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杰
关于农耕文化大讨论与思想解放的回顾与思考
刘文杰
近20多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开展了三次以农耕文化为主要研讨对象的理论大讨论,在思想观念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有力促进了四川人思想大解放,加快了四川改革开放步伐。对农耕文化的批判始自近代以来的历史文化研究,四川把破除农耕文化负面影响作为思想解放的重要内容,有着历史的必然。四川这三次思想解放与农耕文化大讨论的历史意义不可低估,“盆地意识”、“小农意识”等束缚思想观念的意识已经逐渐被四川人所抛弃,一种贴近改革开放时代的价值理念正在成为四川人的文化自信。
农耕文化;思想解放;历史文化;盆地意识;小农意识
改革开放后,在中共四川省委的强力推动下,四川省和成都市理论学术界在长达20多年的不同时期内,掀起了三次解放思想的研讨活动。这三次研讨时间分别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末以及2008年,讨论的理论重点主要以农耕文化为对象,以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进程为主要目标。在改革进入攻坚战的重要时刻,回顾这三次思想解放,有助于我们对农耕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耕文化所包含的不符合时代精神的负面影响,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积极地树立起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改革精神。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改革开放,率先起步于沿海14个城市。在解放思想的倡导下,东部沿海地区抓住历史机遇,通过政策上的改革创新,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各种藩篱,经济社会早于内地得到高速发展,对内地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中西部省市地区的党政领导和企业家纷纷奔赴沿海率先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参观访问,深刻感受到深圳、珠海、广州等城市的沿海人思想解放,同时也感受到内地自身思想上的故步自封和观念上的保守陈旧。一些省市的理论宣传部门开始寻找导致内地人们思想禁锢的原因,于是,对“农耕文化”的清理和研讨,曾经一度成为这些地区理论研讨的重要内容。
四川省理论学术界的对农耕文化的大讨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由省委宣传部门发起并有序开展的。
四川理论学术界对农耕文化的研讨始自1987年下半年。专家学者通过一些历史考证和理论分析,比较充分地参与到这次讨论中,并根据四川的特点,把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总结为“盆地意识”,得出了一些带有共性的看法。比较典型的观点是1988年7月《四川日报》头版“巴蜀小议”专栏上,发表了《为“盆地意识”画像》的署名文章,认为“盆地意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思想障碍,与改革精神格格不入。该文总结出集中反映农耕文化负面影响的下列8个表现特征: (1)左顾右盼,畏首畏尾,不敢率为天下先; (2)因陈袭旧,亦步亦趋,不知今朝是何年;(3)仰承上峰,惟命是从,不辨不察,奉陈规为天条; (4)自我束缚,安之若素,无追无求,视脱颖为非分; (5)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哪管山外有山、天外有天;(6)自足处优,怡然自得,不知富裕何来、小康何谓;(7)开口“万一”,闭口“万一”,宁舍“万一”之利,不担“万一”之虞; (8)口斥“盆地”,心拘“盆地”,附会穿凿议论一气,只尚玄谈,不思进取。〔1〕
“思想解放,总是引导了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而思想的保守甚至复旧,必定带来社会的退步与经济的停滞。”〔2〕这是四川人用改革精神对几千年来农耕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一些价值观念所作的一次反思和批判。正如一些文章所论:“盆地意识”并非居于盆地者所独有,亦非居于盆地者皆有,所谓“盆地意识”并不重在地理概念,更多的是指思想意识,即封闭、狭隘、保守、僵化之谓。原四川社科院院长刘茂才认为: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封闭的产品经济”,必然“塑造特有的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便是;“空间视野的狭窄性,时间眼光的短浅性,思维方式的定势性。”此后,四川理论界对农耕文化的研讨持续发展,目标瞄准对束缚人们思想的“盆地意识”的批判,旨在增强四川人的“商品经济意识”,以期达到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目标。
四川对农耕文化的清理和批判相对于其他地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并形成了自己的重要特点,这就是在地方党委理论宣传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历史文化部门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而这次大讨论的政治意义,就是促进了四川人的思想解放。
时隔10来年之后,在上世纪末的1999年3月开始,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先锋》杂志社又一次掀起了关于“农耕文化”的大讨论。这次讨论虽然不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而只是局限于省会城市成都的理论学术界,但从推动的方式和内容上看,称得上是前一次全省范围理论学术大讨论在成都的延续或“翻版”。
成都市理论宣传部门提出对“农耕文化”的落后思想的批判,并定位为“成都新一轮思想解放大讨论”,要求必须教育人们转换观念,用新的适应时代的要求的观念来取代“农耕文化”的落后思想,用开放、进取、创新、竞争等新的文化观来促进成都的发展,明确了促进思想解放的政治意义。
在研讨中,成都市理论学术界在上一次全省研讨的基础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们对农耕文化的认识更加全面、理性和深刻。例如,人们把“农耕文化”定位为一种“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的文化”,“是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和社会行为模式”。也有专家学者对“农耕文化”的成因,反映在社会和人们身上的表现,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局限和消极作用,以及如何冲破其思想束缚、加快成都的发展等内容提出看法。一些学者认为,优越的自流灌溉给川西人民带来丰衣足食的满足感进而产生“小富即安”的思想;活动半径小,产品使用目的单一,使人的社会活动范围小,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竞争小,故缺乏创新能力,不思改革进取;“重农好文”带来“轻工薄商”,人们求稳怕变,安于现状。
