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经意的语言暴力

2012-12-24 00:00:00流沙
做人与处世 2012年12期


  有人搭我的车回家,坐定,寒暄……继而发问:你太太是哪个单位的?这个单位在哪条街道?效益好不好?你太太是干什么的?收入高不高?一个月休息几天?
  短短十几分钟,几乎就是一个“答记者问”,心里开始窝火,凭什么要回答他?这些问题对你重要吗?我为什么要满足你八卦的心理?
  我觉得这是一种语言暴力,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如影相随。暴力是强者欺凌弱者的一种行为,其他暴力行为的承受者是肉体,而语言暴力残害的却是精神,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让你如鲠在喉,心里抓狂,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心理学上有种“看客心理”,人人心里都存在。事实上“看客心理”就是一种施暴心理。偷窥别人的隐私、旁观别人的隐私,对方就会觉得自己得了便宜,看到别人的纠结、尴尬和无奈,心里就会产生“愉悦感”。
  一个女子,三十岁了,未嫁。有位同事每隔几天就会来一次,一进门,三两句寒喧过后,马上就会接上这样的话题:“哎,你对象找好了吗?你今年都多大了。快三十岁的女孩子,挑选男朋友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该女子不好发作,忍着。待她走了,该女愤然:真恨不得拿张胶带纸把她的嘴给贴了。
  此后,只要她一进门,该女便会找个理由遁去。
  同事施予的“语言暴力”倒是可以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但在上司、亲人面前,你就无法躲藏了。
  一天,一位领导偕一名下属,前往一家公司接洽工作。公司要求提供一份文件,下属未带。领导坐在会议室里,面对十几个人,对自己的下属说:“昨天不是跟你说了吗,你以后工作再细致点儿。”说完,啪的一声把茶杯敲在桌子上。
  领导的好处在哪里,不仅有极力支配资源,还可以任意地进行语言施暴,并且无须承担什么后果。我见过太多这种在下属面前口无遮拦的领导,他可以当着你的面贬损你的相貌、你的人品、指出你的缺点和坏习惯。你定然不可以反驳;你必须接受,即便你心里厌恶万分,但为了养家糊口,为了那份差事,也要装出虚心听取的模样。
  亲人之间本来是少有“暴力”之说的,但事实上,亲人之间“语言暴力”也非常普遍,一些看似平常的问题,往往会让你难堪。譬如:别人家买了名车了?我听说你同学的老公是一位富商的儿子?你朋友最近买了别墅?……这像是在拉家常,事实上,“精神”已被劈头盖脸地打击了一回。你的亲人就是语言的“施暴者”,你不知道他们下一句将会用什么样的话来旁敲侧击你。
  一天,我家小儿进行了一次单元测验,分数低了些,妻子在问“你怎么考得这么差?你在班级排到第几?”小儿从书房出来,自言自语,很无奈,“总是问我排第几,唉!”我们也在给孩子施加“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其实是最可怕的暴力,可怕就可怕在无处不在,可怕就可怕在人人都会,可怕就可怕在施暴后不需要承担什么后果,一旦一种暴力没有担责之忧,那么这种暴力就会滋长。
  编辑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