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立军
作为中国平安的元老,孙建一在接掌平安银行之后不久,就以实际行动向外界证明了自己对平安充满信心。今年5月31日至6月6日,孙建一密集买入中国平安A股股票,五次买入规模合计189万股,金额高达7948万元。在前不久的一个公开场合孙透露,他对于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因此不仅会长期持有公司A股股票,未来不排除还会继续增持。
在经过控股深发展银行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中国平安的银行业务利润贡献同比大幅提升176.8%,合并后的银行总资产突破1.2万亿元。由于深发展纳入中国平安集团财务报表合并范围,银行业务为平安集团贡献利润近80亿元,其中包括深发展对集团的利润贡献56.20亿元和来自平安银行的净利润23.57亿元。中国平安副董事长孙建一接受采访时表示,两行整合进展超预期,整合后协同效应将明显提升,未来新银行的发展目标是构建最佳商业银行。
记者:深发展今年公布的业绩比较亮丽,但是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还是有点偏低。我想问的是,平安作为集团母公司,除了它定增方式以外,在其他方面会怎么支持他们?尤其是在制度方面。
孙建一:深发展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银行,补充资本的主渠道应利用上市平台。因为常年没有分红,深发展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这个渠道。业务发展资本不够,补充又受到法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大的控股股东,要帮助它度过这个槛。所以我们去年已经发过一个资本计划,150—200亿的资本补充定向增发。这样就可以帮助深发展很大程度地提高资本充足率,我们测算了一下,如果按照正常的业务发展来看,它能够维持2—3年。
记者:您说的这个正常发展速度具体是指?因为去年增发速度这么快。
孙建一:深发展在过去的18个月当中,资本充足率的水平也是一路在提升。在这种发展速度的背后需要大量的金融资产去支撑,金融资产的快速膨胀,对资本的需求提出了更大要求。
深发展提升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它的盈利能力,它不分红,就立即可以补充资本。未来深发展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必须要看三年的现金分红达到多少的比例,。所以在未来的三年里,深发展的盈利能力我相信还会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补充。第二个补充,集团在这个过程当中给深发展一个定向增发的补充。第三,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监管标准以后,深发展有发债的空间,证监会是鼓励发债。所以这个渠道应该说还是很多的,如果这些渠道能够充分运用好的话,深发展很快能够过渡到重新获得再融资的资格。
深发展自身有补充能力,能够不断地提升,但是平安的加入可以起到一个加速的作用,尽可能地让深发展在未来几年的市场准入方面不要受到这些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记者:我们看一般大的企业整合在一起,它的这种融合其实在后期来看是比较关键的,因为两个企业不同的企业文化,它的一种交融,有的企业来说可能这个过程也是比较痛苦和煎熬的,我不知道现在深发展和平安银行这一块情况是怎么样的?
孙建一:两行情况进展现在已超过预期。它实际上是两块,第一个是比较复杂的技术层面,机构、人员、产品、运营模式包括IT平台等,原来两套不同系统,整合到一起变成一套。这个工作很具体、细致,不是简单地用哪一套,而是都要做评估,优劣分析等,还要取长补短,最后确定用哪一套。有一部分现在是可以做的,有一部分要等到法定的审批全部完成以后才能够做。在技术平台的整合过程当中,不能给客户带来任何不便。第二,文化、理念这些方面的整合。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大地好过我们的预期。这两个银行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第一,在同一个城市里面产生的,都是在深圳,特区文化有很多是比较共通的。第二,发展的历史差不多。第三,平安文化并不像有些媒体认为的单纯是保险文化。平安收购深发展之前,它有证券、信托也有银行。
深发展更多将平安的进入看成一个契机,一个重新起步去跟上这个市场、同业的契机。平安的加入帮助深发展建立了一个发展战略,我们内部叫“最佳银行发展战略”,即未来深发展应该如何发展。这实际上是建立在一个综合金融平台上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和银行同业完全不同,也是同业不可复制的一种发展战略。从去年这一年实际经营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深发展的干部和员工用事实、数字增加了接受的程度。不像外界有时候说的两种文化的冲突会带来什么。
客观上可能有一些员工会有一些想法,合并后位置会不会保住?薪酬会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早期时候,我们宣布了 “三不”:不裁员、不降薪,不降级。但要保证公司未来的发展,一定要在内部建立一个有利于调度员工积极性的机制,,通过这些机制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只要能够适应这种机制,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记者:两家银行包括以后更名什么的,他们协同的作用会体现在哪里?
