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向群 黄晓靖 陈梅娣 张冬梅 丘 冰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科,广东深圳 51800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严重危害围生儿健康的并发症[1]。有研究认为,雌激素对于ICP的发病起着关键作用。而雌激素是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在人体内发挥作用,ER的表达由于编码基因的多态性而造成的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遗传易感性的不同。因此,笔者通过研究ER基因,主要是ERα基因的多态性,来探讨其与ICP发病的相关关系,现报道如下:
将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00例ICP患者纳入ICP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200例非ICP患者纳入对照组。ICP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产科学》的标准。ICP组孕妇平均年龄(27.0±8.2)岁,对照组孕妇平均年龄(26.0±8.8)岁。两组孕妇均居住在我市,且为汉族,单胎妊娠;无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胆疾病;除ICP组患ICP外,无其他妊娠并发症;相互之间无亲缘关系;两组孕妇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样本收集 采集孕妇静脉血3 mL于抗凝离心管中,混匀后置于–20℃保存。
1.2.2 DNA的提取 使用基因组DNA试剂盒(来自美国G&T公司)提取。
1.2.3 ERα基因的扩增 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进行扩增。设计引物,上游引物:5′-CTGCCACCCTATCTGTATCTTTTCCTATTCTCC-3′;下游引物:5′-TCTTTCTCTGCCACCCTGGCGTCGATTATCTGA-3′。反应体系50μL,其中10 mmoL/L的Tris-HCl(pH 9.0),2.5 mmol/L的MgCl2,50 mmol/L的KCl以及引物各0.25μmoL/L,dNTP各200μmoL/L,Taq DNA酶1 U,模板DNA 300 ng。94℃预变性5 min;循环条件为95℃10 s,61℃30 s,72℃90 s,循环35次;最后72℃10 min。
1.2.4 ERα基因多态性检测 酶切反应体系为10μL,其中有PCR产物4μL,限制性内切酶XbaⅠ(或PvuⅡ)0.4 U。37℃恒温水浴16 h。将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随后根据酶切图谱判断其基因型。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孕妇基因型PP、Pp、pp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等位基因P、p的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ICP组和对照组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比较[n(%)]
两组孕妇基因型XX、Xx、xx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等位基因X、x的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ICP组和对照组ERα基因XbaⅠ多态性比较[n(%)]
由以上等位基因的分析可见,ERα基因PvuⅡ和XbaⅠ位点具有明显的连锁不平衡,且两位点间距50 bp,因此将两位点联合分析可得到9种基因型。但两组孕妇均未检出PpXX以及ppXX这两种。对两组孕妇的其余7种单倍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有众多文献报道[2-3],ICP的发病具有地域性、家族性的特点,提示遗传因素在ICP的发病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而雌激素与ICP的密切关系使得ER基因成为研究的热点。有报道指出[4-6],ERα基因多态性与多种疾病如骨质疏松、子宫内膜癌、复发性流产等的发病有一定相关。而ERα基因多态性产生的基础是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PvuⅡ和XbaⅠ的位点上的两处变异[7-8]。本研究中,即是进行PvuⅡ和XbaⅠ的酶切并且在电泳图谱中观测到了ERα基因的不同基因型。
笔者研究了我院200例ICP患者和同期的正常孕妇的ERα基因多态性,研究结果显示,ICP组和对照组在PvuⅡ和XbaⅠ两位点,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联合基因型分布也得出同样结果。表明ERα基因多态性与ICP的发病并无明显相关。而在ICP高发地区芬兰,Eloranta ML等的研究与笔者得出了一致的结果。
但并不能就此否认ERα基因多态性与ICP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因为笔者仅研究了ERα基因的两个常见多态位点,不能以偏概全。因此应在不同地区和种族中进行ERα基因多态性的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与ICP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1]高岚,梁红,陈颖,等.不同临床分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2):147-149.
[2]门晓亮,邢爱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遗传多态性病因学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9,12(3):233-235.
[3]刘建民,朱汉民,朱晓颖,等.白细胞介素6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联合效应[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24-27.
[4]梁正仪,刘淮.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关系的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10(6):365-369.
[5]晏泽辉,邓国宏,王宇明.乙型肝炎的宿主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及前景[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8):1002-1007.
[6]曹志成.肝癌的病因与诊疗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8):1755-1761.
[7]汪莉萍,陈红松,梅铭惠,等.肝癌患者及正常人群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1的基因多态性[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3):151-155.
[8]张秀峰,张小燕,边建超,等.NAT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遗传易感性[J].中国癌症杂志,2004,14(4):2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