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基础研究发展状况及相关政策研究

2012-12-20 08:25胡明晖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陕西省资助基础

胡明晖,白 珂

(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

陕西省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大省,有100多所高等院校和1 000多所科研机构,为该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陕西省通过推进“13115”科技创新工程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来实施科教强省战略,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和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2010年,陕西省共承担国家各类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1 190项,获得资助经费51 837.5万元,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基地.因此,分析和研究陕西省基础研究资助管理,对于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战略部署与优先领域

1.1 发展战略

从优势学科发展看,陕西省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地球科学、资源科学等领域都拥有较好的基础,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但是,与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比较好的省市比较,陕西省基础研究发展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为了进一步推动基础研究发展,《陕西省“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10年)》、《陕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重要规划,都对陕西省基础研究发展作了专门的部署.基础研究的发展要坚持支撑与引领并举,开发与节约并重,努力做到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1].基础研究的重点任务是:加强对优势学科的支持力度,推动学科群与创新链的形成;加强对青年创新人才和科研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围绕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解决农业、信息、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主要产业领域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加强科研平台(基地)建设,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2].

1.2 优先领域

《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出,要把重点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作为主攻方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资源主导型产业发展,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升级,同时继续保持陕西省基础研究二级学科的优势地位.优先发展的领域包括:化学与化工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工程科学、信息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及医学科学,以及具有竞争优势的其他学科领域.

2 管理体制和研究机构与队伍

2.1 管理体制

陕西省的基础研究实行的是二级管理体制,由陕西省科技厅领导,基础研究处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陕西省基础研究管理体制的形成、发展与健全经历了3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4年之前).陕西省基础研究工作一直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综合计划处负责,主要是管理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

(2)第二阶段(2004-2006年).陕西省科技厅设立了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公室,兼管基础研究管理工作.

(3)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为进一步做好基础研究管理工作,2007年陕西省科技厅设立了基础研究处,专门负责基础研究工作,原设立的自然科学基金办公室则专管自然科学基金工作,自然科学基金办公室主任一般由基础研究处处长兼任.

陕西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的主要职能包括:研究提出全省基础研究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的管理,包括组织推荐和管理国家资助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规划并指导软硬件建设,包括省级重点基础研究基地建设和基础研究队伍建设.该处的工作思路与方针是:以争取国家项目支持为重点,推动陕西省基础研究事业稳定发展;地方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浇水育苗”为主要形式,实现为进入国家研究队伍培养项目和人才,为地方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学习国家和其他省市先进管理经验,有计划地开展基础研究管理工作培训和研讨,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管理工作效能.

2.2 研究机构与队伍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陕西省共有各类科研机构1 061个,其中独立研发机构200个,转制科研院所40个,县级以上部门属研发机构91个.全省共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部门专业专项实验室和国防重点实验室7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国家大型科学工程和野外观测台站7个;国家行业质量监督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和计量中心43个;国家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6个;各类测绘与勘察设计及研究机构420个[3].

科技人才是科研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001-2010年,陕西省科技活动人员数整体上呈现出增长趋势(如表1所示),由2001年的14.1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0.69万人,增幅达46,6%,其中2007年之前科技人才队伍相对稳定,2008年以后增速较快;R&D全时人员数在波动中略有增加,2010年达到了7.32万人年.从科技人员隶属关系方面看,在陕西省科技人才队伍中,中央属科技人员占据绝对优势.以2007年为例,科研活动总人数中,中央属人员占总人数的56.78%;R&D全时人员中,中央属全时人员占总人数的73.12%.从R&D全时人员在各研究活动类型上的分布情况看,2001-2010年基础研究全时人员数逐年增加,2010年达到0.56万人年,其占R&D全时人员数的比重也提升到了8.08%的历史最高点.不过从总体上看,陕西省基础研究全时人员数所占的比重是比较低的.

