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造教育思想与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2-12-28 18:19胡艳霞
创新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材思想

文/胡艳霞

谈创造教育思想与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文/胡艳霞

创新是创造教育的核心,创造教育就是实践的教育。这与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如何灵活运用创造教育思想,从而更好地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实施,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最早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思想。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倡以学生自由发现为主的探究式的教学。1938年奥斯本提出了著名的头脑风暴法,把创造教育付诸实践并发扬光大。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响亮地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并付诸实践,成为我国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与精髓

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华。创造教育的基本思想主要表现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只有在良好的生活氛围中,在生活中学习和创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

(一)基于生活,“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重要组成。它又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教的方式方法、学的方式方法、做的方式方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则是学。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以上三个方面都是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师生教与学的活动都要统一于做上,因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

(二)基于孩子,解放儿童身心

陶行知在批判旧教育的时候,发出了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的呼声。他说:我们应该把儿童苦海创造成一个儿童乐园。为此提出了学生的六大解放: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

想得通;解放双手,剪去指甲,摔掉无形的手套,使大家可以执行大脑的命令,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享受言论自由,摆龙门阵,谈天谈心,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把人民与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看看书,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管发挥出来。

(三)基于集体,培育真善美的人

创造教育就要激活人的创造力,因此离不开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环境等。陶先生认为,一是创造健康之堡垒,健康既是创造的前提条件,又是创造的内容,因为创造需要行动,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行动。二是创造艺术之环境,艺术的环境能激发师生们的创造欲,它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感染力量,是学校对师生进行创造教育的最生动,最直接,最具体的教材。三是创造生产之园地,师生一起创造生产之园地可以通过生产劳动,改善条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与团队精神。集体是锻造个人品质的熔炉,是提高个人创造能力的大观园。四是创造学问之气候,“培养求知欲以及大自然大社会之博观约取之外”,培养各种人才幼苗的育才学校,“还要有自然科学馆,社会科学馆,艺术馆,图书馆之建立。”有这样追求学问的环境,当然对形成研究、讨论、切磋、设疑问难和抓良好文化氛围有很大好处。育人学校师生以一滴热情,一滴汗的精神,在创造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增长着创造的能力,以便最终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

(四)基于教育,强调观念更新

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推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有胆识有魄力有新观念的教师。陶行知强调:教师要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秘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只有这种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精神才能实践创造教育的思想。

(五)基于科学,提倡自主教育

陶行知强调,一个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科学地运用学习方法;教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探讨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他指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创新及实践与创造教育思想的关系

(一)创新——创造教育思想的核心

陶行知先生在我国最早提倡并实施创造性教育,核心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陶先生在1917年至1933年提出了实施试验教育,其先后发表了《试验主义之教育方法》、《试验主义与新教育》、《试验主义的实施》、《第一流的教育家》等多篇文章。他指出:“欲教育之刷新,非实行试验方法不为功”,“非试验的教育方法,不足以达救国之目的也”,“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在这些文章里,他阐明了一个国家的教育不应在制度上、内容上或方法上依赖于稗贩和因袭,而要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来改革沿袭的传统教育和照搬的洋化教育,以使得创新教育“新”具有“自新”、“常新”、“全新”的特点。他认为最优秀的教育家是“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1933年3月《创造的教育》的发表标志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在文章当中陶行知先生对创造教育的出发点、目的、内容、方法等作了生动系统的阐述。随后又发表《创造宣言》、《创造的儿童教育》、《创造的社会的教育》等文章,对创造教育思想进行深入探索,阐明了创新是创造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创造教育原则和途径,通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造教育活动,完善和丰富了创造教育思想和方法。

(二)实践——创造教育思想的基础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创新,而创新要靠实践活动完成和实现,因此,实践是创造教育思想的基础。陶行知在《创造的教育》中公开阐明创造教育就是实践的教育这一观点。他指出:“创造教育就是行动的教育、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有热烈的兴趣。”陶行知把实践活动看做是创造教育的基础,将创造与行动等同看待。他认为,“做”就是实践,一切实践活动就是“做”。那到底如何“做”?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思想,其内涵就是:“教的方式方法要根据学的方式方法;学的方式方法要根据做的方式方法,事情怎样做就应该怎样学,怎样学就应该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因而,陶先生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注重实践基础。“做”成为根本,无论是教还是学,就必须通过“做”来实现。他提到:“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即培养能够兴邦定国之人才。”所以,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富强,教育须先行。“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明确了教与学的中心都是“做”,唯有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方能开启真知识的泉源,获取“事物之真理”。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基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观,将“做”视为实践——探索——创造的过程,强调以实践为中心,“教学做合一”,这些主张即规定了实施创造教育的基本准则与方法,又阐明了实践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基础。

创造教育思想在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一)创新学生入学专业选择方式

目前,学生和学生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认为热门的、好就业的就行。这种方法会造成因专业选择不当有可能错失在某一专业领域成为优秀人才的机会。因此,要创新学生入学专业选择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做出人生的第一次重要决定。笔者认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实践方法可取、可行。首先根据学生初选的专业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尝试和一个真正的从业者相同的工作和劳动。在“试习”期间,学生不仅可以尝试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还可以尝试不同的工作。通过“试习”这样一个实践形式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自己适合什么专业,选择什么专业。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设置课程结构

根据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完成。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多为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学生实践环节普遍偏少,形成了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操作的课程模式。要想顺应社会需要,就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建立以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参与实践的“三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特别是职业学校教育,要不断健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加大实习课程的比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做”为主要手段,让学生亲自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使理论学习在实践中得以强化和练习,学生感觉有一定的收获。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当今教育体系,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成效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的师资队伍。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能力。教师的知识要不断更新,能够熟悉和掌握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做到“一面教一面学”。鼓励专业教师深入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开拓进取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四)优化教材开发体系

教材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教材在编写时要突出教育特点。教材内容要以生活实践经验为切入点,以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使其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能力相一致,让教师方便教,学生方便学。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根据自己所教专业和学生特点来选择,在使用教材时可以按照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适时加入书本上没有的新内容,灵活运用教材,确保学生顺利接受教材,保证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是教材的终端使用者,他们对教材的适用效果最具有评价权,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鼓励教师参与编写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突出教材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提高教学设备投入

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决定了实习课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加大对实习教学设备的投入成为了各个专业发展的必然需要。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完全由国家投入资金来更新、扩充实习设备不大现实,这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严峻问题。审视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及重庆育才学校也都不是依靠国家投入来创办成功的。所以,在当前生源危机日益凸显的形势下,特别是职业学校要学会自谋出路想办法以达到实习之目的。例如:“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形式,依靠校内已有条件和可以利用的校外条件进行实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又增加了学校收入,更有利于加大对专业实习设备的投入,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陶行知的一生有着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便是其中的一枝奇葩。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灵活运用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校教育与当今社会相结合,从而尽可能完善、革新教育教学建设模式,为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提供大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轻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材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思想与“剑”
教材精读
陶行知夜归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