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媛,卢福庄,杨玉焕,俞国乔,顾 昀,冯尚连,石团员,贾会娟,张雪娟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3.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浙江 杭州 310020;4.河北省新乐市农业畜牧局,河北 新乐 050700)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它寄生于人、牛、羊、猪、犬,及一些野生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系统的血管内,严重威胁着疫区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重点防治疾病之一。牛是血吸虫的主要保虫宿主,牛血吸虫感染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程度。
牛血吸虫病抗体检测试纸条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为普查血吸虫病牛,筛选化疗目标群体提供技术手段,是低成本有效控制牛血吸虫病疫情的重要环节[1]。采用该法对实验感染牛血吸虫病血清抗体进行监测是阐明该试纸条是否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和疗效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1.1.1 供试动物
黄牛5头 (1~5号),1岁半,购自湖北钟祥血吸虫非疫区。牛经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均无血吸虫感染。
1.1.2 血吸虫尾蚴
购自湖南岳阳血防站的阳性钉螺所释放。每头牛感染1 000~1 500条。
1.1.3 治疗实验感染血吸虫病牛药品
治疗药品为兽用吡喹酮,系南京制药厂产品,批号为20060501。
1.1.4 牛血吸虫病抗体检测试纸条
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共同研制,批号为20101107。
1.2.1 血清制备
在实验感染血吸虫尾蚴前,牛颈静脉采血,制备的血清作为0周血清。牛从感染后第1周至第10周,每周采血1次,分离血清,-20℃保存。牛感染后第11周用吡喹酮进行治疗,治疗后第1~3周每周采血1次,治疗后第4~24周,每2周采血1次,分离血清,-20℃保存。
1.2.2 实验感染血吸虫牛用吡喹酮治疗
5头牛于实验感染血吸虫后第11周时,用吡喹酮按60 mg·kg-1的剂量进行治疗,每隔7 d治疗1次,共治疗3次。
1.2.3 血清稀释
取洁净1.5 mL离心管,编上对应的血清号码,吸取血清稀释液0.05 mL加到塑料离心管中,吸取血清0.05 mL,加入对应编号的塑料离心管中混匀后,即成2倍稀释的血清。
1.2.4 牛感染血吸虫前后及治疗前后血清抗体检测方法
取试纸条平放在桌面上,吸取2倍稀释的血清0.05 mL,滴在试纸条标有箭头前端的样品垫上。
试纸条结果判定标准。阳性。检测线 (T)与质控线 (C)均出现清晰红色条带。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越高,T线颜色越深,根据T线颜色深浅可判为呈现浓郁的红色条带为强阳性,以+++表示,呈现清晰可见的红色条带,为阳性,以++表示,呈现浅红色条带为弱阳性,以+表示。
阴性。只有C线出现清晰可见红色条带,以-表示。
可疑。C线出现一条颜色清晰可见的红色线,而T线出现一条颜色很浅,若隐若显的红色带,以±表示。
无效。若检测阳性标准血清T、C线不出现红色条带或阴性标准血清C线不出现红色条带,则该试纸条为无效。
用试纸条检测5头实验感染血吸虫后第0~10周和治疗后第1~24周的牛血清中的抗体,结果从血吸虫感染后第4~5周开始,采集的牛血清中检测到了抗体,在感染后第8~10周及治疗后第1~4周时,抗体水平达高峰,然后从治疗后第6周开始,抗体逐渐下降,1,2,3,4和5号牛依次在治疗后第 24,16,22,20和 20周抗体转阴(表1)。
用牛血吸虫病抗体检测试纸条检测实验感染血吸虫治疗前后血清抗体,其中有2头牛在实验感染血吸虫第4周检测出抗体;在感染后第5周,5头牛都检测出血清抗体,表明该试纸条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在感染后第8~10周及治疗后第1~4周时,抗体水平达高峰,然后从治疗后第6周开始,抗体逐渐下降,说明该试纸条具有疗效考核的价值。1,2,3,4和 5号牛依次在治疗后 24,16,22,20和20周抗体转阴,不同牛的抗体水平不一致可能与牛的个体差异相关。牛血吸虫病抗体检测试纸条具有早期诊断与疗效考核价值。
用试纸条法与以免疫渗滤方法[2]和血吸虫重组融合蛋白 (rLHD-Sj23-GST)间接 ELISA法[3]检测人工感染牛血吸虫抗体相比,本试纸条方法的早期诊断时间介于两者之间,免疫渗滤法最早可以检测到感染2周的牛血吸虫抗体 (1/5),而试纸条法最早可以检测感染4~5周的牛血吸虫抗体 (2/5),重组融合蛋白 (rLHD-Sj23-GST)间接 ELISA法在感染后5~8周抗体显阳性 (2/5)。3种方法在抗体的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上差别不大。在抗体的转阴阶段,试纸条法检测5头牛感染血吸虫治疗后第16~24周抗体转阴;免疫渗滤法检测3头牛感染血吸虫治疗后第29~39周抗体转阴,重组融合蛋白 (rLHD-Sj23-GST)间接ELISA法检测5头牛感染血吸虫治疗后第8~24周抗体转阴。由此可见,实验感染血吸虫病牛血清中可检测到的抗体阳性时间似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相关。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可检测到抗体阳性的时间较早,而在牛得到有效治疗后抗体转阴的时间则较迟;相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低,可检测到抗体阳性的时间较迟,而在牛得到有效治疗后抗体转阴的时间则较早。
表1 用试纸条检测实验感染血吸虫牛治疗前后抗体消长情况
[1] 卢福庄,付媛,赵俊龙,等.实验感染血吸虫牛、兔抗体的消长规律 [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4):316-320.
[2] 李友,赵俊龙.牛血吸虫病分子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