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记者
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绍兴市下属的三家县市报并入了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县市报该如何发展?浙报集团提出了坚持市场化方向,“向都市报学习”的思路,县市报守住本地县域市场,深度挖掘地域新闻,凭借贴近的优势,走出了区域综合性报纸的道路。
《诸暨日报》创刊于1955年,1980年复刊,在县市报里有较长的历史。《诸暨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钱卫星也是中国县市报研究会会长,县市报研究会目前在全国有48家会员单位。
《诸暨日报》为8个版的彩色大报,发行量4万份,2011年广告收入2700万。钱卫星介绍,诸暨虽然属于绍兴市,但在文化上与绍兴有很大差异,经济流向不一致,诸暨与广州、上海、宁波的经济交流多,跟绍兴仅是政治联系,本地百姓不认同绍兴文化,绍兴媒体在诸暨也没什么广告。据浙报集团请调查公司的调查,《诸暨日报》的阅读率、影响力在本地连续三年第一。
诸暨市常住人口106万,当地文化教育比较发达,办报基础好,报纸阅读率高。《诸暨日报》强化办报特色,主动策划,进行内容细分,做出教育、文化、党建、产业等特刊。特刊以小报形态刊出,与主报形成一种一加几的模式。诸暨外出人口多,就设了“诸暨人”特刊,每月刊出;教育周刊8个版,有小学版和中学版;针对当地文化特色出版文化周刊;与诸暨小商品市场合作,小商品市场给些办报经费,出版半月刊,报纸得到有效投递;诸暨市大唐镇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销售、出口基地,《诸暨日报》与大唐镇合作出版“大唐袜业”周刊。《诸暨日报》出版一系列特刊,人员投入并不多,主要是加大现有人员工作量,报社收入和员工收入都得到增长。
在报纸版面有限的情况下,《诸暨日报》还通过策划活动增加需求,2006年起,《诸暨日报》为发挥自身优势,拓展经营,加强与读者的联系,以读者俱乐部的名义推出“诸暨日报消费服务一卡通”,服务读者、消费者和商业服务企业,吸纳市内外加盟单位数十家,加盟单位信息发布费、“一卡通”销售收入为报社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刊记者采访时,《诸暨日报》刚出版完“3·15消费企业特刊”,钱卫星说,报社每周都有中小策划,每月有大策划,不做策划就没有收入。诸暨市经济发达,各种资源多,《诸暨日报》的策划水平要不断提高,提升影响力,做到广告收入4000万元是有可能的,剩下就要靠多元发展了。
《诸暨日报》也在建设新的办公大楼,投入1.5亿元,今年10月竣工。大楼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25层,报社自己投资,贷了点款,浙报集团将应提利润返还给《诸暨日报》造大楼。《诸暨日报》也准备用新大楼搞文化产业,钱卫星强调,要看可行性,有没有效益,不会轻易进入。
《绍兴县报》创办于1985年,前身是《绍兴经济报》,每周96个版小报,周一至周五16个版,其中县报8个版,“柯桥”8个版,周日有“蓝色鉴湖”8个版。
在归属浙报集团后,《绍兴县报》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在为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前提下,学习都市类报纸贴近群众、贴近市场、贴近生活的办报理念,强调新闻性和可读性,《绍兴县报》进行改、扩版,改成四开加长报,从报型、内容等多方面探索县报创新之路。《绍兴县报》党组书记、总编辑方国安认为,县级媒体过去百姓民生新闻少,注重政治性,现在关注百姓民生多了,要求记者采访到位,有民生意识。
绍兴县在浙江十强县中排名第二,是全国知名的轻纺城。《绍兴县报》设有柯桥新闻部,面向绍兴县政府所在地柯桥,出版“柯桥”版,类似晚报,还办有《轻纺周刊》,服务地方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绍兴县虽然经济发达,但以轻纺为主,纺织是中间产品,不是终端产品,广告作用不大,而且是全国性市场,因此在本地广告投放少,而且区域文化也有不愿做广告的因素。为了开发市场,《绍兴县报》经营部分以工作室承包形式搞招投标,设立了汽车、房产、商贸、医卫、金融、信息等工作室,去年广告收入2900万。方国安说,县级媒体广告更多是合作的形式,广告来自镇街、部门、地产、金融,基本没有工业广告,没有分类广告。他认为,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绍兴县报》在16个版里面搞合作,绍兴县这个地方喜欢什么形式,报纸就搞什么。从经济角度说,这样更经济,不用增加印刷纸张费。