在研讨过程中,理论界提出了一些有倾向性的认识,认为“农耕文化”与“盆地意识”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这次理论研讨没有笼统地批判“农耕文化”,而是剑指“农耕文化”所表现的“小农意识”,归纳出8个表现特征:(1)小富即安,不思进取; (2)追求生产规模的小而全,拒绝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3)自给自足,排斥商品交换,无意致力于产业化经营; (4)思想狭隘、目光短浅,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缺乏科学的、超前的远大目标;(5)生产节奏缓慢,自由散漫,不讲求效率; (6)经验主义,拒绝接受新事物,非理性化,不讲科学,不计成本,粗放经营;(7)遇事重血缘、亲缘、情缘,崇尚人治;(8)安土重迁,不愿流动,缺乏开拓精神。
如果说80年代归纳出来的8个特征针对的是四川特有的“盆地意识”,那么上述8个特征针对的则是农耕文化中的小农意识,尽管两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它们都从思想观念上揭示了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
进入新世纪,四川省委于2008年再次掀起对农耕文化的大讨论。这次“新一轮思想大解放”面临着两个大的背景,一是中共十七大刚刚结束不久,四川被中央确定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国三个试点省份之一;二是我国已经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因此,学习科学发展观成为这次思想解放的核心内容。基于“我们的区域竞争能力不是在增强,而是在削弱;我们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我省经济总量占全国乃至西部的比重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下降”这样的认识,四川省委于2007年底召开的九届四次全会调整了发展目标,提出了“四个破除”和“四个强化”:破除盆地观念,强化开放意识;破除内陆观念,强化前沿意识;破除自满观念,强化进取意识;破除休闲观念,强化爬坡意识。
2008年4月24日,省委领导班子召开“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专题讨论会,主要内容是紧密联系本省工作实际和个人思想实际,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推动在全省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四川省委书记、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委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蒋巨峰均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刘奇葆强调,要抓住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从我省作为西部省份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体制、发展动力、发展保障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切实把思想观念从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以思想大解放促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
刘奇葆在讲话中指出“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并提出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要努力实现的“六个突破”:一是要跳出盆地看四川,在深化省情认识上有新突破。二是要立足西部看优势,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有新突破。三是要对照东部看活力,在推动全民创业上有新突破。四是要国际国内看开放,在加强区域合作上有新突破。五是要比肩前沿看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六是要着眼跨越看状态,在改进干部作风上有新突破。〔3〕
2008年9月,刘奇葆在《求是》杂志发表专文《不能让解放思想成口号标签》,具体阐述了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重大意义,论证了这次思想大解放的核心是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四个辩证统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文章指出,“要跳出盆地看四川,在深化省情认识上有新突破”。〔4〕
在四川省委及其领导的强力推动下,这一次思想解放在领导干部以及理论学术界中再一次掀起了对农耕文化、盆地意识的研讨。〔5〕《四川日报》就“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为题,发表了一系列社论和评论文章。〔6〕四川理论学术界也紧跟步调,开展学术研讨和座谈,一些专家学者发表了有关专文。
此次对于根植于农耕文化而衍生出来的“盆地意识”的批判,时任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贾松青认为,这是“新一轮思想解放”。①作者认为盆地意识中的小农意识有四大特征:一是盆地观念严重,见识狭窄;二是内陆观念严重,思维僵化;三是自满观念严重,固步自封;四是休闲观念严重,懒散消沉。参见贾松青《破除惯性思维束缚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四川日报》2008年1月29日。从理论学术的角度来看,这次思想解放最大的特点是“跳出盆地看四川”,“跳出农耕文化谈意识”,把讨论的视野扩大到东部地区——“对照东部看活力,推动全民创业要有新突破”、国内外开放程度—— “国际国内看开放,加强区域合作要有新突破”以及改革的前沿—— “比肩前沿看改革,体制机制创新要有新突破”。虽然组织形式上、研讨内容上和80年代后半期那场理论研讨有些近似,但是由省委领导亲自来抓,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解放的核心,运用政治手段推动的力度更大,研究的视野更高,比较的对象更广。
