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倒塌建筑物的处理:遇难人员搜寻与废墟清理*

2012-12-25 07:42李亦纲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5期
关键词:救援队废墟遗体

李亦纲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北京100049)

震后倒塌建筑物的处理:遇难人员搜寻与废墟清理*

李亦纲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北京100049)

汶川地震及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一些破坏性地震灾害中,在应急期的幸存者搜救行动之后,倒塌建筑物的处理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出来,其中重点是对遇难人员的搜寻和对废墟的清理。本文通过对2010年海地地震和2011年新西兰地震救援的实际经验的总结,分析了如何科学、有序地开展废墟的清理和遇难人员的搜寻工作,包括对新西兰地震震害情况的概述、主要建筑物破坏情况的描述和搜救的基本过程。对重型机械的使用、人工破拆处理和遗体鉴别这3个关键环节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地震;倒塌建筑物;搜寻;废墟清理

破坏性地震造成的倒塌建筑物在幸存人员搜救阶段之后,主要涉及到遇难人员的遗体搜寻和废墟清理两个方面。尤其是在城市区,大型的钢筋混凝土倒塌建筑物的处理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大型挖掘机的使用、专业的遗体搜寻以及身份鉴别。汶川地震中的废墟处理已经凸显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因受灾区范围大、破坏建筑物数量多等困难的影响,废墟的处理过程可能过于简单、不够科学。在未来如果遭遇地震灾害,或其他灾难造成的建筑物倒塌之后,必须采取科学的程序,对倒塌建筑物废墟进行处理。

关于如何对震后倒塌建筑物区域进行幸存人员搜救的科学程序和对策,已有一定程度的论述[1-6]。他们给出了由区域到个体,以及针对特定倒塌建筑物的幸存人员的搜索和营救程序,关键环节和应注意的问题。以往对遇难人员遗体搜寻工作并不十分重视,但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个体人的尊重,对遗体的搜寻和身份鉴定,也越来越重要。但在这方面,由于以往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至少在我国国内,还没有对这一过程的系统分析。本文作者参加了2010年海地地震联海团总部大楼的救援和2011年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地震中坎特伯雷电视台办公楼(Canterbury Television Building,CTV)的救援,通过对这两次经验的总结,并主要以新西兰地震中CTV废墟的遗体搜寻和清理工作为例,对如何科学地进行倒塌建筑物的处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1 受灾情况概述

2011年2月22日发生的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6.3级地震,虽然只是一个中等强度的地震,但受2010年发生在临近区域的7.1级地震以及场地条件的影响,在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受灾最为严重的是市中心的中央商务区CBD,破坏严重、甚至倒塌的建筑物数十栋。除一些早期的砖砌体的老建筑(主要是教堂)外,发生倒塌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主要是CTV大楼和PGC大楼。尤其是CTV大楼,在震后发生了火灾,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死亡。本文作者参与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CTV现场的搜救工作,通过对新西兰救援队和警方对废墟的处理过程,结合其他地震现场经验,给出了遗体搜寻和废墟清理的程序、工作内容和关键环节等。

本次克莱斯特彻奇地震的震中位于利特尔顿,距离克莱斯特彻奇市中心约10 km,由于距离近、震源浅,对大量建筑物造成了破坏,其中受灾最为严重的是市中心的CBD区域,即中央商务区,该区面积约为10~15 km2。这一区域集中了主要的市政建筑、办公建筑等,一些在2010年地震中受到破坏的建筑在本次地震中倒塌。

由于区域重灾区范围较小,搜救工作有限,地震发生后的第3天,即2月24日,新西兰政府即宣布已基本没有能搜索到幸存人员的可能了,搜救工作实际上已转入遗体搜寻阶段。这一阶段的初期,对基本没破坏倒塌建筑物的主体结构,采取搜救幸存人员的方式,由城市搜救队开展遗体的搜寻。首先是对CBD区域的受灾建筑进行了整体筛选,快速排除了一些倒塌并不严重,主体结构仍然完好,存在遇难人员可能性较低的建筑。而剩下的建筑物不到20栋,救援队主要对受灾最为严重的CTV、PGC和大教堂进行了处理。

