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晚报》常务副总编 张明非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北京晚报》努力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和机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主要做法:
1.第一时间发动,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北京晚报》第一时间传达动员,将此活动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位编辑记者。同时,成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领导小组,总编辑担任组长,成员由副总编辑和各主要新闻部室主任组成。领导小组制订了《北京晚报》“走转改”报道工作方案,把“走转改”的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细化到每个个人。不仅一线采访部门的编辑记者要“走转改”,二线副刊周刊的编辑记者都要有自己的“走转改”联系点和报道任务。
2.固定版面,固定标识,明确定额。从启动“走转改”报道开始,《北京晚报》就坚持让“走转改”报道固定版位、固定标识,这样做便于引起读者的关注和阅读,更力图使之成为《北京晚报》的一组内容扎实、风格清新独特的新闻作品。坚持每天在一版对“走转改”报道做配有固定标识的重点导读,并坚持在六版做整版规模的“走转改·记者调研”报道,其他版组都在不同时期推出配有统一标识的“走转改”报道。
3.明确质量标准,提出精品战略,杜绝应付文章。重策划、要质量,出精品,是晚报编委会对所有“走转改”报道的统一要求,编委会成员也带头深入基层,采写有发现、有现场、有鲜活内容的报道。
4.及时表彰,引入激励机制。《北京晚报》十分注重对记者的好做法、好报道及时给予鼓励和表彰,凡受到读者、业界和上级部门表扬的报道,我们都会张榜公布。晚报还结合“走转改”,调整了考评标准,加大了记者深入实际“走转改”采写的稿件的分值和奖励力度。此外,还专门编发了内部刊物《交流》,请有心得的记者及时把采访的经验体会写出来,发到每个部门,便于编辑部内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