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凌
(作者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历史学博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回归祖国的怀抱。国民政府全面展开各项接收和重建工作,台湾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造重建,自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且取得显著成果。
根据国民政府 《台湾接管计划纲要》,“私营文化事业如在接管期间能遵守法令,准其继续办理。否则,接收、改组或停办之”,“各级学校、博物馆、图书铺、广播电台、电影制片厂、放映场等之设置与经费,接管后以不变动为原则,但须按照分区设校及普及教育原则妥为规划”,“日本占领时印行之书刊、电影片等,其有诋毁本国、本党或曲解历史者,概予销毁。一面专设编译机关,编辑教科参考及必要之书籍图表”。[1]很显然,国民政府希望在台湾光复后,能够顺利接收已有的文化设施和机构,进一步建设并施惠于民,并且清除日本殖民统治所遗留下的文化糟粕。当然,这种清除并不是激进的极端作为,除了日本殖民统治当局刻意 “诋毁本国、本党或曲解历史者”外,一切有用的与日本文化相关的书籍,国民政府打算成立专门的编译机构,对其进行整理和利用。应该说,国民政府对日本文化的正面内容是持一定肯定态度的。
光复初期,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了原隶属台湾总督府或其文教局的各种社会教育机关或社团,如图书馆、博物馆、国民精神研修所、中央青年特别炼成所、台湾神宫、台湾护国神社、建功神社、台湾教育会馆、台湾体育协会等。其他同性质且属于各县市的社会文教机构或团体,则由各县市接管委员会接管。国民政府废除了宣传日本 “皇民化”或带有殖民性质的社教机关,如国民精神研修所、中央青年特别炼成所、台湾护国神社等,其余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运动场等,仍继续办理。至于各种有助于教育事业的教育社团,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给予改造,如教育会、体育协会,教育职员互助会等,并由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派人接管后继续运作。如1946年4月1日,原总督府图书馆改为省立图书馆重新开馆,图书颇有增置,台中原州立图书馆改设为省立台中图书馆,省立博物馆也于同日开馆,开放民众参观。省行政长官公署还在台北、台中、台南各设一所省立民众教育馆,将台东厅乡土馆改设为省立台南乡土馆,并在各县市分别各设一所图书馆,且给予扩充,各县市原有的博物馆都予以保留,各地原有的运动场、游泳场分别改为省县市立的剧院、剧场等。从1946年4月至12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全省的教育文化费用预算共计171148431元,占当年全台湾岁出总额的9%强[2],可见当时国民政府对台湾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改组重建后的台湾各主要图书馆、民众教育馆,还担负起国语普及和推广中华文化的工作,如各个馆都举办国语补习班,多则4班,少则2班,还定时举办巡回文库、时事座谈会、祖国文化讲座、放映电影,出版壁报、通俗读物,编写国语补充教材,举办展览会等活动。
从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以及改造光复初期的各种文教设施来看,一方面是清除日本殖民文化的影响,将一些 “皇民化”的文教机构改造重设;另一方面,利用原先日本殖民当局遗留下的各类文教机构,来宣传祖国的语言文化,扩充文教资源为广大台湾民众的日常休闲娱乐服务。总体而言,国民政府对台湾文化设施的接管和改造还是取得相当的成果。
1、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
为更好地接收和改造日本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文教设施,还必须要有专门机构来配合这项工作。省行政长官公署成立的同时,设立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旨在“把中央及其他各省的动态静态,随时随地的介绍给台湾同胞,使在日本压榨五十年之下的台胞,逐渐的认识祖国,了解祖国。把过去受日人欺骗宣传所引起对祖国的一切不正确的观念,逐渐廓清。”[3]因此,当省行政长官公署完成对各类文教设施的接收工作后,公署宣传委员会开始对各类文教设施进行监管和指导工作。主要包括:公署政令的宣传指导、新闻广播、电影戏剧、图书报刊的出版发行。