(一)对农耕文化的批判始自近代以来的历史文化研究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来看,中国历史上的农耕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奴隶社会,发达于封建社会,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产生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它对于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工业文明以及城市文化而言,农耕文化的光辉必然显得逊色。因为小富则安、因循守旧、讲究血缘亲情、安土重迁、崇尚人治、经验主义等思想特征,与高度城市化、经济全球化以及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体制所提倡的开拓进取、商品意识、科学思维等精神是不相容的。当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对人们的束缚,就显得更加明显。
近代中国人对农耕文化负面影响的清理与批判,是从上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反思开始的,但当时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学术界对几千年来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彻底反思,而非只针对农耕文化。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请出了“德先生”和“赛先生”,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激烈口号,同时,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全盘西化的观点也在一些知识分子中间盛行。尽管当时主要参与研究的专家学者都是历史文化学术界的大家人物,然而对于历史文化的探讨似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学术问题,总要和思想政治、文化价值、意识形态等方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中国现代历史的演进,此后对包括农耕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儒学的批判,政治色彩越加浓烈。“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从开始的反封建文化到后来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讨论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思想之争,意识形态占据着主要地位。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辩证地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文艺方针,成为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原则。当然,对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纯学术研究”较少出现了,更多的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否定,以及对小农意识的批判,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文革结束。
(二)四川把破除农耕文化负面影响作为思想解放的重要内容,有着历史的必然
我国是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古国,近代以前的中华文明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史,在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全国90%以上的人口都是以从事小农经济为生,形成了超稳定结构的封建社会形态。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是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的总和。
从地理环境上看,四川盆地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自然形态,它四周大山环绕,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下,位于盆地底部的川西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饶,农耕环境得天独厚,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自秦汉以来就成为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来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因此,两千多年来四川盆地既成为四川人生活的“风水宝地”,富庶的川西平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四川人,同时也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农耕文化在四川有着良好的生长土壤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并成为思想意识、文化观念上相对自我封闭的典型案例。
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哪些呢?简单概括之,从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等等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指的就是小农意识。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农耕文化的出现有其合理性,它所表现出来的小农意识,对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人们而言,应当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观念,而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思想意识而言,又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对农耕文化负面影响的清理与批判,虽然有历史文化学者的参与,但主要还是针对其思想观念而言的,旨在用开放进取的思想观念来取代和超越农耕文化中不符合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思想观念。
