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要有清晰的路线图与时间表
——再说实现“绿色崛起”
□本刊评论员
实现绿色崛起,上一期我们的开卷议题是“把握绿色崛起的逻辑与时机”;再说绿色崛起,本期的开篇论点是“要有清晰的路线图与时间表”。两相比较,前者侧重于战略转型阐释意义,后者侧重于战术升级贵在实施。事实上,省第六次党代会开过之后,我们不缺思想,也不缺战略,缺的是把这些好的思想和战略变成实际行动,即如何抓落实。
这就涉及到未来5年海南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如何设定。从目前全省上下来看,呼应绿色崛起的“开场锣鼓”既热烈又响亮,其特点是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共识形成。现在,最关键的是需要制度设计和实践勇气,在认识到位、组织到位的同时做到制度到位、落实到位,循着党代会提出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路径,咬住目标,分时段、分步骤、有层次地一步一个足印发力前行。各级领导要细化思路,分工负责,分解任务,明确职责,身体力行。要做到每项任务有牵头单位和协作配合单位以及责任人、协调人。要采取普查、抽查和督导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去掉浮表、浅层的“虚火”。必须注意一种倾向和现象:当所有领导检查、考察工作都几乎沦为说好不说坏的时候,批评和促进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有时通过批评和实事求是的评价才能推动和促进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要有心理预期:每个阶段要有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亮点;每个环节要有推动攻略、跟进措施和落地成果,决不能该上半年办完的事情拖到下半年,该今年完成的任务赖到明年。
实现绿色崛起,我们首先不能单纯追求GDP,要关注民生幸福感,实现从城乡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坚持以维护多数人的中长期利益为导向,以发展性的民生为主导,解决纯消耗式民生,将有限的财力科学地分配在消费和建设上。比如,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游是一项民生工程,不能走单纯引进企业承包建设这个路子,这样会出现生态环境破坏,伤害了当地老百姓的利益。应当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企农共建共治共享,或由政府指导、市场调节、企农共建共治共享的开发模式。其次,我们要从内涵上把握和理解:实现绿色崛起不是单纯的绿化面积和被动的保护生态,而是产业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即既要发展又要保护,更要协调,其核心目标是可持续。如果不达到“可持续”,我们所期盼的绿色崛起就会变色、变味。
这就要求我们的产业布局、实体经济要有较高的“门槛”:什么时候上什么项目、项目构成是否符合绿色崛起要求,调研、论证、听证的功课要做足做够,立项、办结、开工的过程要有个时限,绝不能落子没布局、规划没调控、轻重没权衡、缓急没掂量,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最后了无痕迹。
有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了制度设计和实践勇气,我们还要呼唤负责任的领导、负责任的企业、负责任的公民共同投身绿色崛起这个伟大实践。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一定要去掉“庸懒散贪”的作风,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着力在解决问题上狠下功夫。同时,不能急功近利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更多的应考虑民生成本和可持续发展大计,考虑给下一届、后一届留下发展余地和空间。对于企业来说,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能让社会去承担获利背后的污染成本,而应当把利润目标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既对企业负责,更对社会负责。对于公民来说,面对实现“绿色崛起”的命题,不能视为与己无关权当“看客”,而应当主动融入实践,积极付诸行动,以主人翁的姿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切实做到:“绿色崛起从我开始,建设家园人人有责”。
实现绿色崛起看什么?看产业发展、实体经济是否与环境相协调,看第三产业尤其是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是否一枝独秀,看新兴产业是否相继落户。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岛向“深水区”迈进的当下,更要看我们的产业布局、产品开发、景点建设、游线设计、文化培育是否给人带来清新且惊喜的体验,如不一样的农产品、不一样的种植法、不一样的游购方式,等等。尤其要加大投入新业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规避“拉到筐里都是菜”。为此,我们要立法促进循环式发展,走资源再生形成产业、生态工业带动循环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制度化发展之路,推广应用风能发电、太阳能全面普及、生物燃料、地热能源、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
成功只有两步:第一步是开始,第二步是坚持。让我们在实现绿色崛起的实践中设定路径图与时间表,并做到走前头、作表率、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