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水利设计的探讨

2012-12-28 12:32胡爱民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4期
关键词:水土资源水利水资源

胡爱民

(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生态水利设计是一种将环保理念、人本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技术紧密结合的设计思想。

1 生态水利的提出

生态水利的提出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人们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之后,对传统水利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最终向生态水利转变。生态水利的提出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真诚热爱,源于对水的亲近需求。生态水利的提出还来源于对国外水利发展的借鉴,如国外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经发展到了用改变现有的水利工程去适应环境对水的需求,如日本在研究改变河底材料,美国在研究水利和集水区尺度的生态和生物之间功能性的关系。生态水利的内涵有六个方面:

1.1 生态水利发展模式与途径与传统水利发展模式与途径对水的利用方式有本质的区别,生态水利更注意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与景观的修复,改善与保护水的应用,更注重水利工程调度运行方式改变后在水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1.2 生态水利的开发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下进行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社会的繁荣。

1.3 生态水利要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水利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1.4 生态水利的目标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人类共享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公平原则。

1.5 生态水利实施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应用系统的方法和高新技术,实现水利的公平和高效发展。

1.6 水利工程的优化目标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

2 生态水利包括主要内容

2.1 对水土资源的生态性要求

对水土资源的生态性要求是生态水利建设的第一要求和基本准则。它包括水资源和水土保持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为对水土资源的生态性保护、建设和满足良性循环要求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可持续利用。

水土资源是万物生存的根基,是第一生存因子,一切生命存在都离不开水土,或者说离不开良性生态的水土做保证,没有良好的生态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就无法实现生命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由于水土资源的不良而出现生命及产业的生存桎梏和危急。因此,我们对水土资源的生态性保护、建设和使用是摆在当前水利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更是生态水利建设的第一要求。

21世纪将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度文明的新时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的硬道理,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已经摆上了人类生存日程的第一位。不再是从前那种盲目的开发、建设,只强调单一的、急功近利的个体自我的某些发展,而缺少系统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人类的生存不是一个百年、二个百年的存在,而是长久的无限生存延续的过程。在这个无限生存发展的时空中,如果我们人类对水土资源这两大生存根基保护不好、建设不好、使用不好,必将会给人类自己带来恶劣的后果,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生存与发展,发展与生存的矛盾悲剧频频发生,这不能不给人类以警示。

生态水利就是人类的水利文明,它是人类的可续与水利的可续的有机结合。它使朴素的生存、朴素的发展,上升到高级的文明的生存和文明的发展阶段,它必将给人类展现一个十分亮丽的生态水利的辉煌。

“生态水利”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宏观可持续发展对水利提出的必然要求。“生态水利”从单一的、局部的传统水利升变到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和谐的、可持续的水利;从简单的、单维的水利跃进到复杂的、多维的水利,可以满足更多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要求。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因素。

2.2 对水工程的生态性要求

生态水利对水工程的生态性要求,在生态水利建设中占居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没有对水利工程的生态性要求,就难于实现生态水利的目标。水工程是生态水利的桥梁过程,它的一端是资源水,另一端是产业水,形象表式为:资源水→水工程→产业水,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要通过水工程这个桥来实现,因此,生态水利必须对水工程提出生态性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运用、供给的全过程都必须满足生态规律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不是单一的为一时一地的需要而去建设水工程,如果失去良性生态的可续性,我们的水工程就不能立项、更不能建设,这是生态水利对水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

生态水利,一开始从水工程的规划上,就必须首先考虑生态性要求,满足良性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二,从设计上更要满足生态性要求的结构,或叫生态设计标准,未能满足生态要求的结构设计不予批复,或叫技术不准;其三,在水工程的施工方式、方法上必须是满足生态要求的方案和技术,对破坏生态的施工方式、方法和技术不用,或叫方案不可;其四,是在管理和运用上,要满足生态要求,就是实现生态管理、生态使用,无污染、无违害,或叫生态运转;其五,是水工程在整体系统上要满足生态性要求,那就是说,每一处水工程都不是单一的存在,它即是独立的又是联系的,因此,它必须满足整体的系统的生态要求。比如,长江流域的水工程不仅要满足个体的生态要求,更要满足整个水系的生态要求。如:葛洲坝、三峡大坝等工程的建设,既要满足个体的生态设计要求,又要满足整个长江流域水系的生态要求,不影响整体水系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

3 生态水利的研究框架

生态水利涵盖了生态水利规划、生态水利设计、生态水利管理和生态水利建设。用生态关于整体、系统、普遍联系、相互协调、循环转化、互补互利、局部与整体、长远与近期、多样化与系统化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用生态观点贯穿规划、设计、管理与建设全过程。

3.1 生态水利规划

生态水利规划包括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的生态水利规划。宏观层次的生态水利规划以研究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为前提,以资源、环境的可能承载能力为限度,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宏观水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的基本战略措施和政策。中观层次的生态水利规划以中等河流流域、行政区域为研究单元,从尽可能满足社会经济对水和环境的需要出发,在地区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参考传统水资源和环境规划步骤,在拟定方案时对区域环境污染进行预测和评价综合得出最佳方案。微观层次的生态水利规划是指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某项专业任务,如防洪除涝、农业供水、城市居民供水等,这个层次的规划是在宏观层次、中观层次规划基础上,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评价取舍方案的方法是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3.2 生态水利设计

生态水利设计是在传统意义上的水工学的基础上吸收、融合生态学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工程学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未来的水利工程不仅是满足人们对水需求的工程,也是有利于改善和恢复健全的生态系统工程,更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工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须尊重生态法则,将生态用水列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方案中,抢救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量和质的问题,而且应该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利用。

[1] 冯平.浅谈生态水利设计.柳河县水利勘测设计处[J].商品与质量,2009-10-28.

[2] 张卫民.探索生态水利设计新理念[M].中国水利报,2005-02-01.

猜你喜欢
水土资源水利水资源
基于CRITIC-TOPSIS的许昌市农业水土资源评价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成功经验与教训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黑龙江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