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产党员的信仰

2012-12-22 15:04张书林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2年5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共产党员信仰

●张书林

论共产党员的信仰

●张书林

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其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强烈信奉热爱崇敬之情。在一些党员中,信仰模糊、信仰淡化、信仰动摇、信仰缺失、信仰异化、信仰危机等各种程度不同的问题,都始终存在着。要从时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全力做好信仰的日常维护工作、注重在实践中锤炼信仰以及抓好对党员的信仰教育等视角入手,科学设计、整体谋划党员坚守信仰的基本路径。

共产党员;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共产党员的信仰问题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筹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始,就一直被广泛关注的问题。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成为中共党员信仰的主旋律,并一直延续到91年后的今天。不过,在当今中国急剧的社会变革和转型期,共产党员的信仰问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是多重危机。在此情况下,要真正成为合格的党员、要使自己的党员身份与角色定位名副其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都要始终坚守崇高的、正确的信仰。

一、共产党员信仰的基本内涵

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党员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的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无比热爱崇敬之情,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高度笃信,是用以指导党员努力为推进党的伟大工程服务、为实现党的伟大事业作贡献的精神旗帜与理念指南。从内容体系上看,共产党员应坚守的信仰实际上就是两个基本面:一是要矢志不移地坚守马克思主义,二是要矢志不移地坚守共产主义。

(一)要矢志不移地坚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91年来一直坚持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形态,是我们党已经坚持并将继续坚持下去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91年来,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并在这个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从理论的逻辑、实践的逻辑和价值的逻辑视角综合看来,马克思主义能够作为共产党员的基本信仰,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能够为推进党的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其基本原理能够普遍适用于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所有方面和层面。(2)严谨性。马克思主义本身在理论逻辑上能够自圆其说,道理上能够解释得通,在指导实践上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3)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在保持在一定实践条件、客观形势、社会背景下的相对稳定性的同时,还注意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发展变革,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做到与时俱进。(4)包容性。马克思主义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它既坚持自己的核心内核,但同时又不完全排斥其他的意识形态,还注重吸收其他意识形态中有用的东西。(5)价值性。理论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其价值性,没有价值的理论体系是无法立足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于指导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要矢志不移地坚守共产主义。党章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员坚守信仰,就要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必须矢志不移地坚守共产主义。

对共产党员来讲,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制度、伟大的社会运动,更应是最终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信念追求,是作为一个合格共产党员应有的坚定信仰。共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要牢牢把握以下两点:第一,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累积,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厚实准备。第二,坚定共产主义崇高信仰必须与做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作相结合,把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阶段共同理想与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有机统一起来。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理想,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而最高纲领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实现的,必须在实现每一阶段的最低纲领的基础上逐步累积达到。我们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广大党员当前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仰、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二、共产党员坚守信仰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员的命脉和灵魂,共产党员不坚守这一信仰就没有了精神动力和精神脊梁,丧失了共产党员最基本的特性与品质,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党已经拥有8000万党员,绝大多数党员的信仰是坚定的。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党员中,始终存在着各种程度不同的问题,必须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在理论上加强深入研究、在实践中进行有效防范。

(一)信仰模糊。一些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朦朦胧胧、模糊不清。比如,说不清马克思主义是怎么回事,对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一知半解;对共产主义缺乏基本的理性认识,要么武断地认为共产主义是空想的、遥遥无期的,要么认为共产主义只是一种思潮、毫无实践价值。一些党员在信仰上出现了这样的模糊状态,是因为他们理论上不清醒、理论水平低下而又忽视学习,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掌握得不系统、不到位。所以,信仰模糊的问题只要下功夫是可防可治的。

(二)信仰淡化。一些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热情度降低,曾经浓烈的信仰在时间考验、利益考验、外界不良刺激的考验下被逐渐冲淡。一些党员没有一鼓作气地把自己的信仰坚持下来,而是或由于时间的流逝自以为看透某些东西、或由于自己利益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或由于受到党内腐败分子及其他消极负面因素的影响,逐渐淡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三)信仰动摇。由于受到一些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一些党员在信仰问题上产生了左右摇摆,对坚持不懈的、正确的信仰产生了疑问,在要不要继续坚守信仰上陷入了不知何去何从的境地。党员信仰的动摇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通常都是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因此,对党员的信仰动摇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和警惕,尤其是在重大社会变革时期更应深刻洞察、严防死守。