2 CTV大楼破坏情况

CTV大楼是一栋5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除电视台外,此楼还有一所国际学校和一个诊所。在国际学校培训的有来自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的留学生。地震后此栋建筑物完全倒塌,并立即引发火灾,造成了100余人死亡。由于有很多国际学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CTV大楼的倒塌原因非常复杂,从卫星影像上看,这栋大楼整体上分成3个部分,主体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可能建于不同时期。北侧的电梯间也是独立出来的,可能做过特殊处理,在本次地震中保持基本未倒塌。而主体部分则完全坍塌,呈叠饼式,基本未留下生存空间(图1和图2)。也有部分遇难人员死于震后的火灾,因为一名菲律宾籍遇难人员家属在震后收到了多条短信,并表示震后一段时间后感受到了火灾的烟,说明其在震后是意识清醒的。但大部分人员应该是死于建筑物的倒塌。由于火灾的影响,很多遇难人员的遗体都被烧毁,给搜寻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图1 CTV大楼倒塌前后的俯拍图像对比

图2 CTV大楼倒塌前后对比

对CTV大楼中遇难人员遗体的搜寻工作是在2月25日正式开始的,即新西兰政府基本认为已无搜寻到幸存人员的可能之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现场时,澳大利亚救援队、日本救援队已在现场开展搜救工作。中国救援队25日起,开始和新西兰救援队、日本救援队共同开展遗体搜寻和废墟清理工作,至3月5日工作结束,CTV废墟清理工作共持续了11天,这么长的时间对单一废墟的处理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困难主要来自于火灾及对遗体的仔细搜寻,即尽量不漏掉一件遇难者遗骸或遗物。

3 废墟清理程序

一般来说,震后倒塌建筑物内的遗体基本是完整的,经过破拆处理后,基本可完成遗体的救出。但如果发生火灾,则情况要复杂得多,对于大块混凝土楼板或墙板的处理,需要注意不能整体处理,可能要分小区域部分拆除。CTV废墟的处理之所以持续了10多天,主要原因是对震后火灾造成的遇难人员遗骸的处理十分耗时。但纵观全部过程,这些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就基本工作程序而言,总体上可分为机械拆除、人工破拆和遗体搜寻鉴定3个阶段,但这3个阶段的顺序并不是严格的,而是可以交叉、循环的(图3)。

3.1 机械拆除

图3 废墟处理的一般过程示意图

如果没有重型机械的配合,废墟的拆除和清理是不可想象的。通常涉及到的重型机械主要是起重机、挖掘机和重型卡车。起重机一般应为大型,具有长吊臂,可在较大高度作业。挖掘机应配备挖斗和抓斗,尤其是钳式特殊抓斗。挖斗式挖掘机主要用于将清理出的废墟装运到重型卡车上,运出废墟现场。钳式挖掘机则可将破拆后的楼板、墙板钳出废墟现场,或可凿碎后清除。

通常可能认为重型挖掘机非常笨重,没有人工拆除细致,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现有的液压式挖掘机已经可以进行非常细微的操作,通过配合,可以完成人力通常无法完成的工作。在CTV的废墟拆除现场,钳式挖掘机显示了很好的配合,2台甚至3台抓钳可配合完成一项破拆任务,如共同抓起并运离楼板,支撑可能倒塌的倾斜楼板等。挖斗机主要是将拆除后的废墟进行清理,在CTV废墟清理工作中,也被用来将搜寻、处理后的废墟抓送到卡车上。

大型起重机可用于吊离更大重量、挖掘机无法运离的楼板,也可运送搜救人员到参与废墟的较高区域进行搜寻和救援,并可用于危险部位的排查。图4是大型机型的应用示意。

3.2 人工破拆与搜寻

废墟清理过程的破拆比营救特定幸存人员的破拆相对要简单一些,即使是发现遗体,也不需要像营救幸存者那样关注其健康状态、防止灰尘污染等。但其处理过程仍然是复杂的,尤其是要防止对遗体的损伤,在发生过火灾的CTV废墟中,城市救援队的破拆工作则更为困难。

如果是完整的遗体,则可以采取常规的破拆手段,移除覆盖在其上的倒塌物,如楼板、墙板、家具等,然后可交由遗体鉴别部门(Disaster Victim Identification,DVI)处理。在发生过火灾的区域,则需要更加仔细。尤其是楼板之间存在火灾后遇难者遗骸时,则需要对楼板进行分割拆除,并配合挖掘机将楼板运走,再配合遗体鉴别部门,对燃烧后的物质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废墟的处理不能操之过急,要遵循前述工作程序,并对楼板进行递进式分割、鉴别处理。确认发生过火灾的区域,对楼板的处理也应划分区域分割处理,可以避免遇难者的遗物混合后,更加难以区分。

图5中的废墟已经处理到一个很小的区域,但仍可看出分成了大致3个区域在处理。通常我们会将2区、3区的楼板清理后,再处理。这实际上可以减少破拆的工作量,如可对楼板进行整体统一处理。但实际上,对于火灾后的废墟,这样处理的后果是可能将多个区域遇难人员的遗物混合在一起,加大了今后鉴别处理的难度。所以,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对1、2、3区的破拆处理都是独立分步骤进行的。