国民政府政治制度和法令的宣传指导是宣传委员会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五十年的隔绝,台湾民众对于祖国大陆的政治制度和法令较为陌生,陈仪在1946年5月《台湾省施政总报告》中说,“台湾是沦陷了五十多年的国土,经过敌人长期的经营,行政制度和内地各省全不同,……然在内地,法令政制,互相了解,习惯已成,隔阂自少,纵有不便,补救较易,但要以这种制度来立刻变更日本在台湾的旧制,实在容易发生混乱脱节的现象”。[4]为此,宣传委员会在台湾各县、市、区、乡、镇设置政令宣导员,由宣传委员会对宣导员进行训练、指导后,分配各地,向当地民众宣讲祖国内地的政治制度与法令,诸如三民主义、国父遗教、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宣传等。截至1946年末,分散台湾各地的政令宣导员达到347人[5],基本上各个区、乡、镇级的单位都有一个政令宣导员。除口头宣传外,宣传委员会另一个重要职责是编辑宣传品。为了宣传政令,宣传委员会编辑的宣传品种类繁多,有介绍祖国大陆文化和台湾形势的 《台湾月刊》、介绍台湾接收和施政情况的 《新台湾建设丛书》,还有宣传中国国民革命为主要内容的 《宣传小册》,尤其后者发行量很广,被散行到台湾省的各个机关、学校和民间团体中去。[6]
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进行政令宣导的同时,为清除日本殖民主义的影响,还设立报刊检查制度。任何要发行的报刊杂志,必须要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后方可发行。审查的目的是反日本殖民主义,查禁的内容包括:“赞扬 ‘皇军’战绩者、鼓励人民参加‘大东亚’战争者、报导占领我国土地情形,以炫耀日本武力者、宣扬 ‘皇民化’奉公队之运动者、诋毁总理、总裁及我国国策者、曲解三民主义者、损害我国权益者、宣传犯罪方法、妨碍治安者等图书、报纸、杂志、画报”。具体的查禁工作,台北市由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会同警务处和宪兵团组织检查队,检查各个书店、书摊,发现上述书刊则封存,于1946年3月10日前集中焚毁。其他县市,由各个书店、书摊自行检查书刊内容,发现查禁书刊后一律封存,由县政府实行检查后,集中焚毁。[7]
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的第三个主要职责,就是电影的审查。行政长官公署于1946年1月公布 《台湾省电影审查暂行办法》,除全面禁止日本电影上映外,还规定电影审查标准为 “不违反三民主义、不违反国民政府政令、不违背时代精神、不伤风化”四个原则。到1946年10月底,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共审查501部电影,其中47部不符合规定。[8]
总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通过政令宣传、监管报刊广电媒体等,基本上将日本殖民文化残留的载体清除大半,为台湾中华文化恢复重建做了重要的基础工作。
2、台湾省编译馆
按照原先的接管计划,需要 “专设编译机关,编辑教科参考及必要之书籍图表”,这是教育文化事业中关键一环。因为光复后的台湾文化重建,一方面要销毁日据时期带有殖民主义或皇民化性质的书刊、影片等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要恢复台湾的中华文化,提供给台湾民众积极、健康、正面的文化食粮,而台湾省编译馆便是担负文化重建工作的一个主要机构。
行政长官陈仪精心挑选一批具有留学日本背景的同乡好友赴台任职台湾省编译馆,尤其是时任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的许寿裳,被陈仪力邀担任馆长一职。在做了一系列充足准备后,1946年7月8日,行政长官公署正式任命许寿裳为编译馆馆长,8月7日台湾省编译馆正式成立。台湾省编译馆设置了学校教材组、社会读物组、名著翻译组、台湾研究组、资料室和秘书室,其中秘书室下分文书、出版、庶务三个股,分别掌管各自事务。[9]台湾省编译馆的宗旨,许寿裳在新闻记者会上,明确提出了两点, “第一,促进台胞的心理建设。……台胞过去所受的教育是日本本位的,尤其对于国语国文和史地,少有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对于台胞,有给与补充教育的义务和责任。本馆的使命,就要供应这种需要的读物”;“第二,对于全国有协进文化、示范研究的责任。台湾的学术文化,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可以有为各省模范的资格。……过去本省在日本统治下的军阀侵略主义,当然应该根绝,可是纯粹学术性的研究,却也不能抹杀其价值,我们应该接收下来,加以发扬光大。如果把过去数十年间日本专门学者从事台湾研究的成果,加以翻译和整理,编成一套台湾研究丛书,我相信至少有一百大本。”[10]台湾省编译馆的主要任务就是编辑宣传祖国文化的书籍读物,其次就是翻译日本或其他国家优秀的学术作品加以利用。许寿裳先生对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学术文化没有全盘否定,而是以继承发扬的态度来对待,这是一种客观的科学态度。台湾省编译馆成立后所编译的图书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本省各级学校教科及参考需用图书、本省一般民众需用图书、辞典类之书籍、世界学术名著、本省史地物产风俗及其他各种文献、其他文明文化及高深学术者”。[11]截至1947年1月,台湾省编译馆工作概况如下:
学校教材组完成修订或编辑初小教科书8种56册;编辑高小教科书14种52册;在上述小学教科书编辑的基础上,教材组专家还适当剪裁后,增加部分乡土教材,编辑教授法,专门作为山地少数民族的教材。编译馆正在或拟增加编辑内容的初中教材42种112册;高中教科书则拟订加编计划的共50种106册。编译馆还编写了师范教科书、职业学校教科书、国民学校成人班及妇女班教科书等18种,可谓成绩斐然。[12]