农耕文化既然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一种传统文化,它所反映的思维方式、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即农耕文化中带有意识形态的东西,因此从思想解放的角度对它进行清理,有着历史的必然性。改革开放初期,四川作为一个地处西部的人口大省 (当时所辖包括重庆地区),同时也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省,和率先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无论在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深受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尤其在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农耕文化对四川人思想观念的束缚日益明显,因此在思想解放过程中,主要从精神文明、思想观念等角度来分析其负面影响,从而在干部队伍中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观念,是很有必要的。
(三)三次思想解放与农耕文化大讨论的历史意义不可低估
四川这三次思想解放发生的时间基本上都相隔十年左右,每一次对农耕文化的大讨论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政治目标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而发生着巨大变化。当西部地区的人们快步赶上沿海地区的步伐时,别人又已经走在前面。因此只推动一两次农耕文化的研讨来达到思想解放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第一次对农耕文化的讨论,思想理论界和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都积极参与其中,适应了改革开放之初的政治形势,讨论的内容最后统一到破除“盆地意识”的思想层面,否定了“左顾右盼,畏首畏尾,不敢率为天下先”的思想观念,批判了“自我束缚”, “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只尚玄谈,不思进取”的思维模式。这次大讨论在全国造成了一定的宣传声势和理论影响。
第二次对农耕文化的大讨论,局限在成都地区,理论宣传部门也成为主要的推动者,研讨的内容基本上是上一次讨论的延续。在研讨过程中,思想理论界和历史文化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都有参与,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从已有的成果来看,人们已经不是简单地对“农耕文化”负面影响进行批判,而是在对其本质含义进行充分论证以及全面概括的基础上,在肯定其文化方面的正面作用的前提下,从思想意识的角度,认为农耕文化的负面作用就是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着的“小农意识”、“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思想狭隘、目光短浅”、“不讲科学,不计成本”、“安土重迁,不愿流动,缺乏开拓精神”等等,更加精辟地概括出负面作用的表现形式。
第三次对农耕文化的讨论,是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开展的更高层次的一次思想解放,适合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背景。在历史文化的研讨方面,主要借鉴了以往前专家学者对农耕文化的研究成果,并把既有的成果融入到新的思想认识当中。例如,在“四破”、“四强化”中,鲜明地提出了“破除盆地观念,强化开放意识”,“破除休闲观念,强化爬坡意识”等观念。在“六个要”方面,提出“要跳出盆地看四川”,“要立足西部看优势”,“要对照东部看活力”,“要国际国内看开放”,“要比肩前沿看改革”,“要着眼跨越看状态”。这些观念明显地融入了破除农耕文化负面影响的元素,显示出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超前的思维,以期在思想认识、发展方式、全民创业、区域合作、体制创新和改进作风上有新的突破。
从理论宣传、思想解放的角度来看,四川三次思想解放过程中对农耕文化的研讨都已经达到了目的,促使四川人更加全面而又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与沿海地区、甚至与发达国家之间,思想观念上存在的巨大差距,“盆地意识”、“小农意识”等束缚思想观念的意识已经逐渐被四川人所抛弃,一种贴近改革开放时代的价值理念正在成为四川人的文化自信。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对农耕文化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农耕文化是一种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的总和,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总体上看是十分优秀,其负面影响只是其次要部分,因此我们不宜简单地给它扣上“落后”、“保守”等帽子,而应当以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农耕文化。其主要内容和精华部分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的。因此,在对农耕文化负面影响进行反思和清理的同时,切忌以偏概全,不能对其负面影响视而不见,一味讴歌;亦不能对其彻底否定,一无是处。尤其在提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对传统历史文化精华部分的发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赵志立.走出“盆地意识”〔N〕.四川日报,2008-12-12.
〔2〕解放思想,推进改革 (1992年)〔M〕.经济出版社,2000.
〔3〕刘奇葆.破除休闲观念树立爬坡意识〔N〕.四川日报,2008-05-04.
〔4〕刘奇葆.不能让解放思想成口号标签〔J〕.求是,2008,(18).
〔5〕周治滨.“破除”与“强化”:解放思想的大文章〔J〕.四川党的建设 (城市版),2008,(2).
〔6〕跳出盆地看四川——三论“解放思想、科学发展”〔N〕.四川日报,2008-05-07.
【责任编辑:刘彦武】
G122/D092.7
A
1008-9187-(2012)05-0124-05
刘文杰,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编审,四川 成都 6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