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济川,曹 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4)
REDD+对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盛济川,曹 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4)
将REDD+引入到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中,使用世界技术变化混合模型 (WITCH)探讨在不同排放情景下,REDD+对于世界和中国减排成本以及CO2排放量的影响。通过SWOT分析,识别出中国实施REDD+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讨论中国应对REDD+的气候变化政策选择。研究表明,REDD+会促使中国可以更多地进口碳排放许可证替代国内工业减排,从而有效降低中国的减排成本。中国实施REDD+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因此中国应积极参与到REDD+的制定和谈判中,提前布局以从中获取最大收益。
气候变化;REDD+;情景;WITCH模型;SWOT分析
由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而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变暖的第二大主因,其总量已占到由人为因素导致碳排放总量的12%~20%。在热带森林国家,森林面积以每年1300万公顷的速度在不断减少。基于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2007年巴厘岛会议上引入了减少砍伐和退化造成的排放 (REDD)机制,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森林砍伐、减缓森林退化。2008年9月,支持减少砍伐和退化造成的排放以及可持续森林经营增加碳汇(REDD+)机制的UN-REDD项目建立,REDD+标志着一个更强有力的承诺,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共同利益以及平等地对待碳存储和人类的生计。REDD+是REDD的扩展版本,巴厘岛路线图将其定义为:采取各种政策方法和积极的激励措施,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砍伐和森林退化,同时还包括森林保护、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以及增加森林碳汇[1-5]。
REDD+提出时间虽然相对较晚,但已成为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6-7]。在传统的能源-经济-气候模型中,对于气候变化政策的评估较少有涉及REDD+的研究。FEEM(Fondazione Eni Enrico Mattei)的Bosetti[8-11]等人在传统基础上建立了世界技术变化混合 (WITCH)模型,可以实现在不同情景下,对全球和区域不同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的影响进行评估,以实现气候变化政策的最佳均衡。本文的研究,是通过将REDD+引入到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中,使用WITCH讨论在不同情景下REDD+对世界和中国减排成本以及CO2排放量的影响。并通过SWOT分析,识别出中国实施REDD+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讨论中国应对REDD+的气候变化政策选择。
WITCH模型是一种动态最优增长一般均衡模型,同时具有“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结构。
图1 三种情景下全球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造成的CO2排放量 (a);535ppm情景下全球有无REDD+的CO2排放量(b)
图1a显示了到21世纪末,在基准情景以及在REDD+实施的535ppm和640ppm情景下,由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造成的CO2排放量。人为土地用途的改变以及毁林行为,改变了原有CO2排放量与生态系统对于CO2的吸收量之间的平衡。在2010年全球因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造成的CO2排放量约为49.2亿吨 (CO2e),如果不采取任何减排措施 (即基准情景),到2050年全球因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造成的CO2排放量将减少到11.9亿吨 (CO2e),此后一直持续至2100年。如采取较为温和的减排政策,即将温室气体浓度目标设为640ppm(CO2e),实施REDD+将会使得2080年前因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造成的CO2排放量将迅速下降至-7.2亿吨 (CO2e),此后将一直维持这一排放量;如采取较为激进的减排政策,将温室气体浓度目标设为535ppm(CO2e),实施REDD+将会使得2050年前因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造成的CO2排放量将迅速下降至-7.2亿吨 (CO2e),之后将一直维持这一排放量。出现负值是由于REDD+通过激励促使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行为并增加林地面积,使得CO2排放量不断减少,甚至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使得生态系统对于CO2的吸收量超过了排放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REDD+的推行可有效地减少CO2的排放量,同时通过生物量的形式将CO2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以535ppm情景为例,分别比较在有无REDD+条件下CO2的排放量,具体如图1(a)所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535ppm情景下,如缺乏REDD+,那么到2100年CO2的排放量将从2010年的49.2亿吨减少到2100年的11.9亿吨;而在REDD+的实施将会使 CO2的排放量减少至-7.2亿吨。二者相差29.1亿吨,由此可见REDD+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巨大作用,因而REDD+是当前和21世纪内,在技术上将是减缓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图2 535ppm情景下有无REDD+的全球GDP损失(a)和消费损失(b)
