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该在中国消亡吗?

2012-12-19 02:43王晓东
看世界 2012年24期
关键词:长跑马拉松体育锻炼

王晓东

2012年11月18日的广州马拉松赛中,两名选手突发性休克,其中10公里选手陈杰经抢救无效死亡,5公里选手丁喜桥一度恢复自主心跳呼吸,并出现意识。但后者的病情却在11月26日下午出现急剧恶化,27日零点经过院方抢救后,最终宣布死亡。据统计,近些年来,马拉松赛场上不断发生猝死悲剧,9年间共有16人丧生,马拉松已经成为死亡率最高的运动之一。人们不禁要问,长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恶魔,居然能在不经意间夺走如此年轻的生命?长跑,难道要在中国消亡吗?

实际上,近些年人们对于长跑的恐惧与日俱增,在大中小学这种恐惧情绪尤为严重。据了解,2002年到2010年,全国范围内各种运动会长跑项目中16岁以上参赛者猝死的案例超过40起。在这种背景下,江苏、甘肃、湖北、陕西等地一些大中小学纷纷取消长跑、双杠、铅球等“危险”体育项目。如不久前华中科技大学秋季运动会上,女子3000米跑和男子5000米跑项目被暂时取消。西安30余所高校也已取消长跑项目。不少人惊呼,长跑这项运动正在退出中国校园。

一些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体质下降以及避免学生猝死或受伤是这样做的最大原因。在国际上,长跑被公认为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参与健身长跑可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对排泄系统有害物质起到清洗作用,从而使有害物质难以在体内停留和扩散。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对于心血管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此外,长跑锻炼对于培养人们克服困难,磨炼刻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冬季怕冷爱睡懒觉不想锻炼的人起到促进作用。为什么这么好的一种锻炼方式,在我国校园会成为夺取学生性命的洪水猛兽呢?

有专家认为,学校取消运动会上的长跑实属无奈。一是一些学生缺乏锻炼,剧烈运动受伤的概率大大增加;二是如今的学生娇贵,学校还真怕学生出个三长两短给学校带来麻烦。由于我国学校教育长期忽视体育锻炼,现在学生体质下降趋势非常严峻。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去年9月联合公布的2010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

现在中小学升学压力特别大,虽然政策“保障”了体育课并没有被压缩,但文化课和作业的压力直接压缩了学生们的业余锻炼时间,学生每天上8节课然后回家还要做大量的家庭作业,节假日还要上各种补习班,所以留给学生锻炼的时间所剩无几。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体育课和毕业证、学位证不直接挂钩,所以体育课成了摆设,加上他们在上大学前已经养成了不爱锻炼的习惯,体质下降也就成为必然。由于校方必须确保体育课不出安全事故,因而长跑运动淡出校园就成为必然了。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个“强”,自然包括这身体之强。中小学取消长跑,与其说是一种无奈,倒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懒政行为。面对学生体质下降,教书育人的学校更应该有所作为,不是选择逃避。只有树立学生身体优先发展的教育理念,补齐体育“短板”,才能强健学生体魄,彰显教育的文明与进步。根据我国的国情,高考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如果能将体育课程列入高考科目,分值不必很高,标准也可以定得低一些,确保大多数同学经过努力锻炼都能取得理想的分数,相信一定可以激发起中小学生积极投身体育锻炼的热潮,全民体育的盛况就有可能出现。

当然在提倡体育锻炼的同时,也有注意到科学锻炼和伤病预防。东京马拉松自2007年举办以来,保持着选手零死亡的纪录,这说明如果更多地注意安全保障工作,就可以减少赛事的危险性。日本马拉松比赛都会配备自动除颤器(AED),这个如笔记本大小的小盒子能够对突发心脏病人进行第一时间自动除颤,这样的强制性的配置甚至都写进了赛事的规章,这或许就是东京马拉松如此安全的重要原因。马拉松都可以安全地举办,那么,只要做好保障措施,相比较起来强度和危险性小得多的健身性长跑更是可以安全进行了。

朋友们,为了健康和活力,跑起来吧!

猜你喜欢
长跑马拉松体育锻炼
冰上马拉松
长跑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长跑囧事
数学儿歌两首
一起来跑马拉松
笑眯眯的照片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