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故里的婚宴

2012-12-24 07:37:22刘齐
餐饮世界 2012年2期
关键词:娘家人婚宴

文/刘齐

九曲黄河大转弯,转出河东沃土、舜禹古地,也转出浩瀚如海、青葱可爱的现代果林。谷雨时节,孤峰山下南里村,刘姓果农张灯结彩,搭大棚,搭充气牌楼,给儿子办婚礼。儿子大学毕业,在北京从事IT业,跟一个在银行工作的女孩喜结良缘。

女孩是黑龙江人,和父母、亲属一干人,前一天抵达山西,住运城旅馆。正日子一早,新郎盛装来接大家。迎亲车队绕行广场,广场中心立有一尊关羽雕像,巨大,神勇,严肃,俯视他生前无缘相见的汽车、楼宇和广告等等。河东文明古老,物华天宝,历史名人灿若繁星,荀况、卢纶、王勃、司空图、柳宗元、薛仁贵、司马光,个个了得,但百姓最看重的乡党,却是关公关云长。关公生于黄河,死于长江,家乡父老长久怀念,引以为荣。

出城,向万荣方向行进数十公里,由公路拐入村口。果木林,黄土路,走在最前头的,是一个清秀男童,肩挑两只小筐,分别载有大红公鸡和老式锡酒壶。酒壶筐中,横卧大葱一根。娘家亲属不解其义,村人告知,鸡和酒是祝愿新人吉祥如意,天长地久;葱是要清清白白做人,结结实实留根。这个葱,皮实哩,冻得铁棍一般,缓一缓,还能活得好好的。

新人进门,放鞭,奏乐,典礼。忽然跳出几条大汉。这些爷们儿忒大胆,竟敢当众“收拾”新郎母亲。只见两人架住她,另一人三涂两抹,农妇脸颊就染了红,左一块,右一条,随意,诙谐,戏剧。农妇并不擦拭,亦不恼,反而笑,一笑脸更红。

此间风俗,婚庆十天无大小,笑闹无拘,抹红,是其重头戏,抹得越多越喜兴。倘无人抹,反倒不安,是否人缘出了问题?

红,取之方便,由红纸蘸水而得,只抹脸不抹衣,衣不好洗,戏谑有度,不失厚道。

娘家人问乡人抹红来历,乡人不语,娘家人猜说,红脸关公,面如重枣,乡亲总念他的好,向他看齐,就有了抹红。

乡人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可是结婚,有时还抹黑哩,用锅底灰。

娘家人说,那是你们心胸广,学了关公,又学包公。

乡人大笑,帮着把喜酒摆上桌。

开宴前,有香烟、瓜子、糖块待客,惟独没有水果。不是舍不得,是不稀罕。河东这一带,村村是果乡,家家有果园,早晨下地前,吃两个馍一个果,齐了。边开拖拉机边啃苹果,亦是乡间小路常见风景,正如娘家人所言,比我们东北吃大萝卜还容易。

堂屋待贵客,席开两桌,一桌娘家人,一桌婆家重要亲友。公公婆婆不上桌,里里外外张罗。公公老刘骨骼粗大,身无赘肉,是村里出名能干的果农,话却不多。这日特地换了簇新的驼色夹克衫,先是板板正正坐着,不一会儿就起来,帮着干各种零活。给他香烟不要,自卷喇叭筒黄烟。

房门两扇,左右敞开,院景便如特大彩电,现场直播。东侧一溜儿临时锅灶,几个厨师煎炒烹炸,叫勺声叭叭山响。西侧是通向院外的门洞,不断有人端盘端碗,进进出出。

南墙下,两口水缸间,赫然泊有一辆奇异之车,胶皮轱辘,四方大柜,粗圆锅炉,火焰熊熊,蒸汽腾腾,貌似一种老旧的军用炊事车,退役到乡间发挥余热。类似物品,如早年剩余的军装被服,库里压久了,也爱投奔乡间。乡间博大,人也能容,物也能容。

但那炊事车,里边有什么名堂?

上菜了,凉菜中的生拌韭菜,惹关东人讨论。韭菜在关东,从来熟食,想不到在这里,斩成寸段,不焯不炒,用辣子麻油略一拌,就能上席。尝一筷子,还真爽口。

桌小菜多,荤也丰盛,素也丰盛,粗一计算,将近有二十种之多,一层摞一层,桌面便越来越厚。

酒是汾酒,饮用自取,不拼,不劝。原计划派人以水充酒,掩护新人,用不着了。河东毕竟不是关东,不强求感情深一口闷。关羽当年,好像也不狠命劝酒。他那个贤弟张翼德,倒是喜欢逼部下喝酒,由此还生出许多事端。翼德老家在哪儿?在河北涿州,离河东远着呢。

可是奇怪,桌上居然见不到醋瓶,菜品也不走酸路子,跟传闻中嗜醋如命的老西子似有不符。是否靠近陕豫两省,食风交相浸润,渐次演化?

