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教师 贾 桂云:“我需要的”和“需要我的”

2012-12-21 03:45:02
今日海南 2012年9期
关键词:鹦哥偏远地区扎根

大学生就业似乎是一个拥有永恒热度的话题,笔者在高校工作,对此更是深有感触。每当与学生们聊起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回答大多都是围绕着“我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或“我对工作有什么样的要求”而展开的。“我想要稳定的、不太累的工作”“我想要工资待遇高一点的”“我想去大城市,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工作”“我想去国企或外企工作”等等。就这样,各式各样的“我需要”“我想要”汇聚在了一起,造就了当今中国不管什么专业、无论多高学历都去考公务员的怪圈;造就了即便可能毫无收获,也要硬着头皮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去当“炮灰”的现状;造就了无数找不到工作的愤青在互联网上怨天尤人,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啃老族”在社会中渐渐沉沦。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多年来国家一直号召大学毕业生去基层、去西部、去贫困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呼唤,却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热烈回应。不少人认为去那些地方就是受苦受累的,没“钱途”更没前途,没一点好处。也有人担心长时间在贫困偏远地区工作会被主流社会慢慢遗忘,会一辈子呆在那里出不来,所以对其敬而远之。一时间,“我需要的”人满为患,“需要我的”少人问津。在这种比例失衡的现实情况下,以“我需要的”为唯一标准的择业观也在逐步深刻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

而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27名以大学生组成的团队,主动放弃追逐高薪高职,来到了更需要他们的穷乡僻壤,扎根5年,在恶劣的工作、生活条件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与此同时,远离城市喧嚣的他们也并没有被社会所遗忘,他们的事迹反而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榜样。

笔者认为,我们要在学习鹦哥岭青年团队不畏困难,顽强坚守精神的同时,更应该将他们勇于到“需要我的”地方打拼的积极择业观进行提炼,在全省广大大学生团体中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借此来打消部分大学生对到偏远地区工作、生活的种种顾虑,激励他们到“需要我的”地方去扎根奉献。◎

猜你喜欢
鹦哥偏远地区扎根
偏远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有效性研究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56
“考虑偏远地区211大学比较好”
齐鲁周刊(2018年26期)2018-09-13 11:26:52
红嘴绿鹦哥——绍兴尖叶菠菜
长江蔬菜(2016年10期)2016-12-01 03:05:27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陕西画报(2016年1期)2016-08-02 03:58:38
偏远地区配电网容载比的算法改进模型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小白妮
幼儿园(2015年9期)2015-08-16 08:44:57
偏远地区使用太阳能驱动的平交道口
扎根故土 带头致富
中国火炬(2010年3期)2010-07-24 14: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