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岚
“生态人”理论探析
李蕙岚
“生态人”理论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经济人”理论批判,而且在于对“经济人”理论的超越,即对发展新的经济学科、推动新的经济模式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生态人”理论改变了传统经济学把征服自然作为主要生产能力内容的研究目标,转变了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并在创立新的经济学学科方面提供了帮助,推动其真正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与生产的关键问题,较为全面、协调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从其实践意义上看,“生态人”理论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满足于人类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新的经济形式,推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运用最少的资源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生态人”;“理性生态人”;理性人;生态文明;经济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了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类型,生态文明也需要一种新的主体载体—— “生态人”,这种新的理论人格模式应运而生。而什么样的文明塑造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建设什么样的文明。因此搞清楚“生态人”的概念、特征以及如何塑造“生态人”等课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生态人”的内涵、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生态人”出现的合理性,最后提出生态人理论的重要现实意义。
德国著名生态哲学家萨克塞说过,“如果我们对生态问题从根本上加以考虑,那么它不仅关系到与技术和经济打交道的问题,而且动摇了鼓舞和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人生意义”。〔1〕正是由于这种内在推动力,19世纪仅仅局限于“研究生物体同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自然生态学,20世纪60年代便扩展到研究人和人类社会,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理念。对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时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托马斯·伯里将其称为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态时代”。〔2〕而胡锦涛总书记在作十七大报告时也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全社会的共识。〔3〕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尖锐的对立不同,它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协调、良性循环,并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类型,也需要一种新的主体承担者,以此表征、创造和建设新文明。我们将这种人类存在的新形态称为“生态人”。
关于生态人的理论内涵,不同的研究者曾给出不同的定义。徐嵩龄最早提出“生态人”的概念。他的研究认为生态人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人对他人或其他生命物应尽生态道德责任和义务的“生态人”形象,由此成为人类人格塑造的重要依据。〔4〕顾智明的研究指出,“生态人”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人及其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5〕钟贞山认为“生态人”就是指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存并协同进化的人。〔6〕李承宗认为, “生态人”是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道德人,其行为总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准则,追求的目标是人的生态性存在。〔7〕张丽红研究认为,“生态人”指具备生态伦理素质和生态环境意识的人,他们拥有和谐的自然观,以生态原则为准绳,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真正达到“天人合一”。〔8〕王国生等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研究“生态人”的内涵,认为“生态人”是具备生态意识,并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约束个人与集体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个人或群体。“生态人”既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政府、企业和个人。〔9〕蔡守秋等从法学视角研究“生态人,认为生态人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中的人,是日常人,是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体现,生态人在人类生态系统中既可以是主体也可能成为客体。〔10〕李中元研究认为,作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的“生态人”,是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追求其经济社会效益的、具有生态理性的人。〔11〕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生态人”的概念界定有些差别,但都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一是自然价值观;二是绿色发展观;三是生态道德观。因此,“生态人”的概念可概括为:具备生态伦理素质和生态环境意识,善于处理与自然、人及其自身关系,并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与自然和谐、友好、平等相处,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解。
“生态人”的主要内涵在于:第一,人与自然为不可分割的生态统一体。人只有以自然环境的存续为基础才能生存,而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环境的存续又离不开人的持久关怀。第二,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或者进一步说,包括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大社会与自然之间也是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人应当承认自然的合理价值并赋予其伦理关怀,自觉维护诸要素间多元化基础上的动态平衡关系,而不是把某一要素推向高不可攀,甚至惟我独尊的神圣祭坛。第三,必须认识到人类权利与能力边界延伸的有限性,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平衡,也需要实现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协调平衡,而协调与平衡则是生态之要义。
“生态人”并不是从纯粹的功利角度来阐述人对自然的依赖性,而是更加强调从人的本质内涵来诠释。在“生态人”的观念中,生态问题的解决不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某一特定阶段上用来应付特殊生存境遇的权宜之计,而是一种根本的生存原则,因此,“生态人”除了具备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意识外,还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整体性。生态人走出一切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安排整个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以有机系统论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自然—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整体,其中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普遍的联系中,只有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实现系统的整体和谐发展、共同进化。整体功能不等于局部功能简单相加之和,往往是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的简单加和。部分是通过整体动力系统而发挥作用,若部分脱离整体不会发挥应有作用,就会失去其功效。