在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过程中,REDD+可以有效降低因减排带来的GDP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以535ppm情景为例,分别计算在有无REDD +的情况下减排的GDP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具体分别如图2(a)和(b)所示。在不考虑贴现的前提下,到2100年实施REDD+将使减排的GDP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分别减少5.91万亿美元和4.97万亿美元。REDD+相比工业减排,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全球减排的目标,因而REDD+不仅在技术上,在经济上也将是未来减排的重要措施。
REDD+也会使得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价格显著下降,同样以535ppm情景为例,分别计算在有无REDD+的情况下国际排放许可证价格,具体如图3所示。到2100年,实施REDD+将使国际排放许可证价格从1327美元/吨下降为990美元/吨。REDD+的实施可降低国际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价格,因而各缔约方可通过采用REDD+来替代工业减排,降低减排成本。
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将减排目标设定为535ppm(CO2e)还是640ppm(CO2e),中国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而REDD+的实施也将同样会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巴西、印尼等热带雨林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低毁林率的国家,中国的毁林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所造成的。而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最多的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中国森林覆盖率已由8.6%增加到18.21%,人工林面积达到8亿亩,居世界第一位。在世界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情况下,中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图3 535ppm情景下有无REDD+的世界排放许可证价格
图4(a)显示了到21世纪末,在基准情景以及在REDD+实施的535ppm和640ppm情景下,中国由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造成的CO2排放量。在三种情景下,因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造成的CO2排放量都是相同的。同时,由于中国的人工造林面积世界第一,因此中国生态系统对于CO2的吸收量远远超过了排放量,使得净排放量表现为负值。与此类似,由于中国的低毁林率和高造林率使得REDD+的实施对于中国碳强度的影响很小,以535ppm情景为例,2010—2100年中国有无REDD+的碳强度曲线几乎完全重合 (图4(b)所示)。因此,REDD+在技术上对中国减缓气候变化影响不大,无论REDD+实施与否,植树造林都将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中国每年的造林面积都在500万公顷以上,这种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为世界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REDD+虽在技术上无法帮助中国减少CO2排放量,但是却可有效降低减排成本。以535ppm情景为例,在不考虑贴现的前提下,到2100年实施REDD+将使中国减排的GDP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分别减少1.13万亿美元和1.06万亿美元。正是由于REDD+相比工业减排具有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因此REDD+在经济上将是中国实施减排的首选措施之一,中国可通过实施REDD+替代直接减排,降低减排成本。
由于相比工业减排减排成本低,REDD+的实施会降低国际碳排放许可证价格,因而进口碳排放许可证相比工业减排变得更经济,这会促使中国更多的进口碳排放许可证,降低减排成本。以535ppm为例,到2100年中国如实施REDD+将需要净进口12.7亿吨CO2排放量,比不实施REDD +增加了3.4亿吨。因此,REDD+实施对中国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会促使中国进口更多的碳排放许可证来代替国内的工业减排。
建国以来,中国农药工业经过艰苦拼搏,开拓进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了初创、调整、发展三个阶段,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改制、改革,不断创新,经济实力增长迅速,行业内不断涌现出新经验、新成果。尤其是近二十年,中国农药工业突飞猛进,取得持续长足的进步,已形成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科研创新开发和原料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农用化学品工业体系,为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和国家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2005年REDD+在蒙特利尔会议上首次提出以来,REDD+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REDD+的谈判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对REDD+的影响和后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帮助决策者明确REDD+在何种情况下以及多大程度上具有适用性。以下将根据中国实施REDD+的实际进行SWOT分析,从而使得中国更深入地理解和有效利用REDD+,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图4 三种情景下中国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造成的CO2排放量 (a);535ppm情景下中国有无REDD+的碳强度(b)
