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玲,黄慧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
刘晓玲,黄慧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高危因素的预防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6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6例患者采用经口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均进行了痰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总结使用呼吸机时间与致病菌的检出率是否呈正相关。结果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越长,致病菌的检出率越多,肺炎的发病率也越高。结论降低肺炎发生率的关健是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的患者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呼吸机;肺炎;机械通气;高危因素
使用呼吸机抢救各种类型的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医学的发展,呼吸机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VAP是应用呼吸机时常见并发症之一[1]。VAP的发生率的高低与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我科制订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现将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6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6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3.4岁;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炎为50例,占75.76%;重型颅脑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占10.61%;支气管哮喘3例,占4.55%;其他6例,占9.09%。
1.2 诊断标准:①机械通气48 h后及脱机72 h内发生肺部感染且X线胸片示肺部有浸润性病灶;②体温≥38℃及WBC≥10×109/L;③咳出脓性气道分泌物或分泌物较前增加[2]。
1.3 方法:对收集的资料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6份痰液中分离出细菌和真菌33份,见表1;人工气道建立时间与病原菌检出率,见表2。
表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
表2 人工气道建立时间与病原菌检出率
由表1可看出发生肺炎时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检出率最高;表2资料经统计:r=0.42,P<0.01,证明机械通气时间与致病菌检出率有一定的关系(呈正相关)。
3.1 VAP的危险因素:①免疫功能低下,发生VAP的患者多数是老年人,老年人的体质弱,基础病较多,如糖尿病、肿瘤、肾病等[3];②定植于口咽部病原体的误吸,咳嗽、吞咽反射抑制时,口咽部分泌物不能经口吐出或咽下;③外源性细菌感染,呼吸机管路中积聚的冷凝水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供氧湿化瓶中的水、雾化器、复苏囊、吸痰器等都可能成为感染源;④口腔护理不到位,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在消毒时,怕气管导管脱出,导致消毒不彻底[4];⑤营养状况低,VAP患者不能正常进食。
3.2 VAP护理措施:①科室制定有效的护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如室内温度适宜;严格控制陪护;进出病室时,医护人员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病室用紫外线消毒机消毒等[5];②在机械通气后4~7 d应高度警惕是否有VAP的发生,若发生VAP的昏迷患者应加强监护;③应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和规范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的发生;④彻底呼吸机管道消毒及减少更换气路管道(一般7 d为宜);⑤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⑥加强口腔护理,防止误吸;⑦呼吸道的护理:呼吸道湿化、合理有效吸痰、持续声门下吸引等;⑧合理营养,提高免疫功能[6]。
VAP的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有关一定关系,做好护理操作对降低VAP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房护理管理,用正确的方法做好呼吸机及呼吸道的管理,防止口腔和胃内容物的误入,是降低VAP的几个关键步骤。
[1]张卫东,范秋萍,张会芹,等.内外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4):215.
[2]赵晖,陈美芬.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护理重点及对策探讨[M].当代护士,2000,4:22.
[3]钱燕,张姿英,杨锦江,等.新生儿呼吸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83.
[4]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461-483.
[5]王辰.正压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其防治[M].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6:327-330.
[6]郎雁娴,陈琴.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M].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31.
R563.1
B学科分类代码32024
1001-8131(2012)04-0271-01
201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