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纸”的大梦想——《城市信报》的暗访报道之路

2012-12-22 14:15文/寇
中国记者 2012年5期
关键词:信报卧底都市报

□ 文/寇 峰

(作者是《城市信报》记者)

本栏编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2009年5月18日,《城市信报》编辑部从炎热的济南搬到了清爽的海滨城市青岛。作为《半岛都市报》的一个“小兄弟”,报业竞争的一堵防火墙,《城市信报》一开始的定位,就让这张小报纸走进了极端的“夹缝”。

按照要求,《城市信报》与《半岛都市报》合并发行,新闻选题须完全“区别化”。也就是说,在信息源本就了了的二线城市青岛,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半岛都市报》有的,《城市信报》就不能碰,这绝对让人纠结。但正是这个“夹缝”,让《城市信报》“无心插柳柳成荫”。

狭小的新闻空间,让《城市信报》的领导班子“压力山大”。但压力,也成为报纸往深度、专度、温度深潜的一种动力。

以信立报

从第一期头版开始,《城市信报》就找到了立报之本——值得信赖。破茧而出的《城市信报》,在短短的一个月后,就蜕去稚嫩的外衣,换上了战士的铁袍。6月29日,《城市信报》推出“信报暗访组”系列新闻报道,新尚快餐、彤德莱火锅等后厨见诸报端。记者以亲身经历 、暗访揭秘、内线追踪、读者报料等原生态方式,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一线直击,为市民揭示一些行业不为人知的内幕。

“一箭穿心”后,读者称快,快马加鞭时,万箭齐发。

耐克代工厂、海底捞、房地产销售、汽车4S店……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就是我们最关心最专注的领域。为了解华丽的外表下的真实,《城市信报》的记者们一次次深入这些领域的核心工序中,探究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3年时间内,《城市信报》暗访触角涉及饮食业、建材业、车饰业、保险业、美容美甲业、化妆品、干洗业、医药业、救助站……探访的领域,也走出青岛,遍及山东 ,并延伸至其他省份:赴甘肃揭秘乞丐村,在德州调查假冒洗涤用品,淄博探访瓷砖销售内幕,河北卧底某知名食品企业、临沂暗访玩具小作坊、卧底海南游、贵州揭秘某知名酒企……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全年就有近200篇、500多个版面。

冷暖自知

暗访的道路何其艰险,又何其曲折,只有《城市信报》自己知道。

记者暗访丹香,拍照被发现,不得不现场删除,而证据已经被及时发回报社;记者暗访糖海参,在打工取证后,因为设备故障,所取证据消失,只能立即返回重新取证;卧底海底捞,记者每天晚上11点多下班,仍要将录音、录像等整理下载;记者卧底好丽友,经过前后三次、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月的面试,最终分别以第一、第二的成绩被录取。

曾经暗访学生配餐公司的记者 ,暗访结束后累得一整天不吃不喝;记者暗访一家面包厂时,被安排打扫厕所,其大学生的身份竟然成为公司的笑柄,身体上的劳累尚且能忍,精神上的羞辱着实让记者倍感压抑,但是为了揭露真相,记者心中只有两个字——坚持。

对记者而言,每一次暗访,都是一场战争,一场为揭露真相为新闻理想而奔命的战争。但是作为一份报纸,只有艰辛磨练出铁肩,才能有望担得起道义。

民心所向

《城市信报》的暗访之路,如今已经成为报业一种新的生态,当人们对它重新审视时,褒贬不一的观点,正是对新生事物诞生的最佳解读。

“它是神枪手,每一篇稿子消灭一家连锁饭店;它是特工队,每一个卧底都搞来一个厨房里的内幕……”这是网络上盛行的对《城市信报》的描述。甚至有网友戏言,“人类阻止不了的海底捞,《城市信报》阻止了。”

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城市信报》未曾阻止过海底捞,而是将料包勾兑的真相告之,将消费者与海底捞的距离拉近,将顾客与商家的隔阂去除,这无疑是餐饮业发展中的进步,是一个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进步。

真正无法阻止的,不是一份报纸,而是民心所向,是渴望了解真相的纯朴的愿望。

在暗访的道路上,摸着石头过河的日子里,不仅读者产生过质疑,就连《城市信报》的记者也曾茫然不知所措,记者们一起探讨新闻价值取向,探讨暗访之路的风险,探讨新闻报道的意义,探讨未来道路的方向。

猜你喜欢
信报卧底都市报
诱捕卧底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卧底机器人
谁是卧底“真好玩”
谁是卧底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梁振英给媒体发律师信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