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昊
忆老师叶企孙
■虞 昊
今年1月13日是叶企孙师逝世35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约我写稿纪念叶企孙,主编对我说:“纪念叶企孙先生对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对我们和下一代人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深有同感。去年9月东直门中学举行开学典礼,特请叶铭汉院士和我参加,校长说:“去年我们创办‘叶企孙实验班’,以叶企孙教育思想改革教育界盛行的应试教育,学生收获极大,精神面貌大变,家长们欢欣鼓舞,以致周围中学出现了生源危机,家长们要我校扩招‘叶企孙实验班’,让其子女转学进来。”四中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名校,2010年夏也举起叶企孙这面旗帜进行改革,中科院、清华、北大等单位的院士和名师们立刻热烈支持,社会影响极大。2007年春,我路经湖南,宜章一中(邓中夏母校)邀我给高中生作报告,针对大家最苦恼的问题我介绍了叶企孙师的教育思想,竟被百余学生一层层围住,与我热烈探讨,返清华后学生们写信向我提出他们的改革创见。因此中科院学部联合办负责人唐廷友约我写《叶企孙》一书,我把读者对象选定为大、中学生,此书得以在清华百周年前几天迅速出版。CCTV柴静发表《而我却今天才道他的存在》激起网民极强烈反响。中央戏剧学院林琳受其影响创作了中国文艺界第一部歌颂科学家的话剧《叶企孙》,2010年12月7日起,他们自己筹款到清华和北师大义演,艺术地重现了清华百年中最重要的年代,即1926~1937年间最杰出的科技精英们在叶师故居北院七号的爱国活动,这样的爱国主义的艺术发人深思。
在有关叶师的著作中,《一代师表叶企孙》最有价值。1995年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物理学会、北大和清华联合举行“叶企孙铜像揭幕暨《一代师表叶企孙》首发仪式”,宣告这本书的出版,钱伟长代表编委会赠书给中央领导人、院士中的清华校友及海外华裔学者,引起中外科教界极大震惊:原来爱国大师叶企孙的长期“消失”是文革惨祸所致,他被残酷迫害致死。
1988年邓小平发表著名讲话,强调:“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于是1999年中央党政军最高领导决定:给23位科技专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解放后六十多年里最重大奖项!全球华人惊愕地发现:这批功臣的大多数是叶企孙培养的,还有几位则是其学生的弟子。为此《科学中国人》从2000年1月起连续用12期的篇首刊登笔者的长文《中国“两弹一星”鼻祖叶企孙院士》。同年9月出版的《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转载了笔者该文及《一代师表叶企孙》中长达58页的论述叶企孙教育思想及抗日事迹的全部内容和百余张珍贵历史照片,充分证明叶企孙教育思想是培养爱国精英最重要的精神宝库,叶企孙一生的实践表明他不愧被中外史学界誉为“中国科技大厦的总设计师”。年近百岁的顾毓琇评论:“此书可以传世”,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赫芝金奖荣获者戴振铎写信给笔者:“此书对今后祖国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的教育一定有很大影响。”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友会理事长陈健邦于2001年出版《挑灯人海外》,高度赞誉叶企孙的爱国业绩,指出:“叶企孙和清华物理系的升沉,启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创新,也需要复原。”并函笔者:“对先生之用心钦佩异常,历史公道,自在人心。”叶企孙的多次升沉,究其原因,使笔者不得不引用他的名言:“读史徒知事实,无补也。善读史者观已往之得失,谋将来之进步。”也就是从升沉的表面现象追查隐藏的原因,才能使清华重现三四十年代大出爱国精英的盛况,这是全国人民久盼的期望!在编写《一代师表叶企孙》时笔者深思:此书的价值何在?为何我们集体追思这样一位大师?回顾“文革”中旷古未闻的浩劫,终于得出思想认识的结晶,简而言之,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创造了文字并通过教育使人类不断发展。如果毁灭教育,人类就会毁灭!教育事业决定于教师,叶企孙是中国教师最好的表率!这使我回想到1995年李政道在美国获知清华党政领导要为叶师立铜像表示平反时立即用电传发来亲笔题词:“怀念叶企孙老师 万世师表 生李政道”。
著名爱国英雄吕正操上将在105岁时派他的儿子彤羽到我家,送一张他在病中阅读拙著《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第二版)的照片,并且传话说:他很怀念叶企孙和熊大缜,很想弄到《又是红叶满山》电视片,再看一看。他又说,任副总参谋长的熊光楷上将是熊大缜烈士的侄子,尚不知其叔父是中国贡献极大的爱国烈士,他要把手中这本书送给熊光楷,让他了解其叔父的爱国事迹。要我告诉清华师生,要继承叶企孙爱国品德,学习叶企孙教育思想,培养“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荣获者那样的爱国精英!
