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建立正确的计量检测体系

2012-12-28 15:41:51吴西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5期
关键词:计量部门体系

吴西安

(新疆阿克苏温宿质量与计量检测所,新疆 温宿 843000)

计量管理工作是由小而大的工作,若单纯考虑这些小的部分,则可以分成资产管理部门,质量监管部门,对外招商部门,内部经营部门等等。内部经营操控着企业的运行流程和运行范围,包括规划,执行,销售等。这个部门将各方的能动性调配起来,为总的目标服务,最终得到利益后分发给各方人员。维持工作的进一步实现。主要工作是安排单位时间内的工作,协调内部人员利益和工作矛盾,使总行动方向统一,并力图加快步伐。

质量控制系统由企业厂长(经理)、总工程师或技术质量厂长负责,包括技术设计、工艺、质检、标准、计量等职能科室,以及车间、工段的专兼职技术员、检验员、化验员等。这个系统必须为企业的生产提供质量保证,不断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并要监督企业生产系统,认真检验零部件、半成品和产品,把好生产质量关,为社会和国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工程或服务。

保证一个单位能够正常开始工作的条件有:以保证质量和安全为前提,以获得实际效益为目标,以建立规定和加强管理为手段,对数字实行精准化,遵守当前政策,能够适应市场,对人民有益,最终达到生产流程通畅,生产技艺娴熟,生产人员安心工作,企业生命力顽强的状态。

1 提高认识

近几年的市场形势强调向着健康、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这也对计量检测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制定了新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但要注意耐用程度和好用程度,也要注意对健康和环保有利。但实际上并不够格,更多的单位将检测工作的绿化落实得还不够。没有将政策落实到生产中。

一些企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计量检测体系不但包含了ISOl0012标准的全部内容而且还包含了企业对产品质量、工艺参数和物料、能源检测的控制措施。单就ISOl0012标准而言,不论是ISO9000-1994版还是ISO9000-2000版在测量设备控制章节中都明确规定要将ISOl00l2标准作为指南来使用。这是因为ISO9000的有关条款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控制要求还不够细,而用ISO10012标准来给予补充、支撑和提升。也就是说只有建立并完善了计量检测体系,并使其平稳有效地运行,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加强管理

在充分认识计量检测体系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加大管理力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1 体系文件的管理

“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这是ISO9000-2000标准指出的质量管理原则之一,企业应该在组织结构、产品种类、计量方针目标、环境条件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亦或是经过客户的建议反映进行内部的评判,将文件的不足处加以改进,以能够满足用户的口味和实际需要为最好,并且为了企业的生存也必须这样做,即通过正规的流程实现自我审查自我改进的工作,既可以通过该方法了解以前的工作是否到位,又可以通过讨论发展思路,看到以前没有注意的问题,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一定要处理好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鉴于计量检测工作的认证的独立性所在,也应当有独立的认证规则以及手续,对于内部工作有独立的审核部门。它是管理的大总体中的一项,也就应当在文件上有所体现,即后者将前者所包含,包含的方式有两个:

第一,作为程序文件进入,成为一项类似于副本的东西,按层次递减排列。

第二,全面的与细节的融合,使二者共同成为理论支柱,而具体的实务操作再另外成册,变成理论文件和实际文件的区分性工作。这两种方法都较为可行,可根据单位的需要或是材料人员的知识能力自己来决定用法。但并不是说有着过强的任意性,它需要遵守一定的准则,这个准则就是必须包括ISO10012的全部要素和“国家计量检测体系的原则要求”的内容。至于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完全可以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一起进行,但要单独做记录,因为计量检测体系必定是一个单独的体系。这种合二为一的方法有利于减少文件上的繁冗和矛盾,化繁为简,在执行上也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审批流程,减轻基层人员的工作量。

2.2 设备的管理

通过对测量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来使量值具有溯源性的做法,是保证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主要手段,它是计量检测体系的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可有不少企业的测量设备存在着溯源性管理不善的现象,特别是对那些至关重要的专用测试设备,由于没有现成的检定、校准、规程/方法和相应的测量标准等原因,就放弃了对它们的溯源性的管理,这是很错误的,因为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几乎全部都由这些专用测试设备测定的,对这些设备一定要科学合理地编写校准规范,进行周期校准。对于那些暂时不能校准溯源的,可以采取比对、利用标准样件测试、统计分析、使用标准物质等方法进行控制。有一些企业没有按标准规定的要求去做,在使用中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不及时向计量部门报告,也不做记录,在校准中发现的不合格的测量设备,不但不做记录,甚至不统计一次周检合格率,只是修理完后就又投入使用了。这样做不但使不合格测量设备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且不合格的程度得不到评价,就更谈不上给产品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追溯了。如果该设备在以往的测量中出现了明显的误差风险,应采取追溯的措施。一般的做法是在那些重要部位,由产品的研发或工艺部门明确规定超差追溯的界限,并形成文件。当在使用中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时,由使用部门立即向计量部门报告并提供超差追溯的界限,计量部门校准该测量设备,其校准结果如果已超出超差追溯的界限,计量部门以书面的形式通知质保部门,由质保部门组织测量设备的使用、计量等部门一起分析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对已实施的测量结果进行追溯。当在周期校准中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时,计量部门以书面的形式通知使用和质保部门,由质保部门立即到使用部门审查相关资料,再决定是否对已实施的测量结果进行追溯。如果被追溯的测量对象已经检验合格,则说明不合格测量设备没有对被测对象造成影响,则追溯终止。

2.3 人的管理

人是工作任务完成的主体,对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只有通过人来完成,因此,管理的对象应当是人,人的管理是一件复杂的工作,不但有硬性的规定,也有态度和积极性的调动,从而达到业务能力和人的向心力的双重丰收。在计量检测单位中,鉴于政策对于开放性的肯定,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越来越繁琐的工作前景,这极大考验着市场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信心。

为了生存应当具有服务意识,就是将客户的需求作为生产的动力,这和计划经济时期的观念大相径庭,后者由于国家出资,惰性滋长,生存危机意识也不强烈。市场经济已经失去了靠山,因此应当看到客服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第二,计量技术的各项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的对象也在变化,应当完善自身的认知范围,化被动为主动,将工作的重心向内与向外并重。

为了赢得市场的占有率,提高自身竞争水平,提升计量工作的精准度和长久度是必须执行的。为此,必须提升整个计量行业的积极性,通过规则的制定,人员的管理,生产过程中的细节要求实现计量工作与自身利益的双重提升。

[1]魏志强.计量检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2-05-22.

[2]许红.正确选择计量检测设备,提高企业计量检测水平,2001-12-30.

猜你喜欢
计量部门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计测技术(2020年6期)2020-06-09 03:27:32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3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7部门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2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1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