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辉
人生苦短。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理应爱惜自己、善待自己才对,为什么要对自己“下狠手”呢?这不是明摆着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么。非也。我这里所说的“下狠手”,其实是另一个层面的自珍自爱——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严于开展自我批评。
人所共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它既是健全党内生活,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也是党员干部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保持头脑清晰、思想健康的政治法宝。
然而,笔者观察发现,近些年来,批评与自我批评正在日渐消退。直观的表现是,不少领导干部在开展自我批评时,往往避重就轻、隔靴搔痒,弃实择虚、文过饰非。比如,对某些枝节性、浅表性问题,振振有词、侃侃而谈。什么工作作风不够深入,体察民情、调查研究做的不好啦;什么理论学习不够系统,精读细研、深刻领会还有差距啦;什么自律意识不强,吃请请吃、公车私用现象偶有发生啦……而至于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推诿扯皮、以权谋私等原则问题,大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或三言两语一带而过。
有人把这种带共性的普遍现象,简明扼要、画龙点睛地归纳为几句话:“你好我好,互不干扰”、“说好不说坏,谁都不见怪”、“批评别人提希望,批评自己摆表象”。其所以然,除了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意义缺少正确认识之外,还与内心深处存有四怕——怕丢面子、怕损形象、怕失威望、怕误前程——不无关系。
这使我想起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者之一的莫言先生,在谈他“吸纳批评、排出毒素”,“将自己当罪人写”的获奖作品——《蛙》——的创作体会时说的几句话:“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容易,揭露自己的内心阴暗困难。批判他人笔如刀锋,批判自己笔下留情……在《蛙》中,我自我批判的彻底吗?不彻底……今后必须向彻底的方向努力,敢对自己下狠手,不仅仅是忏悔,而是剖析,用放大镜盯着自己写。”
“敢对自己下狠手”,这话乍听起来颇为平常,细加咀嚼却饶有韵味。在我看来,不仅值得作家深刻思考,而且值得官员仔细思量。一个有荣辱观念、有忧患意识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在开展自我批评时,也要“敢对自己下狠手”——不仅敢于触及灵魂,而且敢于单刀直入。这在今天考验多多、诱惑不少,批评缺位、监督缺失的现实背景下,对于保持清醒头脑、明辨大是大非,显得尤为重要。
自我批评是对自身的诊断和解剖。真正称得上“敢对自己下狠手”的自我批评,既有利于亮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又有利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加以纠正和改进,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效果,修复或保持良好形象。这,不论是对健康成长,还是对履职平安,只有好处,没有弊端。
毋庸讳言,当下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总体形象尚不尽人意。近年来,许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地方干部威信不高、处置不当、形象不好不无关系。现如今,一事当前,不要说难以做到一呼百应、令行禁止,有的时候,任你喊破嗓子,甚至跪下身子,老百姓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长此以往,颇为危险。而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与一些领导干部长年累月、人前人后爱听赞歌、怕听批评,既不能隔三差五扫描检查,又不敢对自己痛下狠手,从严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不无一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