今年1月5日起彤羽不断打电话向我说,冀中抗日根据地要求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清华大学抗日英雄纪念园”,展示叶企孙、阎裕昌、熊大缜、汪德熙、葛庭燧、张瑞清、林风等人的形象和爱国事迹,使全国人民受到爱国主义教育。2月8日凌晨四点彤羽亲自开车率领保定的老干部、艺术创作人员到清华会见前党委书记贺美英,洽谈共建“清华抗日英雄纪念园”,决定由当地农民独立雕塑英雄像,并在一块大墙上用浮雕记述当年的爱国事迹。原来保定有一批雕塑家已创制白求恩雕像和他的事迹浮雕,因而该地区被誉为雕塑之乡。洽谈完成后,彤羽带领这些老人与我会晤,带走我编写的:《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第二版)》、《叶企孙》(2011年出版)和电视片《大师叶企孙》光盘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被遗忘的大师》、《最后的大师》等描述的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几乎都来自于这些材料,下面仅举几件。
第一,纪念园的第2号人物阎裕昌在吕正操回忆录中被誉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他英勇殉国的事迹在当地农民群众中流传甚广,闻者无不流泪。日寇俘虏他时见他穿着军装,就威逼周围农民检举他的身份,为了保护群众,他破口大骂,故意激怒日寇,使之大怒而割了他的舌头,他照旧痛骂不止,迫使日寇迅速把他活埋了!他原本是西南联大物理实验室管理员,在他准备捆行李时,得知熊大缜已去冀中抗日,创办技术研究社,叶先生告诉他,冀中抗日制地雷很需要技术指导,他听说后,立刻告别家人,奔赴技术研究社。他回想自己当年在清华是个被人瞧不起的听差,在梅校长家干伺候人的杂活,叶先生到清华创办物理系,见他爱学技术肯动脑经,请他去物理系,培养他学各种实验技术,见他工作出色,就打破学校常规,立刻把他提升为仪器保管员,在老清华职员与工人差别极大,他被破格晋升为职员,大大激发了有志气的工人努力学技术的积极性,影响之大被清华校史上称之为一次“小地震”。王淦昌曾回忆起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他有次忘了叶师教导学生要敬重工人的话,在匆忙中用清华人惯常的口气喊他“听差”,叶师听到后,立刻严厉地批评他,全系同学闻知后从此都敬重地称他“阎先生”。后来他和大儿子魁元染上肺病,当年对贫苦人说这是最危险的病,叶先生立刻把他送到西山疗养院,与邓颖超、葛庭燧等同住一院,由叶师自己出钱并长期给他父子俩吃牛奶等营养品,很快就使父子俩恢复了健康。叶师尊重所有人,平等相处,关爱亲如一家人,使物理系成为一种特别团结和谐的小社会,令其他单位羡慕,特别是清华园的工人们,无不对叶先生敬爱称颂。1935年叶师按规定学术休假去德国,物理系工人们依依不舍,竟集资买了花瓶送他作纪念。抗日战争爆发后,理学院不少职工参加支援冀中的抗日,有的甚至是独生子如张瑞清,父母也舍得他参加叶师组织的极端危险的抗日工作,从这里可见叶师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作用太巨大了。
第二,说一点熊大缜的情况。他是江西人,中学是在上海念的,所以与叶师类似同乡,不但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强,而且爱好体育、文艺等,是清华学生中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叶师指导他作毕业论文,他竟自筹资金作科研经费不花国家一分钱,发明了对抗战极为重要的高科技产品——红外照相底片,轰动一时,叶师特把他留在身边当助手,等待时机送他去德国进一步研究这项科技。当年他坚信叶师创办科学会时提出的“六戒”,决不参加政治空谈、专心学好科学救国,竟被误认为是不爱国的“书呆子”。“七七”抗战后,吕正操率一团东北战士脱离南逃的国军大部队北返保定一带抗日,迫切需要懂科技的知识分子,他派辅仁大学地下党员化学教师张珍招募,熊大缜正准备结婚,竟告别未婚妻和叶师找张珍参加抗日。