图4 大型机械用于废墟拆除

图5 人工破拆处理

3.3 遗体或遗物处理

机械拆除、人工破拆及搜寻发现遗体或遗物后,就涉及到如何对其进行处理的问题。新西兰的经验是由当地警察部门DVI进行处理,这应该是最为科学的和可取的。处理的过程首先是对遗体编号、照相并清理出来,以备今后做身份鉴定,如采取DNA比对等。尤其是在发生火灾的CTV现场,很多遇难人员虽然遗体基本完整,但已基本无法辨认其身份,所以应仔细保留所有的遗骸和遗物。

对遗骸的清理也是繁琐的,需要对残留的瓦砾和灰烬进行仔细筛选,对有可能辨识遇难人员身份的文件档案等,也应仔细保存。

对火灾后遗骸进行搜寻时,首先要分区进行处理,避免混合;其次要进行仔细筛选,避免丢失。此外,编号、保存都应有一套标准、规范的体系,以便今后处理。

4 其他问题

4.1 现场安全问题

现场安全是地震后废墟处理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应避免搜救队员和其他现场工作人员在搜救过程中因余震和其他原因造成伤害。在CTV废墟的清理过程中,每天都发生了3次以上的有感余震,震感较强的余震往往会引起建筑物未倒塌部分的松动、掉落甚至倒塌,只有加强监控,及时报警,才能避免对现场工作人员的伤害。应建立日志制度,对进入现场的人员及时进行登记。还要设立安全员,对现场情况进行监控和警报发布。

4.2 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

废墟拆除及现场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垃圾,应对其进行及时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对接触遇难者遗体、遗骸的废墟瓦砾,要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和转移,以免对其他区域造成污染。

5 讨论

清理震后倒塌建筑物废墟技术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发达国家和多震国家在这一方面形成了一些成熟经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主要来自于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由于唐山地震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有限,对大量废墟和遇难人员遗体的处理是非常简单的。汶川地震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灾区面积大,专业人员有限,而且理论技术水平也较低,在废墟处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根据两次国际救援经验,尤其是结合对新西兰在地震废墟处理方面的一些国际成熟做法的总结,给出了废墟清理和遗体搜寻的一般工作程序和应注意的环节,其目的是希望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但必须说明的是,实际的废墟现场,情况可能非常复杂,本文给出的仅是一般做法,救援人员还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在实际应用时,应重点考虑重型机械的使用、人工破拆处理和遗体鉴别这3个关键环节。

[1] 李亦纲,张媛,李志伟.地震现场倒塌建筑物的搜救策略研究.震害防御技术,2010,5(4):477-483

[2] 顾建华,陈维锋,郝清源.地震灾害现场救援搜索策略与搜索方法有关问题的讨论.国际地震动态,2003(6):6-12

[3] Sólveig Thorvaldsdóttir.Structural triage:The five step approach.http:∥www.rainrace.com.2004

[4]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INSARAG guidelines for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2009

[5] Ministry of Civil Defense &Emergency Management(MCDEM).General Rescue Manual.2001

[6] Office of U.S.Foreign Disaster Assistance(OFDA),Miami Dade Fire Rescue Department.Collapsed structure search and rescue course.2002

Handling the collapsed buildings by earthquake:body searching and ruins cleaning-up

Li Yigang
(National Earthquake Response Support Service,Beijing 100049,China)

During the response process of Wenchuan and other devastating earthquakes in recent years,especially the later period,how to handle the debris is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roblem for rescue teams or local response officers,which includes how to search bodies and clean up the ruins.Based on the on-site experience from Haiti and Christchurch earthquake rescue,this paper described a normal routine to solve the problem mentioned above,including a description of the damage of the earthquake and process of handling the ruins of CTV building in Christchurch.Three key points,i.e.using of heavy machines,shoring by hand tools,identifying the bodies or remains,were described in detail.Some questions that we may meet in the future were discussed finally.

earthquake;collapsed building;search;ruins cleaning-up

P315;

A;

10.3969/j.issn.0235-4975.2012.05.008

2012-06-22;

2011-10-19。

(作者电子信箱,李亦纲:liyig@263.net)

猜你喜欢
救援队废墟遗体
“废墟”
青岛炼化救援队:鱼水情深 共抗时艰
废墟里的救赎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废墟(外一章)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街头的废墟
提倡捐献遗体器官 免丧葬费甚好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车载式遗体火化设备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