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期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2-12-23 05:40邱大宏谭柏坚叶百维王文军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4期
关键词:意义康复差异

邱大宏 谭柏坚 叶百维 王文军

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1

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及自觉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自杀的念头。研究报道抑郁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其死亡率跃居各种精神疾病中的首位,号称第一大杀手[1]。研究表明,临床3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显示无效或疗效不完全,不容易改变其认知理念和人格特点,提示单纯的药物对抑郁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而抑郁症是心理疾病,应配合心理治疗才有可能完全治愈[2-3]。因此,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中笔者对抑郁症患者除采用药物治疗外,还应用了心理干预措施治疗,旨在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期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7月我院住院的72例抑郁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全部患者排除躯体疾病严重者、脑器质性疾病者及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均能接受稳定的药物治疗,患者对治疗方法均具有知情同意权。观察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6~61岁,病程4个月~11年,HAMD平均分为(24.12±3.21)分。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18~59岁,病程3个月~10年,HAMD平均分为(24.42±3.71)分。两组年龄、性别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帕罗西汀(20~40 mg/d)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护士每天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按时作息,注意自身的衣着和保持并发卫生,同时做好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饮食方面,告知患者进食含粗纤维食物,并建议患者家属尽量陪患者就餐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从入院第1周开始采用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支持性心理治疗 主治医生应认真地倾听患者的心声,在确定具体的症状及严重程度之后,帮助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纠正患者错误的心理想法,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烦恼,使其看到自己的优点及长处,恢复自信心,实现自我管理及应对外界干扰的方法。

1.2.2 认知行为治疗 针对个体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和疏导,让患者改变其固有的认知思维模式,鼓励患者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动性,减少抑郁情绪,促使其尽早康复,并能尽早回归社会。

1.2.3 进行健康教育 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及心理知识辅导,有主治医生向患者讲解抑郁症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知识。并针对患者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心理指导,树立患者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增强患者治愈的决心,让其安心地住院治疗。并及时于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家属全力支持患者的治疗,这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帮助。

1.3 评定方法

两组患者于干预前及干预后2、4、6、8周后采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用其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50%为痊愈,35%~49%为显效,20%~34%为好转,<20%为无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8周末,由主管护师采用护士用NOSIE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定。有效=显效+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抑郁症患者HAMD和HAMA不同时段评分比较

由表1可知,两组干预前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抑郁症患者干预前后HAMD和HAMA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抑郁症患者干预前后HAMD和HAMA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HAMD干预前 干预后2周 干预后4周 干预后6周 干预后8周HAMA干预前 干预后2周 干预后4周 干预后6周 干预后8周观察组36对照组36 t值P值35.23±6.54 34.92±6.72 0.16>0.05 30.21±7.80 32.76±8.11 2.36<0.01 21.48±6.24 29.65±6.32 4.34<0.01 15.56±5.61 21.23±6.06 3.78<0.01 9.94±4.28 16.84±4.25 5.17<0.01 25.15±5.76 25.04±5.41 0.55>0.05 18.54±5.01 22.04±5.41 2.11<0.01 13.16±4.45 17.56±5.14 4.52<0.01 10.15±3.88 14.27±4.24 3.65<0.01 5.75±2.65 10.61±2.47 5.21<0.01

2.2 两组抑郁症患者干预后8周NOSIE评分比较

干预后8周NOSI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8周NOSIE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后8周NOSIE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社会能力 社会兴趣 个人整洁 易激惹 精神病表现 迟缓 抑郁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36 36 30.17±7.20 25.78±3.91 2.21<0.05 26.76±8.12 22.81±6.04 2.33<0.05 26.45±3.16 23.18±3.04 2.31<0.05 3.78±1.27 5.56±3.21 1.78<0.05 2.36±0.85 3.96±1.17 2.02<0.05 2.96±1.28 4.26±1.05 1.99<0.05 2.56±1.38 3.96±1.34 4.94<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5例,好转8,无效14例,有效率为61.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8.17,P<0.01)。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抑郁症的患者常持续接受负面情绪的影响,导致正性情感缺乏,进一步导致情绪障碍[5]。抑郁症患者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任何价值感,没有自尊,缺乏安全感,甚至想自杀,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6]。因此抑郁症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采用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躯体症状,而心理干预治疗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外,还可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本身的疾病情况及改变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歪曲认识,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环境,以愉悦的心情接受治疗,减轻抑郁,早日康复以回归社会,且与药物相结合可起到协同治疗作用[7]。因此,心理干预治疗被广泛应用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4、6、8周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8周NOSI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1.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康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即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改善情况明显好转。本研究亦发现在患者入院治疗时开始心理干预治疗,效果较好,说明对抑郁症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可以较明显地改善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及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患者越多地了解心理知识,就越能认清自身的人格缺陷和不足,以从容应对,减轻发病后产生的无助感和自卑感,保持乐观的心情,从而减轻抑郁的产生[8]。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心理干预治疗可尽快帮助患者减轻抑郁的程度,改善患者的认知,增强患者的自信,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但远期的康复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1]沙丽龙,王力非.抑郁症的护理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66.

[2]孙敏,朱金富,马建东,等.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复发因素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136-139.

[3]徐文炜.Ellis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的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16(4):205-206.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3-89.

[5]De Raedt R,Kaster EH,Joormann J.Attentional control in depression:a translational affective neuroscience approach[J].Cognitive,Affective,Behavioral Neuroscience,2010,10(1):1-7.

[6]胡佩诚,宋燕华.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护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79-180.

[7]潘燕,张晓宁,任生生.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脑梗塞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9):1181-1183.

[8]郭克锋,关菊香,朱银星.神经病患者MMPI-B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0,4(12):1817.

[9]辛友联,姜振玲,丁明彩.人性化护理在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92-93.

[10]马丽波,张金玲,滕伟钰.抑郁症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34-35.

猜你喜欢
意义康复差异
相似与差异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诗里有你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