图5 535ppm情景下有无REDD+的中国GDP损失(a)和消费损失(b)
图6 535ppm情景下有无REDD+的中国净进口排放许可证数量
(1)REDD+可以降低减排的成本。REDD+相对于直接的工业减排而言,投资更少、成本更低,因此REDD+可以帮助中国大大降低减排的成本,以535ppm为例,到2100年实施REDD+比不实施将使中国减排的GDP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分别减少1.13万亿美元和1.06万亿美元。同时,REDD+的实施可以降低国际碳排放许可证价格,使得中国可以更多地进口碳排放量,减小对于工业减排的压力。
(2)REDD+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13-15]。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不仅分布在巴西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在菲律宾、印度、中国以及西非、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中的森林里,都生存着严重濒危的物种。这些森林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是成千上万种濒危动物和植物最后的避难所。REDD+的实施可以帮助中国更有效地保护森林,从而也保护了森林里的生物多样性。
(3)REDD+有助于减贫,提高原住民的生活水平[16-17]。REDD+的收益可以为生活在森林地区的原住民提供稳定而有保证的收入,因而可以帮助中国贫困地区的人们提高生活水平,降低中国林区的贫困率。
(1)REDD+无法帮助中国进一步减排。虽然REDD+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大量地减少CO2排放量,但对于中国而言却并非如此。中国是个低毁林率国家,同时人工造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因而无论REDD+实施与否,中国因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造成的CO2排放量都是不变的,REDD+无法直接地帮助中国减少CO2排放量。
(2)REDD+的实施会产生许多机会成本。REDD+实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中国木材加工业以及相关下游产业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减少,而这些行业的萎缩又会反过来限制服务业的增长,其结果可能会进一步制约区域经济的增长。而这又会导致税收收入的减少,使得政府不愿在REDD +项目地区投资,使得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落后,而长期的不发达又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一个最好的例子是REDD+的实施使得印尼廖内省的造纸和纸浆工业在2006年的损失超过50亿美元[18]。而且印尼林业部门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有近310万人从事着与林业相关的行业[19]。
(3)REDD+的实施有可能会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动。政府会鼓励人们前往边疆地区定居,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同时减轻其他地区的人口压力,并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众所周知,农村发展项目可以驱使更多的移民前往这些地区[20]。而REDD+实施后将不利于中国边疆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会使得农民将会向城市集中。而这将进一步削弱中国对于人口稀少农村地区的投资,使得中国实施REDD+的地区缺乏经济活力,不利于边疆地区的管理。
(1)REDD+正被更多的国家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REDD+在REDD的基础上增加了造林和可持续性森林管理活动,因而热带森林国家越来越将其视为林业发展的首要途径,并成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16]。与工业减排相比,REDD更易于被附件一和非附件一国家所接受。尽管REDD机制仍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准备实施REDD机制。例如,已有37个发展中国家加入到支持国家REDD战略的世界银行森林碳伙伴基金 (FCPF)之中,这表明这所有的37个国家都已制定了就绪准备规划(R-PP)。
(2)REDD+可从过去类似机制中吸取经验。过去有大量关于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帮助发展和保护的项目经验,因此REDD+可以吸取过去类似的项目经验。例如,在REDD+支付策略制定过程中,可以基于过去环境服务付费(PES)制度的经验,REDD+的成本效益分析就可以采用PES的基本原则。
(1)REDD+与国家主权间的冲突。参与到REDD+中就意味着对土地用途的长期限制,这涉及一国根据自己需要管理土地的主权问题,因此成功实现REDD+的关键在于一国在多大程度上愿意让渡本国的主权。为了消除对未来发展权和国家主权的担忧,一些人建议将碳租赁作为一项临时措施,即发达国家通过租赁的形式从发展中国家获取碳额度[21]。
(2)REDD+的技术难题。首先,任何碳存储的持久性难以保证[22]。森林火灾、退化或伐木都会使减少大气碳排放的收益减少。持久性的问题可以通过贴现森林中存储的碳量从而计算损失量[23],或者用部分碳收益建立基金以弥补非持久性[24]。其次,REDD+建立的关键是需要一个检测、报告和核查系统 (MRV)。包括森林卫星地图、评估森林退化的遥感技术、区域森林发展测量技术等在内的各种技术正互相结合并已获得可靠的碳储量估计值。但由于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各异,这些技术还无法在所有国家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已经开始能力建设以建立MRV系统。最后,对于森林的碳核算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在国家层面才可以实现。缺乏可信的计算将使REDD+无法实现。若干年前,碳计量的错误率可以达到50%[25],而今天由于技术的进步,错误率已大幅下降[26]。