社会读物组,主要是编辑 “以本省人为对象,文字须浅显,字数不要多”的通俗读物。组织编写了一套 “光复文库”,“光复文库”每本从2万至4万字不等,以相同的版式出版发行。截至1947年1月,编辑完成 《怎样学习国语和国文》、《中国名人传记·王充传》、《通俗歌曲集》、《通俗物理学》、《中国故事集》、《中国地理现状》等共11册。
名著编译组侧重于文哲方面,“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先译一般的名著,以引起中大学生之研究兴趣为主要目的”,当时正编译接近完成的著作有俄罗斯作家亚克沙克夫 《我的学生生活》、英国哈德生 《鸟与兽》、英国汤纳逊 《伊诺克·亚敦》等共7部,翻译字数在41万字以上。
台湾研究组,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编译钞校书目,整理标校台湾古籍,如《小琉球漫志》、《使署闲情》,翻译日本学者在日据时期对台湾生物、考古、民俗或其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如 《疟疾特论》、《高山族语言集成》、 《台湾先史时代之研究》、《台湾民俗研究》等。其二是编辑出版 《台湾学报》,刊载研究台湾历史、考古及其他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文章。这些编译成果对祖国大陆或台湾民众加深对台湾的了解及推动相关研究有重要作用。[13]
台湾省编译馆的四个组虽担负不同编译任务,但联系紧密。学校教材组通过编辑基础教材,从根本上普及国文、国语,使中华文化成为台湾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社会读物组编辑的通俗读物,使广大台胞从不同方面加深对祖国大陆历史文化的了解;名著编译组翻译世界名著,对开拓台湾民众的文化视野有重要作用,台湾研究组除吸收日本留下的具有正面意义的文化遗产外,还努力挖掘台湾历史文献,推动相关研究。总之,台湾省编译馆在推动台湾教育以及学术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对中华文化在台湾的重建复兴起了重要作用。
台湾光复,打破日本殖民统治的枷锁,台湾人民重获新生,当家作主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渴望在建设新台湾中发挥更大的能量,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台湾刚光复,民间社团就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尤其是社会文化社团的涌现特别引人瞩目。
1945年10月12日,以台湾首位医学博士杜聪明为首的一些科技人士,在台北大稻埕的静修女中举行 “台湾科学振兴会”成立大会。杜聪明任会长,协会委员数十人。台湾科学振兴会成立后,主要的作为就是统计全台湾各级技术人员的总人数,对台湾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尤其是1946年1月13日,该会针对国民政府的接收问题,举办了 “新台湾建设座谈会”,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与 “台湾科学振兴会”同一天成立的还有台湾新生教育会,台湾省百余名教育工作者于台北召开 “台湾新生教育会”,杜聪明亦被选为会长。该会宗旨在应对台湾教育的改革,促进教育界的团结,从而彻底实现三民主义的教育。台湾新生教育会强调国语、国文的学习与普及,支持三民主义的实施,其草拟的 《过渡期台湾教育临时办法大纲》,对当时省行政长官公署的教育变革极富建设意义。
台湾的一些知识分子如黄纯青、林茂生、杨云萍、陈绍馨等人,组织成立了台湾人文科学会。该会于1945年10月14日在台北成立,台湾首位哲学博士林茂生被选为委员长。台湾人文科学会成立后的工作重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和编辑台湾史,二是调查台湾方言,三是加强与祖国内地学术团体的联系与合作。该会在实际运作中,积极筹划举办学术演讲会、台湾关系文献展览会以及发行报纸等,在推动光复初期台湾人文科学发展方面表现极为活跃。
当时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民间文化团体当属台湾文化协进会。该会的组织构想最早源于1945年10月29日台湾省内外文化人士的一次谈话会,当时参会人士有台湾省图书馆馆长范寿康、博物馆馆长陈兼善、行政长官公署参事连震东、后来担任台北市市长的游弥坚,此外还有林茂生、李万居、李纯青、林呈禄等文化人士共19人,包罗了当时官方与民间的代表性人物。座谈会以如何建设新台湾为出发点,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提出如何提高台湾文化水平以及如何建设台湾文化这个问题。[14]1946年6月16日,台湾文化协进会在台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协进会下设总务、教育、宣传、研究、编辑、服务六个组,每组分管组织具体的文化事项,并在推动台湾文化发展方面相互协调。协会明确“以联合热心文化教育之同志及团体协助政府宣扬三民主义传播民主思想改造台湾文化推行国语国文为宗旨”[15]。台湾文化协进会是针对台湾光复后的文化环境变化,整合当时台湾文化界的各方人士,群策群力地协助国民政府从教育、文学、美术、音乐、戏剧、学术等各文化艺术层面,消除日本殖民统治所产生的影响,而使台湾文化逐步恢复中华文化的本来面目,并且能够适应战后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
