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从几个书本小实验引发的思考

2012-12-28 04:44
化学教与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化学环境发展

王 瑾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意识。 ”因此,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化学学科(各类污染中化学污染占80%~90%)教育中结合环境教育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环境污染等都与化学有关。 这些内容虽然都在化学教材中得到了反映,但如何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阐发,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便是化学教育中素质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总体水平在苏州市大概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化学基础较扎实。 我们也组建了一个38 人的化学兴趣小组(主要针对高一学生)。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小组活动中,笔者从几个书本小实验引发了一些环境教育的思考,供同行讨论。

一、消毒剂的选择

苏教版化学1 专题2 第一单元讲述氯气的化学性质时提到了氯水的漂白消毒作用,但同时在“拓展视野”板块中又提出了新型灭菌消毒剂二氧化氯。 于是在高一化学兴趣小组中我就布置了一篇调查报告——现在我们周围常用的灭菌消毒剂,并比较它们的优劣。

两周后学生上交了15 份调查报告 (有些学生是合作完成),我据此归纳并分析得出了一个表格(如下表)。

从15 份调查报告看来,很多同学是动了脑筋,花了心思,认真调查分析的,也基本达到了教师的要求。 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主要是因为调查解决的内容容易上手,并有实用价值,在巩固了书本知识后又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可持续发展思想。

?

二、酸雨问题的解决

学习苏教版化学1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学生在解决课后的练习与实践时, 表现出来的情况却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 由于课时和教学内容的矛盾,教师在新课的推进中也是比较匆忙的结束, 但学生在回答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问题时还比较有把握, 反而在回答一些有关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环境问题时大部分同学感到没有头绪,无从下手。 比如,第一单元课后练习与实践的第8 题: 建高烟囱能降低地面的二氧化硫浓度, 从全球环保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是否可取。 这个问题在我们老师看来是非常简单的,没有太复杂的化学原理在内。 但居然有约15%的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是可取的,20%的学生认为做法不可取,理由是:高烟囱让SO2更容易接触到空气从而被氧化成硫酸,更容易形成酸雨。

从这道简单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中我引发了一个思考:首先老师为什么认为这样的问题简单,因为该题不涉及较为复杂的化学原理应用,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基本是一带而过或是根本不提,重心放在了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讲述上了;其次学生为什么在回答该问题时错误率这样高,课后学生的回答是对于实际应用的题他们是相当没有把握的,平时接触的少,听到的见到的少, 在解答的时候又没有固定格式和思路,也不敢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 从学生所写的环保小论文中也可以看出,他们挑选的题目都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事情,比如:电饭锅的节电、垃圾的合理分类、家庭节水等,对稍大的题目比如水资源的污染情况等他们就不是很感兴趣了。 现在我们的环境保护教育就碰到了理论讲的很深和实际应用要求很浅、对学生要求太高和学生不感兴趣的矛盾。

三、二氧化氮的危害

在专题4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后的练习与实践中,第4 题也是一道相似的环保问题要学生解决,此题由于和书本知识联系紧密,考查的点也很小很实际,在解决过程中学生感觉很容易上手,而且能拓展思维, 想出了好几种很好的尾气处理NO2的办法,有同学提出的利用注射器代替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改进, 既能清楚看到反应有无色的一氧化氮生成,然后再转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结束时吸入氢氧化钠溶液把二氧化氮除去,效果很好。 这节习题课学生收获到了很好的环保教育的意义。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还碰到了不少的困惑和矛盾, 以上列举的三个案例只是引发我较深思考的问题。 我感觉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 其切入点是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环境及环境问题, 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 技能和能力,但落脚点则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他们身边的熟悉问题解决入手,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能够对现在和将来的全球环境、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从而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其社会责任感。

作为教师,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很好地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觉得:①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化学教学中的德育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由此可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善待环境、善待生命的教育。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由此可培养学生友爱、 互助、关心、共享等品德。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此可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 ②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化学知识、技能结合起来。 通过化学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虽然化学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但通过掌握化学变化的规律,又可控制对人类利益有害的变化,从而清洁环境。 让学生认识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及这些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如何使用化学的方法消除这些影响。 ③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化学美育结合起来。 让学生从美的角度解释环境,唤起他们欣赏、表现、创造环境美的热情。 ④以身作则,在课堂演示实验时,严格控制药品的用量,规范实验操作,给学生以榜样作用。⑤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解决家庭或自身的问题入手,不断培养自己和家人的环保意识。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只是化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我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踏踏实实从基础入手,从学生实际入手,从小事入手,避免形式化、避免以空对空,那么很多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能真正的落到实处了。

猜你喜欢
化学环境发展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