孙建一:肯定会大幅度,由于协同方面所带来的帮助,包括深发展的存款、信用卡发放、贷款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也有大幅度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提高是节省资本最好的一种方式,平安有条件帮助深发展提升中间业务收入这一块。
记者:中间业务这一块,因为刚才你说帮深发展做了一个比较长的规划,各个行业,包括信托、证券这一块,理论上都是在中间业务这一块都是有发展的,你们规划这一块对深发展具体会怎么规划?有一个什么样的预期?
孙建一:这个并不简单地只看到其他业务板块对银行的支持,我们是一个大的融合,站在这个层面看问题,不仅其他业务板块对银行支持,反过来也看银行要对其他业务板块的支持,就是协同效应的发挥,这个一定要从制度、机制、文化等方面建立起来。
记者:说到中间业务,现在大家对银行有两个比较大的讨论。第一,可能觉得现在银行行业中间业务在国内来说普遍相比国外收益是很低的。第二,因为中间业务收入很低,但是银行业普遍收益还是很高,可能银行更多的把自己的利润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人家普遍质疑银行是一种暴利。你对现在这两个争论是怎么看呢?
孙建一:我们和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业来进行比较的话,有很多改进和发展的空间,包括中间业务收入这一块,我们现在普遍约12%左右,有些20%多是很高的水平了,而国外能够占到40甚至更高。我们要把银行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改变传统银行以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状况,这很难在很短的时间里扭转过来,这是一种发展趋势,深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在去年提升很快。我们作为综合金融集团,比别的银行更有条件帮助深发展提升这一块。
银行暴利这个周小川做过一个解释,这是一个周期性的,是一种环境所造成的。去年为什么利差会拉大?是由环境、政策造成的,它是一种周期性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用11年银行利润增长快了就说它是一个暴利行业。
记者:针对您关于交强险的,前一段时间领导去访美,可能这一块会对外资有一个开放的过程,您觉得这个对平安包括对国内的银行来说是不是一个比较大的影响?
孙建一:应该不会,平安已建立了一套很好的服务体系。我们对车险理赔有公开承诺。敢于向社会做一个公开的承诺,实际上已经准备接受社会的检验和监督。
保监会近期有关车辆险费率的新办法出台,我们赞成保监会这种做法,因为它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利益。而且从定价来看,更加合理,不是简单地按保额确定费率,把安全系数加了进去,它更趋向于合理。
平安一直在迎接这一天。包括未来保险、银行费用的放开,自由化,都基于有没有这种基础,有没有这种能力去做这个事情。你看我们条线的改革也好,新渠道也好,后援大集中也好,它实际上都是在做这样一种准备。所以这个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影响,对平安来说我们觉得还是一种更好的契机。
记者:其实打价格战的话你们也并不害怕?
孙建一:不怕,如果打价格战的话,很可能会逐渐减少面对的竞争对手。
记者:再问最后一个问题,平安我们知道它一直希望在投资、保险包括银行这三块一起发展,能否谈谈平安综合的愿景,3、5年或者10年的愿景到底是什么?
孙建一:综合金融这条路怎么走?实际上都在摸索。我们现在所做的是销售层面的一些工作,综合开拓、交叉销售。如果综合金融仅仅只是在销售层面这些工作,综合金融太简单了。实际上远不是这样的,国家定我们为综合金融的试点单位,我们要摸索出一条综合金融的发展模式出来,这个路任重而道远。
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还能够控制风险,这将会极大地降低成本。这是综合金融的竞争力,在未来我们还将深度地把各个业务板块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平安的愿景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和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