(四)信仰缺失。信仰缺失就是指党员丧失了正确的信仰,陷入了实质层面的无信仰状态。信仰缺失表明党员在精神上陷入了空虚空洞,丧失了精神支柱或压根就没有树立起精神支柱,没有理想、没有奋斗目标、没有所信奉的价值观。党员信仰的缺失带来的直接危害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信仰缺失不是一个小问题,它关系到党员基本人格的塑造和完全理性的建构,关系到党员行为、行事、行权的正确模式的确立,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五)信仰异化。所谓信仰异化就是党员的信仰偏离其应有的正确轨道,放任其误入歧途并对之泰然处之的状态。一些党员由于种种原因,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从怀疑动摇开始,最后完全抛弃了自己的正确信仰,并对一些错误的或不能涉足的信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显性或隐性地成为某些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追随者和推崇者,事实上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异化。

(六)信仰危机。从狭义上讲,信仰危机是各种信仰性问题不断累积发展形成的最为严重的信仰危困局面。它通常是指党所确立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等在内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对一些党员已经完全失去了效力,党员对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了全面的怀疑和彻底的动摇。比起其他危机来,党员的信仰危机更具有根本性和本源性,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其他危机。因此,我们必须对之提高思想认识,密切监控党员中出现的信仰危机苗头,采取果断措施有效防控信仰危机局面的形成及蔓延。

三、共产党员坚守信仰的路径选择

坚守信仰是共产党员的党性底线和伦理底线,对党员自己和我们党来讲都是关乎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从治理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各种信仰性问题入手,科学设计、整体谋划党员坚守信仰的基本路径。

(一)时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坚定的信仰首先来自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保持党员信仰上的坚定,就要首先使他们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为此,就必须做到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以切实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这就要引导广大党员努力做到“四个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科学态度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结合实际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自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我国以来,我们党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注重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党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通过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帮助广大党员自觉认识到自己的思想错误和理论差距,自觉克服头脑中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向党的正确思想理论看齐,从而达到改造主观世界的效果。

(二)全力做好信仰的日常维护工作。做好信仰的日常维护,主要是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及时进行信仰自省。每一个党员每天睡觉之前都应该好好地反省一下:“我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奉动摇了吗?我今天做的所有事情有没有违背信仰?我坚守信仰的过程是不是出于强烈的心理愿望?”在反省的基础上,对照信仰更为坚定的先进党员努力找出自己存在的差距,从而在“见贤思齐”中不断升华信仰。二是及时扫除信仰灰尘。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国家生活和党内生活中,每一个党员在信仰上都会直接或间接受到各种灰尘和不良细菌的侵蚀,都会经常性地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诸多挑战的侵蚀。在这种情况下,不及时发现、及时清除灰尘和细菌,不以顽强的毅力和超强的免疫力去抵御诱惑,就很可能在信仰上迷失方向。

(三)注重在实践中锤炼信仰。坚定的信仰需要在实践中锤炼,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第一,要在服务人民群众实践中锤炼信仰。信仰问题说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党员锤炼信仰就必须自觉坚持群众立场、观点、方法,在工作实践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兢兢业业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踏踏实实地为周围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第二,要在推进理论创新实践中锤炼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不断与时俱进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持续的理论创新。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在实践中进行和展开的,所以,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和不断得到锤炼。第三,要在开展调查研究实践中锤炼信仰。党员坚定信仰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将对信仰的坚定建构在真实的客观现实之上,并根据现实变化进行及时灵活的自我调节,以保持信仰的理性弹力和相对适应性。

(四)抓好对党员的信仰教育。保持党员的崇高信仰,既是党员个人的事情,更是全党的事情;既需要党员的个人自觉努力,也需要党组织的教育关怀。这就提出了一个对党员进行信仰教育的问题,其侧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教育党员把控信仰的内容。党员信仰的主体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这一点必须通过反复教育让每一个党员搞清弄懂。第二,教育党员高扬信仰的旗帜。教育党员无论在任何情况、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态势下都要高扬信仰的旗帜,坚定正确的信仰精髓不动摇,以信仰的强大内驱力助推党的伟大历史使命的实现。第三,教育党员保持信仰的坚定。信仰的价值判断逻辑在于其坚定性,动摇不定的信仰是无价值的,也是危险的。进行信仰教育,要深刻教育党员以史为鉴,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定信仰的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党情、国情、世情的发展变化,努力建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信仰坚定性的理念、内容、方式与途径。第四,教育党员洞察信仰的实质。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党员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逻辑起点。建构了基于信仰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党员才能自觉站在党的立场上、群众的立场上、时代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才能自觉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判断分析问题。

D263

A

1009-928X(2012)05-0009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

■责任编辑:晏蔚青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共产党员信仰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