2、公平性。生态人从生态伦理学出发认为:不仅人与人处于平等关系,而且人与自然处于平等关系,尊重自然也成为一种道德、一种文明,要求人类不仅要善待自己、善待社会,也要善待自然。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是人类的伙伴和朋友,具有与人类同等重要的“价值”与“权利”。人类应对自然行使道德责任和履行义务,应承担自然环境责任方面的公正,利用自然权利的公正,最终达到自然环境权利、责任、义务的统一。“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公平的过程中,同时去实现人类自身内部的公平”,〔12〕才可能实现人类走向与自然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3、和谐性。包含系统各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其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促进优势互补。“以和为贵”、“大同合一”、“和气生财”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思想需要当代人继承和发扬。只有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社会才会走向和谐,才会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4、反思性。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通过反思可以拓宽思路、优化解法、完善思维过程。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反复思考,指人类对其行为再思、三思、多思、反复思考,对问题深思熟虑;其二,反身思维,对思考的结果进一步的思考,反思该行为或思维会给社会和人类以及后代带来哪些负面影响。“经济人”思维和行为以高耗费、高污染的方式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生态价值、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导致对自然资源浪费、破坏较严重,并且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当前面临着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其实就是人类自己思想行为导致的后果。生态人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对灰色文明泛滥的恶果的积极反思,寻求一种新的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只是对于“生态人”基本特征的一个简要陈述,并不能表明其全部内容。并且,在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出于不同的立场和主体利益的差异,对于“生态人”的内涵及其特征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重视生态观念和生态保护是共同的。
“生态人”的提出是和“经济人”相对应的,并且,和“经济人”相比,它是一种更加符合人类本质的理论设定。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这里引用一个新的概念:“理性生态人”。“理性生态人”是以承认“人是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同时它又以提倡用生态之长远可持续发展眼光来进行决策与管理。“理性生态人”用生态政治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它所强调的行政效果不只局限于行政体系内部效果,而更加侧重于长远的、全人类的、有利于自然发展的效果。“把生存平等、公正的道德概念应用到自然界,促使人们进一步发现人类是大地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类的行为应符大地生态系统的行为规则。”〔13〕
“理性生态人”是建立在理性选择基础之上的。“理性生态人”的前提假设是:人总是尽可能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但在现实之中,由于他们各自担任的角色要求的不同,以及外在一些不同制约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必须进行一番仔细而认真地权衡。行为主体在计划、实施各项决策之前,在脑中也存在一个权衡模式。为了有效阐述这一点,我们对“理性生态人”的行为理性选择建设了一个数理模型,通过对之分析,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态人”理论的合理性。
在数学表达式中涉及个人效用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用这个概念来分析消费者的需要问题,我们这里引用他们的概念:“效用就是占有、使用或者消费商品 (包括提供服务)而得到的快乐和满足。”个人效用主要由私人财产和社会地位决定。由于人在本质上总是尽可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但在追求这一目标的同时,他又是“理性”的,因其行为要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这就导致了人们在行为选择之前的权衡判断。在这一过程中,紧紧围绕的核心问题往往是他个人效用是否最大化问题。该数理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U净表示该行为主体行为选择的个人净效用,A0和J0则为对应行为主体在采取某一行为之前所拥有的个人财产和社会地位 (包括职位、声誉等),B是采取某一行动后所获得的个人收益,D为公共收益,C为采取这一行动若不成功会遭受的财产损失,J1是行为失败所遭受的社会地位的受贬损失,P是采取这一行动失败的可能性。当采取某一行动的净个人效用U净>0时,往往会促使该行为主体采取这一行动;反之,则会放弃该行动方案。
在了解到每个主体的行为抉择权衡运作之后,我们完全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数理模型,使它朝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运行。例如,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现象,可以通过建立高效得力的监督机制,使P值上升,并对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现象采取严惩处置的态度,让参与主体在权衡之中出现因所冒的风险过大,U净<0,而放弃实施不当行为。
马克思曾经指出, “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都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4〕“生态人”作为社会生产的主体,不可能脱离生产关系而单独存在;作为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其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也不是自然永恒的。由此可见,作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的“生态人”,是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追求其经济社会效益的、具有生态理性的人。
“生态人”理论相对于传统的“经济人”理论的变化,进一步揭示了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态人”理论明确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基本关系。在“生态人”看来,生态、经济和社会是三个相关向量,协调发展就是要保持三者的动态平衡关系。
“生态人”理论明确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解释,生产要素是资本品,即投入资本以后从市场上购得的生产资料和人力,或者称为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生态人”理论除了把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外,还进一步把生产过程的公共资源——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视为生产要素,包括那些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活动的自然物质和人造自然物质,如自然资源总量、环境自净能力、生态潜力、环境质量、生态系统总体效用等,都作为生产的必不可少的资本对待和计算。宏观经济如此,微观经济也如此。