(3)REDD+可能会对碳交易市场价格产生冲击。大量的REDD+额度在碳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有可能会大幅降低碳价格并使市场崩溃。一些人认为如果REDD+可以交易并进入欧洲交易系统交易,大量的供应会冲击市场。如果碳排放价格下降得过低,将无法对工业化国家减排的努力产生激励[27]。
通过对中国实施REDD+的SWOT分析可以发现:①中国实施REDD+优势与劣势并存,但优势远大于劣势。REDD+虽不能帮助中国进一步减排,并造成一些机会成本和增加管理上的困难,但却可降低减排成本,还有助于生物多样性和减贫目标的实现,因而劣势带来的成本远低于收益。②中国实施REDD+机遇和挑战并存,但长远而言机遇远多于挑战。一旦REDD+通过谈判使得各缔约方达成一致协议,并像CDM项目一样得到有效执行,那么未来全球REDD+项目的市场将是广阔的。因此,REDD+对中国而言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中国应采取优势-机会 (SO)战略(即增长型战略),积极参与到REDD+的国际谈判中,掌握REDD+制定的话语权,利用自身内部优势撬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充分结合发挥出来。
假如后京都议定书不能阻止森林的砍伐,那么全球气候变化目标将几乎无法实现。而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经济成本将远远高于现在所需要付出的代价。REDD+的实施可以为愿意且能够减少因砍伐造成的排放的国家提供财政补偿,有助于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使用情景分析模型,研究了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 535ppm (CO2e)和640ppm(CO2e)时,REDD+对于全球和中国减排的影响。
研究结果证实REDD+的实施可有效减少全球因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造成的CO2排放量,并降低减排成本,因而REDD+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将是全球减缓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同时该机制也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价格,因而REDD+相比工业减排的成本更低,可用于替代工业减排。具体对中国而言,REDD+在技术上虽不能进一步减排,但却可降低中国的减排成本,因此在经济上是中国实施减排的首选措施之一。同时REDD+的实施还会促使中国更多地进口碳排放许可证替代工业减排,降低减排成本。
通过SWOT分析发现,REDD+对中国而言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CDM的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少数排放率高且拥有很强能力的发展中大国将获益最多,超过90%的CDM收益仅仅进入了巴西、中国、印度和韩国等4个发展中国家[28]。预计REDD+也会如此,REDD+将在2012年后成为气候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应积极参与到REDD+的制定和谈判中,提早布局以从REDD+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1]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Key Findings of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10[R].Rome: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2010.
[2]Bonan G.B.Forests and Climate Change:Forcings,Feedbacks,and the Climate Benefits of Forests[J].Science,2008,320(5882): 1444.
[3]Sala O.E.et al.Global biodiversity scenarios for the year 2100[J].Science,2000,287:1770-1774.
[4]Houghton R.A.Carbon Flux to the Atmosphere from Land-use Changes:1850—2005[R].Oak Ridge,Tenn.,U.S.A: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U.S.Department of Energy,2008.
[5]Rosendal G.K.,S.Andresen.Institutional design for improved forest governance through REDD:Lessons from the 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J].Ecological Economics,2011,70(11):1908-1915.
[6]Karsenty A.,S.Ongolo.Can“fragile states”decide to reduce their deforestation?The inappropriate use of the theory of incentives with respect to the REDD mechanism[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11,doi:10.1016/j.forpol.2011.05.006.
[7]Bosetti V.,C.Carraro R.Duval et al.What should we expect from innovation?A model-based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and mitigation cost implications of climate-related R&D[J].Energy Economics,2011,doi:10.1016/j.eneco.2011.02.010.