表1 2001-2010年陕西省科研人员分布情况

3 经费投入、资助体系和资助格局

3.1 R&D与基础研究经费投入

陕西省一直重视对科研经费的投入,2010年陕西省R&D经费内部支出额为217.5亿元,其中基础研究为10.14亿元,两者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1位和第10位.从表2中的数据不难发现,10年间该省R&D经费投入持续增加,2010年较2001年增长了3.2倍,并且年增长率都维持在10%以上(除2006年的9.99%以外),个别年份还达到30%以上.与此同时,基础研究经费也在波动中呈现出增长态势,但是其增幅并不稳定,在2002年、2005年、2008年还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其占R&D经费的比重也并不高,大都徘徊在4%~6%之间,远低于北京、广东、上海等基础研究相对发达的地区.但陕西省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比重在波动中缓慢上升,从2002年的1.92%增加到了2006年的4.33%.

表2 2001-2010年陕西省R&D经费与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情况

作为陕西省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表3可以看出,2004年之前,陕西省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经费投入维持在450万元左右;从2005年开始,陕西省开辟了基础研究项目承担单位配套资金这一重要经费来源.由于增加了配套经费,2005年陕西省对基础研究的总投入骤然增加,由2004年的450万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900万元,增长了1倍.2008年单位配套资金投入首次超过了陕西省科技厅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有效地保证了基础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弥补了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的不足.

表3 2001-2010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经费投入情况

3.2 资助体系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是陕西省最主要的基础研究项目,它以开展科学研究,把握科学技术前沿,推动原始性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宗旨,着力于加强省科研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主要包括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其中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按照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形式进行项目申报.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又分为一般项目、青年人才项目和重点项目.

(1)一般项目.以促进优势学科发展、培育项目、培养人才为目标,鼓励支持新构思、新观点、新方法和新途径,以及能够提升陕西省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申请者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但未获得博士学位者申请一般项目,须有2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一般项目的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一般项目主要支持数理科学、化学与化工科学、农业科学、医学、地球科学、材料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研究.

(2)青年人才项目.以培养人才和科研团队为主要目标.项目组成员以青年为主.申请者应具有博士学位(含博士后),年龄在35周岁以下,学术思想活跃,科研能力强.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青年人才项目主要支持数理科学、化学与化工科学、农业科学、医学、地球科学、材料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研究.

(3)重点项目.主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迫切需要,对能够促进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应用基础研究进行资助.重点项目的申请须具备充分的预研积累和良好的实验研究条件,并经过省级以上专门机构的检索查新.申请者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重点项目主要支持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开展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研究方向:能源化工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材料与工程科学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农业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医学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信息科学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3.3 资助格局

2006-2010年,陕西省共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 579项,投入经费8 762.2万元,其中政府拨款4 294万元,单位配套经费4 468.2万元,一批创新性项目还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资助情况如表4所示.在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类型中,一般项目的资助数量最多,其次是青年人才项目.前者虽然在整体上出现波动,但是其数量都维持在200项以上;后者则是在波动中呈现出增长趋势,特别是近两年的增速都超过40%.从经费分配的角度来看,从多到少的排序依次为一般项目、青年人才项目、重点项目.值得注意的是,青年人才项目的经费投入从2008年开始快速增加,2010年达到1 023万元,为2006年的3倍;这充分说明陕西省政府十分重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加大了对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一般项目的经费投入除个别年份外,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变化并不大.重点项目的经费投入时高时低,并不稳定.从资助强度来看,一般项目的资助强度相对比较稳定,大都徘徊在4~5万元;而青年人才项目的资助强度则一直在提高,在2009年突破了7万元.除此之外,5年间陕西省还承担了国家各类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3 9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达3 882项,累计经费支出额达13.08亿元,并且项目的资助数量和资助经费都逐年递增.

表4 2006-2010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总体资助情况

在资助项目的学科分布方面,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增加了农业科学和地球科学.从表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医学的资助项目数比较稳定,信息科学的资助项目数逐年递增,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医学和信息科学的资助项目总数占到了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总数的43.25%;资助项目数较多的是农业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和化学;资助项目较少的是数理科学、地球科学与管理科学,而且2005-2008年管理科学没有获得资助.从资助经费情况看,各个学科所获资助项目数在所有项目中的比重与其所获资助经费占总经费的比重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例如受资助项目数最多的医学,其受资助经费数额也最多,2010年达到425万元.

