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赟 赵堂民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口腔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随着我国艾滋病(AIDS)传播速度的加快,新疆地区AIDS发病人数逐渐上升,已成为全国艾滋病高发区。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窗口期全身症状不明显,不易早期发现,在AIDS发病的前1~4年内,大多数患者会首先出现口腔症状[1],而且口腔医生在工作中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自身也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因此,对口腔医务人员来讲,其对AIDS/HIV感染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控制措施掌握情况对AIDS预防和早期发现有重要作用,本调查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人员对有关AIDS/HIV感染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态度,以期为相关部门加强AIDS/HIV知识教育及感染控制提供背景资料及依据。现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2010~2011年乌鲁木齐地区从事口腔工作的医护人员共350名,其中,男157名,女193名;汉族276名,维吾尔族74名;年龄24~57岁。
调查问卷参照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调查表进行相应修改,调查通过发放统一调查表,现场匿名填写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口腔表现等。问卷以选择方式回答问题。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用正确、错误和不清楚三种答案来统计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对AIDS在口腔的症状表现缺少足够了解,被调查者中大多数只对口腔念珠菌病有了解,对另外4种AIDS的常见口腔表现了解者均未超过半数。见表1。
本研究采用“是”、“否”两种情况判定调查对象的行为态度,其中,有67.7%的口腔医务工作者认为,治疗AIDS/HIV感染患者将增加个人感染机会,对职业接触感染危险性会增大,仅49.1%的医务工作者愿意与AIDS/HIV患者做同学或同事。见表2。
表1 口腔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一般知识了解情况[n(%)]
表2 口腔医务人员对AIDS/HIV感染患者的态度和行为情况[n(%)]
根据统计模型分析显示,民族、性别对调查结果没有影响,不同工作单位影响调查结果,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工作者调查正确率高于口腔专科医院和个体牙科诊所,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正确率高于大专和中专学历,初级职称正确率高于中高级职称,从专业上看,口腔外科医生正确率高于口腔内科和修复科医生。见表3。
表3 调查正确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新疆目前是中国AIDS高发区,患者人数排全国第4位。本次调查表明,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人员对AIDS的一般知识了解较多,对于HIV的传播途径基本了解,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从HIV病毒感染到艾滋病发病之前的很长时间内,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在此期间,绝大多数患者本人及周围同事并不知道其已染病,但这些患者仍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在不可能做HIV血清学普查的情况下,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防止该病传播的重要环节。据国际研究和临床经验,在艾滋病发病前1~4年内,大多数患者都会单独出现艾滋病初期口腔症状,表现为各种典型的口腔病损,这是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主要指征。鉴于艾滋病口腔表征是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关键症状,已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成立了艾滋病感染者口腔表征协作中心。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医院报道了在口腔门诊患者中检出HIV感染者。本调查结果显示,口腔医务人员对AIDS/HIV患者常见口腔表征有一定了解但并不全面。提示对口腔医务人员应该加强教育,提高对口内可疑病损的重视,以便对AIDS作出早期诊断[3-4]。
目前研究表明,HIV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HBV弱很多[5],然而口腔医务人员对HIV的危险性估计过高,在防护措施健全并在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情况下,对HBV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即能有效防护HIV,因此,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的危险性是很低的,但本调查结果反映,被调查者普遍存在对AIDS/HIV恐惧心理,这种恐惧会导致医务人员推诿甚至拒绝对AIDS/HIV患者的医疗服务,害怕因治疗AIDS/HIV患者而出现职业暴露。提示要加强对口腔医务人员有关AIDS知识的宣教。
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术者的面部不可避免地会有飞沫的污染。本调查表明,多数口腔医务人员未采取合适的感染控制措施,拥有护目镜和面具防护的仅仅在几家大医院和教学医院,而个体牙科诊所采取的抗感染控制措施非常薄弱,尚有一部分医生连手套也未配戴,因此,在今后要教育口腔医务人员正确认识职业暴露危险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显示,对口腔医务人员需要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使其充分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AIDS/HIV患者的口腔表征,有关部门要为口腔医务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口腔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职业暴露和医源性感染,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从而阻断AIDS/HIV的传播[6]。
[1]黄莺.毒品对口腔健康的损害与预防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11(2):38.
[2]陈玮,朱万孚,张孔来,等.山东省临床医务人员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调查[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62(2):19-21.
[3]Wright AA,Agbelusi AA.GroupⅡandⅢlesions in HIV positive Nige rians attending the General Hospital Lagos,Nigeria[J].Odontostomatal Trop,2005,28(112):19.
[4]陈文颖,李玉叶.HIV感染者/AIDS患者口腔念珠菌病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1,34(3):153.
[5]张孔来.艾滋病[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1-22.
[6]李存桂,冯伊平.基层医院口腔科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调查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