[8]Bosetti V.,C.Carraro,M.Galeotti et al.WITCH:A World Induced Technical Change Hybrid Model[J].?Energy Journal,Special Issue.Hybrid Modeling of Energy-Environment Policies:Reconciling Bottom-up and Top-down,2006,13-38.
[9]Bosetti V.,C.Carraro,E.Massetti et al.International energy R&D spillovers and the economics of greenhouse gas atmospheric stabilization[J]?Energy Economics,2008,30:2912-2929.
[10]Bosetti,V.,M.Tavoni.Uncertain R&D,backstop technology and GHGs stabilization[J].?Energy Economics,?2009,31:S18-S26.
[11]Newell,R.,D.Hall.U.S.Climate Mitig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Stabilization[R].Washington,DC:Resources for the Future,2007.
[12]Busch J.,F.Godoy,W.R.Turner et al.Biodiversity co-benefits of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under alternative reference levels and levels of finance[J].Conservation Letters,2010,doi:10.1111/j.17552 63X.2010.00150.x.
[13]Gullison R.E.,P.C.Frumhoff,J.G.Canadell et al.Tropical forests and climate policy[J].Science,2007,316:985-986.
[14]Venter O.,W.F.Laurance,T.Iwamura et al.Harnessing carbon payments to protect biodiversity[J].Science,2009,326:1368.
[15]Campbell,B.Beyond Copenhagen:REDD+,agriculture,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poverty[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9,19:397-399.
[16]Miles L.,V.Kapos.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global land use implications[J].Science,2008,320:1454-1555.
[17]World Growth.Forestry and the poor:How forestry reduces poverty[R],World Growth,2009.
[18]Karyaatmadja B.,et al.Indonesia's Forestry Long Term Development Plan 2006—2025[R].The Ministry of Forestry of Indonesia,2006.
[19]Fearnside P.M.The roles and movements of actors in the deforestation of Brazilian Amazonia[J].Ecology and Society,2008,13: 23.
[20]Laurance W.F.A new initiative to use carbon trading for tropical forest conservation[J].Biotropica,2007,39:20-24.
[21]Dutschke M.,A.Angelsen.How do we ensure permanence and assign liability?[A].Angelsen,A.Moving Ahead with REDD.Issues,Options and Implications[C.Bogor,Indonesia:CIFOR,2008,77-86.
[22]Fry I.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opportunities and pitfalls in developing a new legal regime[J].Review of European Community&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2008,17,166-182.
[23]Streck C.Financing REDD.A Review of Selected Policy Proposals[R].Climate Focus,Amsterdam,2009.
[24]Chen W.,J.Chen,J.Liu et al.Approaches for reducing uncertainties in regional forest carbon[J].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2000,14:827-838.
[25]Eliasch J.Eliasch Review:Climate Change:Financing Global Forests[R].Office of the Prime Minister,London,2008.
[26]Karousakis,K.Incentives to Reduce GH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Lessons Learned from Costa Rica and Mexico[R].OECD,Paris,2007.
[27]Czebiniak R.REDD的前景与风险[EB/OL.科学与发展网络.2009-07-08.
The Impact of REDD+Mechanism on Mitigating the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Sheng Jichuan,Cao Jie
(China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
The REDD+mechanism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olicy analysis for mitigation climate change.In different emission scenarios,the impacts on China's abatement cost and emissions of CO2which are caused by REDD+mechanism have been analyzed by using WITCH(World Induced Technical Change Hybrid)Model.The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REDD+ mechanism in China are identified by SWOT analysis.The policy options of China'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re discussed.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REDD+mechanism will encourage China to import more carbon emission permits instead of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omestic industries,thu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emission cost of China.The strengths and opportunities of implementation of REDD+ mechanism in China are more than weaknesses and challenges.Therefore,China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esigns and negotiations of REDD+mechanism to make early preparations and obtain maximum benefits.
Climate change;REDD+;Scenario;WITCH model;SWOT analysis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资助 (SK20110124)。
2012-04-09
盛济川 (1984-),男,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低碳技术创新与管理。
X32
A
(责任编辑 胡琼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