表5 2001-2010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学科分布情况 项

4 思考与政策建议

4.1 准确定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创新型陕西”的建设也在层层推进,并对陕西省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中,陕西省2010年的综合排名为第8名,其中排名最靠后的单项指标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其排序为19名[4],与其他单项指标出现了严重的不一致,并且影响到了综合排名.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研究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区域内的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情况,建议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模式,利用产业链条上集群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加强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提高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整个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撑,走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企业发展之路.

4.2 广开渠道,增加科研经费投入

基础研究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科技拨款.2001-2010年陕西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数额逐年稳步增加,但是其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变化不大,10年间大都维持在1%~1.2%之间,2010年仅为1.14%,在全国省份排名中名列第18位[5].另外,陕西省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也不高,最高才达到6.5%.从研究类型来看,虽然从2001年以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经费之间的比例一直在调整,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仍然不尽合理,2010年为1∶3.8∶16.7.由此可见,经费不足仍然是阻碍陕西省基础研究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议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加大财政科技拨款的力度,同时,探索从多个渠道获取科研资金的支持.

4.3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基础研究提供保障

科技基础平台作为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基本保障.目前,陕西省已建成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技图书文献资料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与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等4个基础条件平台.由于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所以其管理和运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为了能够让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各类科学研究活动,应该充分发挥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的资源整合作用,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扩充“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公用网”;提升科技图书文献资料共享平台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加大科技文献资源的集成、共享范围和揭示深度;丰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数据内容,开展数据内容服务;加快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高实验条件和管理水平,加强对珍稀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创新各个平台的运行与服务模式,形成开放、流动、合作、竞争的机制.

4.4 发挥区域优势,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基础研究的发展

陕西省位于连接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重要位置,具有良好的科技资源优势.自从中共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省加快了解放思想、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解决制约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将为陕西省科技发展增加新动力,特别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的建立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更为陕西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关资料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基础研究的资源是最丰富的,其经费投入和人才队伍都具有很强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西部地区的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技则是解决这一问题,拓宽西部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首先陕西省应该继续发挥其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实力,加大对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可与西部其他地区采用联合培养的模式,逐步扩大西部地区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其次,充分利用国家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而出台的一系列财政、税收、土地、环保政策,加强对地区竞争性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小范围带动大范围,提升整个西部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再次,利用陕西省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的学科优势,以国家重要支持项目为依托,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基础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4.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

经过不懈努力,陕西省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0年,经省科技厅审批出访和邀请的团组19批次,纳入国家和陕西省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36项,其中列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7项,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9项.但是从科研经费的来源看,陕西省受到的国外资助经费比较少,并且合作项目的承担单位比较单一.因此,建议省内优秀企业通过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并购、合资、参股等多种方式促进国际合作,加强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巩固现有国际合作关系,发展与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长期合作关系,在现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化科技平台;按照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

[1]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0-08-15).http://www.sninfo.gov.cn:8083/initSnCommonThreePageList.do?method=initSnCommonThreePageList&columnId=415&articleId=77730&uType=&navigatePic=kjyw.

[2]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1-2015年)[EB/OL].(2011-10-15).http://www.shaanxi.gov.cn/0/xxgk/1/2/4/430/1374/1399/1423/9890.htm.

[3]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科技统计年鉴(2005-2009)[EB/OL].(2011-10-15).http://www.sninfo.gov.cn:8083/initSnCommonTwoPageList.do?method=initSnCommonTwoPageList&columnId=365.

[4]国家科技部.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EB/OL].(2010-07-26).http://www.sts.org.cn/kjnew/maintitle/Mainframe.asp.

[5]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EB/OL].(2010-11-22).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channelid=4362&record=4.

猜你喜欢
陕西省资助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