此时炊事车的大柜打开了,里边无它,一屉一屉,清一色雪白的馍。自家的麦子自家的面,不使漂白粉、添加剂,咬一口,喧腾养嘴,面味可心。没有米饭,主食就是馍,平素吃馍,婚宴也吃馍,一年四季,百吃不厌。

帮忙的人给堂屋送完馍,又端着木托盘,往院外巷子里送。娘家客相跟着,出去看热闹。

半条巷子断了交通,摆满桌椅,人气火爆,菜却比堂屋的简单,仅四五样。娘家人有点不好意思,一经打听,释然了。原来人们吃的这是第二顿,起先,典礼之前,已经吃过一顿了。早晨八点刚过,人们就按乡俗催促新郎,起身去接新娘,新郎不走不开席。此席虽无新人参与,仍然算是婚宴,而且是没有删节的全本婚宴,跟午间堂屋里的桌面一样丰盛。

天下婚礼,都离不开吃。但主角未到,配角先吃,吃的又是如此隆重,这种吃法,不但别致,还透着黄河人家的古朴、淳厚。大喜的日子,人人是贵客,先紧着乡亲吃好喝好,再来款待亲家不迟。

婚宴早午两餐,全村老少,不论亲疏贫富、随礼与否、随礼多少,皆在被邀之列。你家婚宴邀我,我家婚宴邀你,一家喜酒全村喝,婚宴就成了村宴,成了父老乡亲欢聚一堂的盛会。

墙上有红纸,用金粉写着“分工单”三个大字,以下分别列有堂头(即总管)、礼房、陪客、厨师、笼馍、拾馍、端盘、整席口、折菜、担水、烧茶、借东西、洗碗各项名单,大约四十多人。厨师是雇来的专业班子,其余皆是村人,利手利脚,无偿帮忙。

婚宴结束,众人齐动手,将残局收拾利索。借来的碗筷桌椅等物件,由婚礼班子运走。椅子简易轻便,由村中巧匠用圆铁片和细铁杆儿焊接而成,十个摞一摞,尤其好运。

第二天下午,新娘父母,连同两名亲属,不再睡旅馆,搬进村子,与亲家小住两日。院落清出来,宽敞整洁。昨日婚宴的烹饪用地,现已翻出新鲜松软的黄土,播了种子,栽了青苗,成为一方精致的菜畦。场面转换之痛快,仿佛舞台换布景。果农老刘,种菜种粮亦拿手。西屋有个粮囤,齐胸高,大磨盘粗,囤里的麦粒,鼓鼓溜溜,饱涨丰盈。

晚饭时,娘家人说,不用另做,吃昨天剩的就行,都是好东西,别放坏了。婆婆搞了折中,除了婚宴富余的菜蔬肉类,又炒了几个菜。另有山西名点——太谷酥饼、闻喜煮饼,从玻璃纸袋中取出,叠放在盘中。

另有村民委员会红格信纸一张,上面用钢笔工工整整写有四行小字,细一看,竟是婚宴菜谱,记有:麻辣牛肉、卤汁鸡脖、五香花生、芥末粉皮、孜然鸡蛋;潞村烤鸡、雪花鱿鱼、排骨冬瓜、黄河一绝、干炸大虾;风油葫芦、八宝甜米、群英荟萃、拔丝红芙、银耳莲子;烩羊肉、拌金条、辣韭菜、榨菜汤。

昨日吃得眼花缭乱,许多菜一时对不上号,经婆家解释,娘家人得知,那个令人想起三国豪杰的群英荟萃,是多种精致食材巧妙搭配的大炖菜;黄河一绝,红烧鲤鱼;潞村,运城市的一个街名;而红芙,则是当地人对红薯的称呼。最有故事的,是那道烩羊肉,主料产于自家后院。婆婆为了娶儿媳妇,特地养了一头肥羊,日久通人性,羊便不把自己当羊,见了婆婆,亲得不行。庆典前日,帮忙的人来人往,羊有所察觉,不怨张三,不怨李四,只是狠狠顶了婆婆一下,算是一种告别。

夜已深,灶内一方红光,果树枝子烧得正旺。娘家人笑说婆家“奢侈”——城里只有正宗烤鸭的馆子,才舍得用果木烧火。

猜你喜欢
娘家人婚宴
三部门出手制止婚宴餐饮浪费
与心灵相约 与健康同行 娘家人“心”服务为职工注满“心”能量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8:24
密云区总工会 为抗疫一线职工送去“娘家人”的关爱
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 12:15:06
丰台区各级工会为防疫一线送上“娘家人”慰问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 05:54:20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拿命赌来婚宴大餐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0
婚宴爽约,宾客被索赔
环球时报(2017-03-29)2017-03-29 06:54:45
约你去星级酒店办婚宴
美食(2016年5期)2016-09-21 02:29:48
徐云丽、林莉,娘家人点赞你们!
海峡姐妹(2016年9期)2016-02-27 15:21:43
娘家人
伴侣(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