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昕 段芳 李书琴 习宁英
(1.井冈山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2.井冈山大学机电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3.井冈山大学科研处 江西 吉安 343009)
保存现状是指在原状已无可考或是一时还难以考证出原状的时候所采取的一种原则。恢复原状是在史料和可靠的科学依据情况下,恢复其本来面目,原状应为现存建筑物建造时的原貌,不一定是最早历史年代的式样,要以现存实物的鉴定年代为准。修旧如故包含以下四个内容: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保持原来的建筑结构、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保存原先的工艺技术作为革命遗址的修复原则。
1.1 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革命遗址大多是明清建筑,其建筑形制的平面布局、建筑造型、艺术风格等都具有明清建筑的特点,它不仅反映了建筑的制度,也反映了社会的情况、民族和地区的特点、思想信仰等内容。正因为如此,井冈山革命遗址是再现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开创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物证,体现了革命遗址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所在。
1.2 保持原来的建筑结构:革命遗址是以土木结构方式居多,它具有时代、地区、民族等特点,其结构形式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建筑科学发展进程的标志,它还决定各种建筑类型的内在因素,如当时建造是提供给红军工作、居住之用的。
1.3 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鉴于革命遗址大多是土木结构,所用建筑材料是根据建筑结构的需要而选择使用的,由此结构与材料的组合产生了建筑的艺术形式,并且合乎力学原理。它反映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艺术发展的进程,反映了各种建筑形式的特点,原有的构件和材料是它的"本质精华"。
1.4 保存原先的工艺技术:要真正达到保存革命遗址的原状,除了保存其形制、结构与材料之外,还需要保存原来的传统工艺技术,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传统工艺再生试验对革命遗址修旧如故尤为重要。
实地考察了革命遗址是夯土土木结构,主体材料,主要是木、土、砖、瓦、灰五种,木、土是天然材料,砖、瓦是经过人工加工而成,灰既是天然材料又有加工成份。墙体采用干打垒工艺技术,地面采用的是夯筑与表面保护工艺技术,木构件以榫卯相连接和拼合工艺技术为主。如何使革命遗址修缮工作在当前面临传统材料流失、传统工艺技术失传、修缮专业队伍参差不齐的情况下顺利进行,达到"修旧如故"的效果,是迫切需要研究的内容,我们提出如下思路:
2.1.1 调查:以墙体、地面作为普查对象,调查其原材料的产地、构造形式、工艺技术。调查范围以面、点相结合,进行实地测绘、拍照、细部调查,收集第一手原始资料。
2.1.2 病害调查与分析:对夯土墙体酥解和墙面开裂破损程度不同的多处部位进行无损检测和多组取样,夯土层各层次材料、构造、工艺,针对水、潮气、盐等是损害的主要因素,在土工实验室进行现有夯土墙面的含盐率、含水率、强度的试验分析;表面损坏类型,例如来源于屋面渗透的污染、空鼓现象等。地面局部塌陷开裂、表皮脱落等是地面损坏的主要类型。与建筑结构稳定有关的,例如常见的裂缝,对其裂缝进行评估。
2.1.3 修复与加固材料的研发:在解决堵住污染源的前提下,研发使用传统材料进行局部修复和加固,研发环保型适合于南方气候并与夯土墙体或夯筑地面兼容相匹配的补强、加固新型材料。
2.1.4 传统工艺再生试验:传统夯土墙体筑墙方法比较简易,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分层填入黏土,分层夯实,再用铁锨弄平,然后用白灰抹平,形成墙体。这种工艺适合于整片墙体重建,要修复局部破损不合适,所以对传统工艺的理解要与工匠有区别,要作定量指标的分析;以夯筑工艺为主的地面,其耐磨性是表面保护的重要指标,在做表面保护工艺处理时结合采用桐油加鸭蛋青这种现有材料;常见裂缝评估后采用补救措施的工艺,例如纽扣方式、灌浆方式等,在传统工艺中结合合适的材料,如土的添加物稻草、草筋等,对原建的传统工艺进行再生试验。
2.2.1 现状勘察:以木柱、木梁、木构件作为普查对象,调查其木材类型、构造形式、工艺技术。以面、点相结合进行实地测绘、拍照、细部调查,收集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作为确定修补方案的依据之一。
2.2.2 病害调查与分析:对木柱、木梁、木构件的糟朽、劈裂、虫蛀空心、微生物和藻类的感染等破损程度不同的多处部位进行无损检测。榫卯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柱子、额枋、斗、梁架等各个部分都是以榫卯相连接和拼合的,一些角梁、斜梁、趴梁、杠杆、斜昂、挑杆等方面的榫卯尤为重要,榫卯不固或随意删去,都会造成革命遗址的安全隐患;木构件与墙面衔接松动,木制品表面变色。而水、潮气、盐、虫、微生物和藻类的感染等是损害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屋面、室外渗透污染源引起的。
2.2.3 修复与保存材料的研发:研发使用传统材料进行局部修复和加固,研发木材清洁材料、防腐防虫材料、修复加固材料,研发适合于南方气候并与之兼容的表面保护与装饰材料、抗菌材料。
2.2.4 传统工艺再生试验:结合构件的实际残损情况进行榫卯工艺再生试验,例如将不同的木构件以榫卯相连接和拼合的受力结构体系残损现状进行加固保护处理;对大梁或柱子等构件糟朽、劈裂的情况采用偷梁换柱、拼镶补缺、墩接暗榫传统工艺做法,在这些传统工艺做法中对加固保护剂的研发在工艺上特别注重相容性、耐久性;堵住污染源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传统工艺相结合。
3.1 可识别性:在可识别性保护技术研究上要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同时关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的研究及其现代应用,继续拓展实物修复方法,修复中尽量保留其历史纪录,充分借助非实物手段来进行系统介绍和展示,以便人们正确认识革命遗址的信息。
3.2 沧桑感:保留其本体和周围环境的"沧桑感"。面临着自然和人为两种力量在改变着它的存在状态,自然改变通常是渐变的,日积月累的,使其老化,呈现出历史的沧桑感;而来自人为因素的干预,修缮时的彻底更新,或大规模的改造、添加,特有的历史沧桑感荡然无存!我们保护革命遗址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对实物的保护,真实、完整地保存其历史文化信息,尽可能久远地传递下去。
3.3 排除隐患:建筑的各个结构构件、各种材料之间也已经"磨合"形成了相对稳定而协调的相互关系,缺损部分采用革命遗址原真性的材料,修复的过程除非迫不得已,应让这种关系尽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1]柴泽俊.修缮保护古建筑文物应予重视的几个问题[J].古建园林技术,2011(3):12-14
[2]张帅华.对当前古建筑修复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4):196
[3]柴王斌等.关于古建筑修缮原则的理解与把握[J].价值工程,2010(3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