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大连大学 体育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22)
大连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群建设思路
李冬梅
(大连大学 体育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22)
课程群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建设模式顺应了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也反映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本文以课程群的建设为理论依据,通过对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宏观梳理,针对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以主题化教学的模式将体育人文社会学主要课程进行整合,构建成课程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课程群建设的一些基本策略。
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能够引领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大学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从清朝的“癸卯学制”——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的确立距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始终不变的主题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对此,国内外众多高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课程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学校建设的中心环节。课程群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优势日趋凸显:可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实现不同学科背景教师的知识能力互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彼此协作的教学氛围,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教学的统一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但课程建设在我国当前高校教学工作中仍显薄弱。本文通过对体育人文课程群的建设为主线,分析了体育人文类课程的发展现状,剖析了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课程群建设为依托优化体育人文类课程的思路。
我国高校课程以多门课程组合的形式进行建设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基于“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提出要注重“课群”的研究与建设[1]。所谓课程群,是指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2]。课程群的建设在内容上要求“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门类上通常是“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以课程优化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结合上构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这种对构成课程群的课程的再设计,应更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以及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有效实施。
课程群建设是近几年课程建设改革的另一个有益探索。它可以有效减少相近课程间的重复内容,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全面整合课程,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发展了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课程结构缺乏完整性。长期以来受“课程即学科”的课程观的影响,专门化分科课程过于强调课程本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是一种学科知识型、理论深化型的课程体系,呈现给学生的是一整套线性结构的知识体系。这种课程观以及形成的知识范式影响了学生宏观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能力,在割裂知识的同时,也割裂了学生的理解力,从而影响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早在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学校课程的全面优化整合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教高[1997]2号文件)。历经20多年的建设,课程建设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开始注重其辐射作用及规模效应。因此,将相关课程组成课程群,以便使同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在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下统一规划、互为补充,最终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在实践层面,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从课程群建设的视角下,将存在内在关联的课程内容积极探索课程建设途径,进行课程改革,重新定位课程群的教学目标,规划课程群涵盖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从专业培养目标层次的角度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为学生搭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体育学设置为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2002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素质课程指导纲要》,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3年,体育人文类课程开始明显增加,其课程的内容也得到不断拓展。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是指“以体育运动中人的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为对象,揭示体育运动的本质,阐明体育运动的社会作用、个人价值以及体育运动运行与发展理论,促进体育运动更有意义、更有效率地发展的课程[3]。
教育部在2005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主要课程,很多高校其他专业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也基本围绕上述课程展开。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结合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类主要课程开设的情况,主要集中开设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史等课程。基于此,本文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的界定主要围绕以上五门课程。
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之相对应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了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以“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核心期刊检索到与此相关的文章299篇,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39.1%的研究侧重于课程改革的宏观研究;35.8%的研究主要针对某门课程改革的个案研究;还有11.7%的学者集中于某门课程下微观研究。关于课程群建设或改革的相关研究较少,仅有1篇,即: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群”的建设构想。
表1 国内学者对体育专业课程的研究取向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改革已经逐渐开展,这种趋势是体育人文社会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蒋荣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必须围绕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群体平台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与相互作用,充分发挥课程群体优势与效能,形成课程合力,促进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发展与提升,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服务[4]。
