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化朋
(濮阳市信宇石油机械化工有限公司,河南 濮阳 4570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机械制造行业,更是经历着跳跃性的发展,一切看起来都好像十分的完美,但事实好像并不是如眼睛所看到的那么美好,制造大国好像离制造强国的距离差了好远好远,这一特征体现在日趋上升的原材料制作成本方面及国际方面受到制约等因素,就连一向封为优势的人力成本方面,也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崛起中,经受考验。作为消耗能材原料最大的工程机械业,理念技术和装备都无法与国际水平相制衡,作为占据着中国经济重要地位的民营企业,目光更应当从那些靠着大大浪费资源,换回少许利润中转换出来,去观测和学习那些低能低耗的节约型管理理念,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精益生产这个名词,最早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提出来的一种节能生产的方式,引发了机械制造业内的轰动,于是诸多国家组织了一大批的专家与学者在1985年时,通过对日本汽车工业基地考察调研,而后在其生产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又自主总结出来的生产管理方式,就是所谓的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精益生产管理在传统口语中又被称作“不做无用功的精干类生产系统”,顾名思义,它所带给人的直白含义便是在将人力与设备和材料在相应的空间生产中最大程度的减少,做到准时化概念,均衡化理念,单件流、品质管理与设备维护全员化的企业管理,这一方法大大的减少了时间上的缓冲区域,使生产状态更趋向于准时制,人性制靠拢。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在机械制造业的历史上更加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是精益生产管理提出的现代制造业的管理这一理念,即任何事情都存在着可以改进的余地,实行这一管理理念便是追寻完美历程的决心体现,同样也是企业力求卓越的彰显。在占用资源最大限度控制及企业运营管理成本大幅降低两个方面,都恰恰代表了国内机械制造行业的两大不足之处,也是急需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所在。
精益生产管理这一理念自从面世以来,便引起了各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学者们锲而不舍的追寻和探究,经研究,精益生产方式其自身的理论思想包含了三个思想,即“一个目标”理论,“两大支柱”思想及“一大基础”原则,这三大思想所体现出的基础含义便是利用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产品,来满足顾客对产品的人性化和自主化、准时化的需求,将改善作为企业生产的必要基础原则。理论论述作为公司思想,那么其必定也具备着自身有益管理的工具,精益生产管理有着5S和透明可视管理及看板式的管理三大管理工具,这三大管理工具运用到公司或企业内部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需求和特点,进行调整和规划,达到完整度的切合默契,以免照搬陷入被动的局面。
其实精益思想的传播不仅仅局限于机械制造企业中,对于其他的生产行业同样适用,当然这要源于那些对其不断探讨和拓展的研究人员,是在他们的研究之下才有了这一思想后期的众多分支,诸如类似“精益建筑”的概念、“精益服务”的概念、“军事中的后勤及补给”精益概念,医保行业的“精益医保”概念和“软件开发精益”板块,就连类似政府方面也提出了“精益政府”这样的概念。精益思想的概念在无形之间已经慢慢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其飞跃性的传播在机械制造行业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业内的每一个人员都对其初步概念耳熟能详,但其生产变革领域仍旧较低水平的存在,精益生产所提倡和弘扬的消除浪费思想,并未能良好的在机械制造行业大放异彩。
在机械制造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不足不仅仅包含着生产空间的现场凌乱混杂,员工不具备良好的整理整顿思想,其自动化机械设备的水平本来就处于劣势水平,却又不断地出现各种事故,运转效率没有在合理的基础上得到发挥,很多生产出的劣势产品本应及时销毁再投入生产再造,但却将其闲置,浪费了物料资源;还有其行业按照订单量进行生产即多少单生产多少件的原则,使众多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堆积库存,这一生产措施使得资金得不到及时的回笼,增添了运转上的难处等等。显而易见,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大中小企业人就不在少数,其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这些问题的限制,针对这样一个局势,从国有机械制造行业及民营制造行业来看,尤其是民营行业,实施精益化的管理生产思想是迫切的需要的,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如何及时有效的管理生产,都应当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所以针对一些民营的机械制造企业更应对症下药。
精益化的生产中,提倡将民营机械制造企业的4M法则,即“人力、材料、机器、法则”进行提炼整改,以凸显人性理念为主,主张以人为本,针对民营企业自身在推进精益化理念管理措施时,所应注意的问题,一要针对自身员工的特点以及特有现状,尽量的将经营理念落实在其公司的量化细则上,二要将员工的思想和智慧才能融合进高效设备的改善提升及减少材料使用频率上来。如此一来,一个概念化的体系,便在实施它的企业中发挥了可视化的生产力量,做到了深入人心的效果,同时达到减少浪费,保利润,抵制竞争的目的。
存活在我国珠江三角洲的一家以生产工程机械为主的小型民营企业,在企业萧条,岌岌可危时,引进和推广了精益生产措施,其公司先前所存在着的问题是:员工松散,浪费严重,加上同行业之间的竞争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引进精益化理念之初,企业通过研究和整理,总结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生产管理条例,然后与在同地区内的一家日资的同行企业相对比,取其精华之处,去其糟泊之嫌,认真汲取经验,并在本企业内进行消化,将精益生产管理的观点进行细分带进实践中,先后提出了“怎样在人员考核的问题上优化落实精益理念,怎样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合理排布和发挥,怎样将原材料中没有发现的成本进行压榨,怎样将设备及原料达到最佳而又不必增加成本或增加简单的或者不大的成本”。这些原则的出现使该企业顺利的度过了危险期,其企业通过自身的实践检验了这些精益理论的真实和有效性。
通过本案的调查研究,本人获益匪浅,对于机械行业所提倡和推崇的精益思想更是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就像在“一切事物都存在可改善空间”的理念指导下,“任何的改善都具备可以继续改善的潜力,在有效的生产要素组织下,精益生产没有了成长的阻力”这些优秀的理念终究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而接受这一生产理念的企业,成长步伐终将越来越快,如何成为行业焦点,更是每一个生存在机械业、制造行业的组织领导者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
[1]苏强,施京华,赖盛杰.诸益波面向全生命周期质量成本科目体系设计[J].2008.
[2]孟新田,刘益虹,王伟宏.精益理论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2008(02).
[3]冯军.卞康麟.基于集约化,流程化,精益化的生产管理模式[J].2010(07).
[4]朱萍莉.精益生产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期刊论文[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