张珍见他穿着西装革履,就问他你到农村吃得了苦吗?他立刻脱去西装甩掉皮鞋赤脚站到泥地上回答说:“你们穿什么、吃什么,我都能行!”到冀中根据地不久,他就得到战士们的一致赞赏,做出很多成绩,迅速被吕正操提升为最得力助手——供给部部长。这里叶师在天津组织了大批清华师生员工到冀中支援各方面科技也是很重要原因。特别是叶师大胆动员清华老校友中的国民党政府的官员和企业家,提供了不少军用器械、物资,使冀中军民运用科技,在华北平原创造了二次大战中的奇迹,以神奇的地雷战,打得日寇胆战心惊。晋察冀边区司令员聂帅于1939年初在河北省唐县大悲村约见熊大缜表扬他的工作,嘱咐他要尽力扩大技术研究社这支科技队伍,贺龙也派他的重要助手向熊大缜,吸取办技术研究社的经验。1939年5月在延安、重庆同时发行由聂荣臻署名的《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一书,引起国内外广泛好评与关注。但是钻入党内的卖国野心家康生之流竟派来锄奸队,不经聂帅和吕正操同意秘密逮捕来冀中抗日的百余名爱国知识分子,包括张珍等党员骨干和熊大缜等科技骨干,这件大冤案不久惊动了延安,派来党内重要干部复审,把绝大多数释放了,而熊仍被关押。在一次日寇扫荡时,押送者与熊争吵,竟要枪杀他,熊立刻激动地喊道:“抗日时期,枪弹是用来杀日本鬼子的,我们的技术社制枪弹太不容易,请你务必省下这颗子弹!改用石块砸死我吧!”就这样熊大缜忍着疼痛,平静不动地死在锄奸队的石块下!!摄制电视片《又是满山红叶》记述熊大缜烈士时,我们不忍心提及这个场景,太荒唐!太残忍!!
第三,说一点有关葛庭燧的事,他于1930年考入清华物理系,因患肺病,疗养两年,1937年才毕业,叶师推荐他到燕京大学读研究生,而叶师滞留天津,住在清华同学会,一边治伤寒病一边负责保管校产和支应师生赴昆明,叶师来往于平津,葛得以和钱伟长一起常会晤叶师。一天阎裕昌陪张瑞清到燕京找葛,说冀中抗日根据地希望他去那里熟悉一下情况,以便利用燕大这个美国教会学校的特殊地位,帮助供应抗日所需的军需品,张瑞清就作为他与冀中之间的联络员。葛只知阎已去吕正操的部队从事秘密抗日事,却不便问他,是谁派他做这件极机密的抗日工作,令他惊奇的是燕京校务长司图雷登和物理系主任班威廉竟知道他要去冀中,暗示他可以扮成牧师,并引荐他会见在保定郊外教堂里的美国牧师,不久张瑞清就陪他到了这个教堂,穿过保定郊外日寇封锁线,很快到达吕正操的司令部,在这里见到了熊大缜。过了几星期,张瑞清又陪着葛庭燧返回燕大,并且从此经常从他那里拿到危险的抗日军用品送往冀中。1939年初之后张瑞清不再来燕京,从此葛庭燧永远无法与冀中根据地联系。1992年1月8日阎魁元把张瑞清带到我家详细回忆1938年他作为叶师的秘密联络员穿梭于平津和冀中根据地之间,进行抗日活动的情况,我特地让清华校史负责人到现场录音,保存下这个极珍贵的抗日史料,张瑞清说:“当年叶师叮嘱我,千万不可告诉任何人,这涉及一大批抗日师生的安全。”校庆前一天,葛庭燧师来校准备参加次日举行的“叶企孙奖”颁奖会,我约张瑞清、阎魁元兄弟与葛庭燧会面,葛到此时才把53年前不解之谜解开了,原来1938年他的那段抗日经历的幕后指挥者就是自己一生最崇敬的恩师叶企孙。第二天的颁奖会上,物理系几十年没有见面的老同学们第一次欢聚在一起,许多人已成为世界闻名的院士,如赵忠尧、傅承义、彭桓武、钱伟长、王大珩、葛庭燧、马大猷等还有叶师的好友中国科大的副校长钱临照等人,当葛庭燧在会场上回忆53年前他去冀中抗日根据地的经历并介绍年届八旬的老工人张瑞清这位协助叶师抗日的秘密联络员与大家见面时全场沸腾了,热烈鼓掌。被长期诬骂为反革命特务的叶企孙竟是抗日时期最激动人心的冀中地雷战的最重要功臣!尚活下来的证人:张瑞清、林风及阎裕昌烈士的儿子们都到场了。坐在主席台上的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亲见彻底扭转抗日历史真伪的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坐不住了,立刻站起来表态说:“叶先生的爱国一生,时刻关心他人,追求理想,是老一辈的杰出代表,我们今后办学要学习他这种办事业,追求真理的精神,发扬老物理系的好传统……”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