但是,就当前情况来看,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改革整体水平不高,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改革缺少自身特色,课程改革内容覆盖范围有限,为数不多的研究当中主要是从某门课程的个案入手,在中国期刊网核心期刊检索关于《学校体育学》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7篇,而《体育社会学》等体育人文社会学主要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处于空白,关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整体研究仅有一篇。可见,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系统全面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高等教育逐渐趋向实用性和创造性的今天,课程设置越加宽泛。随之而来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学生看似学习的很多门课程,但收获甚小。因此,如何能较为合理地整合课程目前还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院系或跨院系之间还没有搭建起一个平台进行课程建设。使学科归属相同或相近课程的任课教师之间没有形成正式交流和沟通的氛围。导致即使同一院系的教师甚至同一学科的教师之间在相近课程的教学上往往单打独斗。这种在课程上缺乏建设的糟糕现状使得相当一部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明显老化;相近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等诸多问题。因此,深层次思考课程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打破现有的课程结构,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突出人才培养的整体性、针对性和适应性为原则,以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思辨能力共同得到提升为教学目标,通过搭建课程平台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采用主题化的课程整合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课程群建设有利于发挥课程整体效应、横向效应和交叉效应。有利于优化课程结构,拓展课程领域,加快课程建设深入化及特色化。
立足于大课程建设,将相关的五门课程(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史、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进行系统的内部结构的调整及内容的重组,体现以下原则:
经济性原则:避免课程中相互间的重复;
效率性原则: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化,提高课程含金量;
综合性原则:培养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综合性认识。
构建以课程网络平台和课程资源平台、课程教学平台、课程评价平台为主要内容体系,其目的是突破已有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共同得到提高,体现以下原则:
内容深化原则:平台学习是课堂学习的深化学科前沿原则:平台建立是课上知识的补充资源共享原则: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
3.3.1 课程群的开发团队建设
开发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团队,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带头人、从事教学管理的副院长、该领域专家以及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骨干教师(见表2)。
表2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团队构成
3.3.2 课程群开发
通过深入调研、专家论证,以大课程观为改革依据,以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共同提升为课程改革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开发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
主题一:体育功能论、本质论(涵盖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课程内容);
主题二:体育价值论(涵盖体育史、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
主题三:体育方法论、原理论(涵盖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课程内容)。
在总学时不做大调整的情况下,调整各主题教学的学时,规划课程内容,拟定各主题教学的大纲和教案。
图1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体系架构图
3.3.3 课程群的平台建设
通过学生座谈,结合体育学院现有的教学条件,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建立开放性、协同性、系统性、实践性、创新性、服务性和信息化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平台。
(1)课程网络平台
课程群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资源的网络化与信息化。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这里要求教师将课程群的每个主题教学的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讲课录像等资源逐步上网之外,还要建立网上答疑和网上互动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以及网上试题库、试卷库,配有专门的管理员,真正把网络平台体系化。
(2)课程教学平台
课程教学平台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平台化”。即:突破传统的单门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归属课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借鉴其它课程的教学资源在主题教学的框架下进行平台式教学。课程教学平台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在对某一专题进行学习时获得所有资源,以便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的整体认识。
(3)课程评价平台
尝试按照课程群中的主题内容搭建评价平台。建立多样化的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多样化及考核标准多样化。比如:专业基础考试可通过网上试题库实行统一机考(占总成绩30%左右),除此之外还要加大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比重。可采用案例分析、小论文等考核方法。将考试与作品、总结报告、小论文相结合,平时成绩、笔试和联系实际相结合。其目标是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衷心感谢刘卓教授给予本文的思路点拨!
[1] 王嘉才, 杨式毅, 霍雅玲, 等. 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9(s1): 71-75.
[2] 吴开亮. 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 江苏高教, 1999(6): 69-71.
[3] 黄汉升, 季克异, 方千华. 继承、发展和创新——《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比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5): 649-652.
[4] 蒋荣, 周志俊, 夏成前.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建设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3): 105-108.
[5] 谢文武, 韩瑾. 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的融合——以金融核心课程群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s1): 133-135.
[6] 龙春阳. 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 现代教育科学, 2010(2): 139-141.
[7] 薛红霞. 后现代高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D]. 苏州大学, 2005.
[8] 李慧仙. 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 江苏高教, 2006 (6): 73-75.
Idea of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of 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 in Dalian University
LIDong-me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as a new course construction model conforms to the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lso reflects the new trend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carries out macro analysis on sports curriculum reform. Aiming at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rt humanistic sociology, it integrates major curriculum of sport humanistic sociology with subject teaching model to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group. Furthermor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basic strategies for impell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G642.3
A
1008-2395(2012)03-0145-05
2012-03-26
大连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0年)。
李冬梅(1972-),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