走到炮楼跟前,鬼子伪军还不知,突然枪炮一响,其他炮楼听到枪炮声一来“增援”,人马还没到,炮楼就已经被解决了。另外,战士们把那些打死的狗全拖到鬼子的据点周围,摆成一个个“臭狗阵”。这些措施很生效,使敌人无砖头、无木料修炮楼。把打死的狗拖往敌人据点附近,三五天后,死狗就开始腐烂发臭,熏得据点里鬼子受不了,有的被迫熏得放弃据点逃跑。
很快,刘震在淮海区打开了局面,一支3000人的队伍发展到了15000人的大部队。对此,战士们说:“刘旅长的软刀子真厉害!”
刘震是员猛将,他带兵打仗却十分怪异,有时跟随他征战多年的手下都会觉得惊讶不已。
1949年1月,解放天津的战役打响了,由2纵改编的39军和38军担任主攻。在这次战斗中,刘震又来了一次奇怪的指挥。
14日深夜,颜文斌率115师的345团连续攻克了天津城内的3个敌据点,又包围了寿丰面粉公司。此时敌师长梁铁豹率一个师部和两个团龟缩在一座5层大楼内负隅顽抗,345团连攻了两次都没拿下来,颜文斌打电话向师部请求增援。不料,接电话的却是刘震,他指示道:“你不要着急,先把敌人包围起来,我马上给你派一个团去。”
副师长受命而来,颜文斌下令345团集中全团炸药,爆破面粉公司大楼。结果,副师长在侧面阻敌,345团在正面炸,在凌晨1点钟时爆破成功,面粉公司5层大楼被炸塌。惊慌失措的残敌纷纷向东南方向逃窜,被副师长率部堵住,生俘敌师长以下三四千人。345团也俘虏敌两三千人,两个团共俘敌7000余人。
这场战斗打得干净利落,而刘军长破常规做决断,不拘一格用人的做法又在全军传为佳话。
名扬朝鲜空战
1950年11月4曰,这是刘震军事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他万没有想到,自己连飞机都没有乘过,却当上了即将赴朝参战的空军司令员!
担任第13兵团副司令兼39军军长的刘震,在率部参加广西战役胜利后,因病休息治疗。1950年10月,刘震被任命为中南空军司令员。将军上任还不到一个月,中央军委的一个紧急通知又把他调到了北京。
在军委空军司令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向刘震传达了中央军委的决定,任命拟担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的刘震先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负责组织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行动。
不怕打仗,而是担心自己没有文化,没有经验的刘震对刘亚楼说:“服从命令。困难再大,我也要把它干好!”
接到调令的第二天,刘震启程去沈阳,匆匆上任了。由此,世界空军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出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从筹备到组建。从训练到参战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而一般其他国家的空军,训练一个飞行员,起码也得一年时间。中国空军组建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1951年2月10日美空军出动两批16架F-80战斗轰炸机,在18架F-86战斗机的掩护下,对我军驻地附近的铁路线进行轰炸。刘震当即命令第四师两个团34架米格-15轰炸机,以其中16架飞机为攻击队,18架飞机为掩护队,在第10团团长阮济舟的率领下,按“品”字形编队迎击。突然,第12团第3大队大队长张积慧抓住敌机喘息的机会,他知道必须先下手为强,三炮齐发命中敌机。击落敌机以后,越战越勇,在单志玉的配合下,在不到一分钟时间里,相继击落美机两架,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空战结束后,当地志愿军地面部队在美机残骸中找到一枚美国空军驾驶员的不锈钢证章,上面刻着:第4联队第334中队中队长乔·阿·戴维斯少校。原来被张积慧击落的人是这个在美国空军中军衔虽不算高、但名声却相当大的所谓“英雄”!
1952年4月,刘震草拟了“一区两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并对这一作战原则作了具体、全面、系统的阐述,体现了在空战中以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原则。在刘震司令员的大力倡导下,各部队掀起学习战法、战术的热潮,战斗能力不断增强,仗越打越精,并涌现出诸如“英雄的王海大队”等先进集体和击毙美国“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张积慧等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空军在司令员刘震的正确指挥下,边学边打,为人民空军不断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9月26日,刘震奉命调回国,出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接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
1954年3月,刘震调任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同年10月,刘震进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5年9月的首次授衔中,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授予上将军衔时,刘震年仅40岁,比他小的上将也只有萧华(39岁)。
1957年10月,刘震奉命组建空军学院。1958年9月12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组建空军学院,刘震任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和政治委员。1980年1月,刘震调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分管学术研究工作。1985年底离休。
1992年8月20日,刘震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历程评述:
刘震将军从小生活穷苦,知道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抱着想为穷人做点事的想法,积极投入革命战斗。他出于对革命的激情、革命的本能,奋勇作战。刘震将军在我军中以“善战”而出名,他在早期的军事生涯中就显示出智勇双全的战斗品质。他善用炮兵率部三下江南,打淮河、扑锦州、克天津炮显神威。他善于接受学习新鲜事物,朝鲜空战指挥出色。是我国空军学院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