“生态人”理论明确了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是竞争与合作。其中,竞争机制可以达到一种代表集体理性的帕累托最优。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都从个人理性出发进行选择,所以,商品经济毫无例外地要通过市场接受竞争机制。而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则在市场中通过竞争配置资源,在最终达到均衡状态时,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使自我利益最大化,这时,资源就实现了最佳配置。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市场对自然资源配置的最优,只是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个社会福利的最优,因为它没有给出资源的真正价值,没能有效避免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的问题。但是,竞争机制却不能真正解决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悖论,而且严重忽视了生态价值问题。这种情况下,“生态人”理论出现了,为了有效抑制个人理性的消极作用,实现集体理性和个人理性的统一,必须突出和强化合作价值的作用。实践表明,合作机制也是实现协调发展的根本机制。〔15〕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要发挥两个机制的作用, “即竞争机制和合作机制,其中竞争机制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并使二者互补协调,达到有机统一。〔16〕
“生态人”理论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经济人”理论的批判,而且在于对“经济人”理论的超越,即对发展新的经济学科、推动新的经济模式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生态人”理论改变了传统经济学把征服自然作为主要生产能力内容的研究目标,转变了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并在创立新的经济学学科方面提供了帮助,推动其真正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与生产的关键问题,较为全面、协调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从其实践意义上看,“生态人”理论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满足于人类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新的经济形式,推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运用最少的资源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生态人”作为生态文明的承载者,在当前的历史时期有其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旋律的特殊时期。“生态人”作为承载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主要载体,它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生态人”理论的出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导航仪和方向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但也付出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代价。“生态人”理论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思想理念、价值取向、评判标准、目标方向、路径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必须体现生态文明的精神,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与生态权益的有机统一。
“生态人”理论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着力点和途径。建设生态文明蕴藏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生态文明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突破贸易壁垒的国际市场空间。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人”理论的出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成果和结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可用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三大标准来检验衡量,归根到底,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实现了转型升级,经济发展从粗放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断壮大,必然表现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凝结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可以这样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什么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就会提高到什么层次。没有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因此,在“生态人”理论逐步成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思想的条件下,人们将更加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种发展要素,兼顾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及当代与后代等各种利益关系,实现更安全、更环保、更清洁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同步发展。
〔1〕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东方出版社,1991,3.
〔2〕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中央编译出版杜,1998.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4〕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顾智明.“生态人”探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1).
〔6〕钟贞山,黄平槐,葛刚.社会生态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目标〔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7〕李承宗.“生态人”价值观新论〔J〕.山西大学学报,2006,(5).
〔8〕张丽红.构建生态文明与塑造生态人〔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9〕王国生.“生态人”的理论蕴涵与当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08,(2).
〔10〕蔡守秋,吴贤静.论生态人的要点和意义〔J〕.现代法学,2009,(7).
〔11〕李中元,杨茂林.论“生态人”假设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意义〔J〕.经济问题,2010,(7).
〔12〕余正荣.生态智慧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3〕叶平.生态权利概念的历史考察〔J〕.国外社会科学,1995,(3).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15〕潘岳.绿色GDP:亟待跨越两大障碍〔N〕.人民日报,2004-04-15.
〔16〕张兵生.绿色经济学探索〔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5.
F019
A
1004—0633(2012)01—068—05
2011—09—15
李蕙岚,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 重庆北碚 400715
(本文责任编辑 王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