柯桥与绍兴市越城区相距仅十几公里,城市基本连成一片。市级媒体也在柯桥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方国安认为,有竞争很正常,无竞争反而不好,竞争要看用什么方式,相互间有压力。在现有体制下,市级报纸过来有点难,县报去市区也难。
《绍兴县报》也做会展产业,有汽车城、家具展,汽车城操作了4、5年,有600多万元收入。方国安认为,会展市场需要培育,时间比较长。报社发展文化产业在研究可行性过程中,总的思路是比较稳的,没有人和环境就不做。但压力也比较大,版面广告收入已到一定高度,再想有大的增长很难了。报社还有柯桥网和《金柯桥》《今世界》杂志,两本杂志发到相关场所,由传媒公司运营,能自负盈亏。
绍兴县城镇相对集中,没有偏远地区,《绍兴县报》就将自办发行改成委托邮局发行,减少人员压力、投递费用。每个发行季开发行会,在全县19个镇街搞县报村社区创建,每个镇街选一个村,村里有一定经济实力、相对集中的,推广集中订报。政府引导,县里有一定奖励,报社再给适当优惠,这样一个村一千多户人家,每家订报,搞了五、六年。方国安认为,县里有部分村经济发达,不在乎花18万订1000份报纸,但要百姓自费订,还需要提高办报水平。《绍兴县报》还与轻纺市场合作,与轻纺城各公司一起推动发行,起初打些折扣,逐渐涨上来。也有企业出钱给商户、居民订报的。今年下半年报社主要对社区做工作,推动发行。通过一系列的工作,《绍兴县报》目前发行量5.3万份,本地人口72万,报纸千人拥有70份,发行量和覆盖率在县市报里都是领先的。
《上虞日报》创办于1956年,后曾停刊,1993年复刊。报纸2011年改扩版,从4个版扩到8个版,报型从720瘦身到680。并入浙报集团前《上虞日报》发行量1万多份,经营400多万元,去年发行破3万份,经营2500万元。
2010年11月浙报集团派4个人来《上虞日报》进行办报指导,其中1人留下做副总编辑,做了一年多的督导。2011年《上虞日报》改版,文学版“白马湖”在改版后撤掉,换成“教育周刊”,拓展学校的市场空间。上虞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赵南兴表示,扩版前新闻与广告的矛盾比较大,4个版面的容量对广告量吸纳不够,一年广告做到1500万版面就饱和了,因此必须扩版,扩版后新闻信息量也增加了。
《上虞日报》有两份周刊:“新商都周刊”和“教育周刊”。上虞商贸服务业发达,周一出4个版的“新商都周刊”;联合教育局和学校,周日出版“教育周刊”,4个版,刊登上虞中小学教育内容,既有教学辅导,也有贴近的身边人身边事,面向学生发行,定价30元单独征订,发行3万份。
报纸还不定期出版特刊,针对上虞市里的大型活动和大型节庆会展进行专业宣传,2011年上虞创办省级生态城市,《上虞日报》出了20个版,集中进行企业宣传;上虞大舜庙落成,《上虞日报》出了纪念特刊;上虞组织召开虞商大会,报社就出版“虞商”特刊,40个版铜版纸印刷,收到较好的经济回报。
赵南兴认为,县市报接近地方,报纸要做精,掌握舆论主阵地,报道市里重大部署,反映民情,做到上传下达才能可持续发展。县市报服务地方中心工作,也得到地方的支持,《上虞日报》与乡镇和政府部门合办栏目,广告里部门、乡镇形象宣传多,财政上还有一定补贴;而且发行上党政机关订报占到三分之二,以公费订阅为主。
报社办的上虞网整合了两家民间网站,上虞网提供平台,他们做专栏,提供内容,搞活动,市场成熟以后利润再分成。赵南兴说,今年想介入出版,上虞有1.7万家企业,给企业出书,与企业、人物对接。赵南兴表示,浙报集团考核的压力比较大,集团提的经营目标是6年翻两番,发行要达到千人45份,这样《上虞日报》发行量要到3.5万份。要达到翻两番的目标光靠纸媒发展远远不够,要拓展新媒体,报社下一步准备搞电子阅报栏、手机报,开发上虞的80万手机用户。赵南兴认为,县市报还有很大空间,有5到8年的黄金期,要充分发掘市场潜力。另外,要拓展文化产业,涉足与报纸相关的产业。把这些做好,三年翻一番没有问题。《上虞日报》要依托报纸建成地方第一传媒,成为上虞市的舆论引导主阵地,文化产业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