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可乐屏科技有限公司
上菜慢让餐厅遭到不少抱怨。可是如果客人点了菜,厨师却忘了做,遭到的不只是抱怨,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和信誉损失。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发生,餐厅一定会把“回头客”通通变成“一回客”,客人再也不会光顾了。
餐厅老板当然知道这都是丢单惹的祸,可是在他们的印象中,丢单是行业通病,无法完全避免。
餐厅如果完全不用餐饮软件,依靠服务员进行手工下单,由于字迹难辨或传递保管问题,丢单的情况比较常见,这还情有可原。可是,使用餐饮软件的餐厅也会出现丢单情况。由于软件开发商程序设计水平良莠不齐,厨房丢单率能控制在1%的餐饮软件已经很好了,丢单率3%以内是业界正常情况。
业内人士都认为100%不丢单的餐饮软件是不可能有的,撇开软件不谈,因为打印机出单的方式是物理方式,谁也无法保证打印机每分每秒都处于正常状态,如果打印机坏了、断电或者没纸了,工作人员又没注意到,丢单便成了必然会发生的现象!
还有另一种丢单情况也无法避免:厨房特定的工作环境无法保证热敏打印纸打出的订单清晰整洁,不是沾了油就是沾了水,从传菜口分到配菜员再送给厨师,严重时订单干脆成了“白条”,原先点的菜完全看不到了,这种“丢单”更让后厨无奈。
问题的症结一直很清楚,但要彻底解决丢单难题,靠改良不行,必须全面革新——废掉打印机出单模式,杜绝物理故障,取消纸质订单,全面实现无纸化订单传递。
用智能厨显指挥系统颠覆打印机物理传单方式,既要从软件架构上将餐饮系统延伸到厨房,又要在硬件设备上全面创新。很显然,用触摸屏设备替代打印机既可以解决不可控的物理问题,又可以摆脱纸质订单的缺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管理。无论从架构安全性、成本控制、有利环保的角度看,这一方式都符合发展趋势。
打印机只能单向接收文字,无论在信息的单一性还是接收速度上都存在一定局限。而触摸屏有操作系统,不仅可以实时从服务器上读取数据,显示在厨师面前;而且断电也可以重新刷新,重新获取,不存在丢单的可能;并且订单是以图片、文字、声音等更加丰富的形式双向传送,使厨房管理方式实现本质上的跨跃。
凉菜厨师划单触摸屏
配菜员专用触摸屏
全密封四防设计
如果放眼世界看一下后厨信息化这方面的案例,就知道我们面临的技术差距有多大。目前,麦当劳、肯德基都使用国外开发的厨房订单显示系统(KDS)。对于厨房标准化的管理是国外餐饮业最为重视的环节,如果没有厨房信息化的支撑,这些店根本无法运营和扩张。厨房信息化不仅是连锁复制的需要,其生产流程的数据也会对中央厨房和新品研发中心带来更多研究价值。
国内餐厅使用的多为打印机出单方式,根本原因是中餐制作出品流程复杂、角色多、产品多变、非标准化等障碍,对厨房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难度很大,而西餐制作流程则简洁标准的多。另一方面,对适应中餐厨房的硬件设备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如“四防”设计——防油、防水、防高温、防蟑螂的智能设备开发和生产,也是软件公司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使国内餐饮软件公司不敢也无力涉足这个十分复杂的环节,因此中餐智能厨显指挥系统长期成为餐饮系统开发领域的空白。
可乐屏针对中餐厨房特点,专门开发了具有“四防”功能的智能厨房设备,连续申请了7项专利。说到这个设备,看似简单却难度很大,比如不能让油、水、蟑螂进入机器,意味着设备不能有任何散热孔,可是触摸屏一体机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如果不散热长时间使用肯定会死机。厨房的温度夏天有时高达40℃以上,如果既要满足散热通风要求,又不能开哪怕是一个针尖大小的孔,这就像一个悖论,成为无解的命题。
可乐屏的工程师经过1年多时间的反复实验,终于找到解决这个悖论的方法,成功设计出第一台适应中餐厨房苛刻环境的触摸屏一体机设备。这种设备可以长时间工作,甚至不需要关机,外表居然没有散热孔,找不到任何缝隙;能够无线或有线联网,多点触摸,配有15和19寸两种尺寸,金属外壳,坚固耐用,维修方便,操作简单,为智能厨显指挥系统的开发扫清了硬件障碍。
不仅如此,智能厨房和前厅点菜服务系统连通,使前厅后厨一体化互动成为可能。厨师在面对屏幕时就像在和顾客直接交流一样,这种中央服务器加终端浏览器的架构,使后厨触摸屏和前厅点菜触摸屏连在同一个网络上,前厅下单发送到后厨没有时间间隔,做到零时差。这一改变意义重大,不仅让传菜口、配菜员、厨师都通过屏幕来获得信息、管理订单,前厅也可以及时了解后厨的情况,信息双向互动,使顾客和后厨之间将变得“透明”起来。
智能厨房的推广和普及必定会推动餐饮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通过电子菜谱和厨房触摸屏,厨师和顾客从此将很自然地连动在一起,将厨房演变成服务顾客的重要内容。从这个角度看,这项变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智能厨房不仅解决了绝不丢单的难题,同时重新定义了厨房在服务环节上的重要价值,对餐饮业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