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城市居民如何看『民主』——环球舆情调查中心抽样调查

2012-12-23 09:56王渠
决策与信息 2012年1期
关键词:解体受访者苏联

文/王渠

近年来,“民主”这个词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为了解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的看法,环球舆情调查中心于2011年11月下旬在全国7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者认同“民主是好东西”,77.2%受访者认同“民主是大趋势”,近八成受访者认同“民主制度可以有不同的模式,美国式民主只是其中一种”。此外,近半数受访者认同“激进式的民主推进方式不利于国家发展”,60.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可能建设不同于西方的民主模式。

该中心本次调查以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访问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调查对象为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成都、西安、沈阳7个城市18岁以上的普通市民。调查为简单随机抽样,在95%的置信度下,允许抽样误差为3.09%。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09份。调查结果如下:

在回答“是否同意民主是好东西的说法”时,有87.2%的受访者表示赞同,4.9%的受访者不同意这种说法,另有7.8%的受访者选择“说不清”。对于“民主是大趋势”这一说法,77.2%的受访者同意,12%的受访者不同意,另有10.8%的受访者选择“说不清”。而在问及“你认为阿拉伯之春是否能带来中东的民主”时,41.7%受访者回答“不能”,15.9%的受访者给予肯定,另有42.4%的受访者选择“说不清”。在回答“是否同意苏联解体后的民主建设进程表明,激进式的民主推进方式不利于国家发展,也不利于民主制度建设”时,45.9%受访者表示认同,26.9%的受访者不认同,另有27.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杨光斌表示,中国民众对民主的看法趋同,这应该和中国近代历史有关。近代中国的革命处处都在呼喊民主,民主肯定是个好东西。从理论上讲,民主作为一个普世价值,中国民众基本都是接受的,也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个客观认识。但一涉及到具体问题,即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民主,无论是苏联解体还是阿拉伯之春,中国民众都显出务实的一面。一百多年的动荡历史给中国带来的痛苦太多,中国人大部分都不会接受激进式民主。

杨光斌说,中国和苏联最具可比性,苏联的民主改革是失败的。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家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曾在苏联解体后访问过俄罗斯,他表示,俄罗斯人对于这种灾难般的激进式民主记忆犹新。梅普轮流坐庄,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民主有些滑稽,但对于经历过动乱的俄罗斯人来说,他们格外珍惜现在的稳定,认为这种选举领导人的方式就是民主。

本次调查还显示,64.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国情,“完全可能或有可能”建设不同于西方的民主模式,有20.1%的受访者认为“没可能”,另有15.1%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而在回答“你认为中国这些年民主建设的基本态势是什么”时,60.1%受访者认为是“在逐渐进步”,约两成(18.9%)受访者认为“在原地踏步”。

张维为表示,总体看来,被调查对象对民主的认知具有一定水准,在认同民主是好东西的同时承认民主有不同形式,中国要走自己的民主创新之路,这是个很好的趋势,中国的民主之路也只能这样走。

猜你喜欢
解体受访者苏联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美空军又一退役气象卫星在轨解体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反思苏联解体的国际影响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