台湾文化协进会主要业务是举办文化讲座、文化座谈会和展览会,此外还积极推动国语推行工作,提供文化咨询,举行音乐会和出版刊物等。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举办5次文化讲座,内容包括历史、美术、文学和音乐,如 “台湾历史讲座”、“美术讲座”、 “中国现代文学讲座”、“音乐讲座”、“五十年来之台湾”。文化座谈会方面也举办3次,内容以艺术为主,集中在民谣、音乐、演剧等。文化协进会前后还举办19场音乐会,以中国传统音乐演奏和台湾歌谣演奏为主。展览会举办5次,2次古代美术展,2次国画展和1次摄影展。国语的推行工作,协进会在1947年6月25日举办第一届学生国语演讲比赛,并在同年7、8月举办暑假国文讲习会,此后还陆续举办5次文艺作品朗诵会,对国语的普及推行做了不少的工作。
日据时期,台湾社会舆论基本上被总督府控制,尤其二战末期,日本军国主义为了控制新闻,将台湾所有报纸合并为《台湾新报》,成了当时唯一的报纸,台湾新闻事业陷入黑暗的低谷。光复后,随着台湾各项文化事业的接收与重建,报刊杂志的出版发行也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报纸方面,首先是 《台湾新报》的改版。这个在光复前被日本殖民当局控制的唯一一份报纸,从1945年10月开始出现中文栏,内容上重点介绍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进程, 且开辟 “新声”、“前进”、“民锋”等小专栏,对日本殖民统治和台湾御用士绅所作所为展开激烈批评。1945年10月25日,《台湾新报》被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后,隶属公署宣传委员会,并改名为 《台湾新生报》,成为当时重要的一份官办报纸。《民报》则是台湾第一份全中文报纸,该报自称秉承了日据时期最具反抗意识的《台湾民报》的精神,对社会现实问题敢于严厉批判,对光复后台湾社会重建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创刊于1946年元旦的 《人民导报》,是大陆赴台文化人士与台湾本省进步人士共同创办的报纸,时常刊载祖国大陆的各类新闻与评论,也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各种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也成为当时极受台湾民众关注的报纸。[16]除这三份主要的报纸外,光1946年上半年,台湾各地创刊的报纸包括 《中华日报》、《和平日报》、《工商日报》、《自由晚报》等14家。此外,台湾省外的报纸赴台设点的有 《上海大公报》、《上海中央日报》、《天津益世报》、《南京新中华报》、《厦门立人日报》等共11家。到1946年下半年, 又有 《经济日报》、《中外日报》、《国民报》等报纸创刊。[17]
光复初期最早的杂志,是1945年10月1日创刊的 《台湾民主评论》,此后陆续有 《前锋》、《政经报》、《民生》、《时潮》、《台湾青年》、《现代周刊》、《台湾画报》等约14份杂志出版发行,虽然多数发行期数并不多,但在介绍祖国情况、鼓舞民众民族意识、推广普及国语国文、监督政府、促进民主等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
可以说,光复后台湾报刊杂志的繁兴,不仅是普及和推广国语国文的绝佳工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台湾民众获得民族解放后追求民主进步的先声,彰显了台湾的民间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复后,国民政府对台湾文教设施进行接收和重建,改造和扩充社会文化设施,鼓励社会文化团体设立和报刊杂志出版发行,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复兴中华文化及清除日本殖民文化负面影响。光复初期,台湾社会文化事业的重建与发展,对广大台湾民众而言,是打破日本殖民统治残留的文化枷锁,重新夺回自身语言和文化的最佳时机,为唤醒台湾民众的民族精神和民主意识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注释: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馆藏民国台湾档案汇编》第28册,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 371~374页。
[2][4]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册,南京出版社 1989年版,第363~364、369、224页。
[3]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秘书处编辑室编:《广播词辑要》,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秘书处编辑1946年版,第61~63页。
[5]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台湾一年来之宣传》,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1946年版,第100页。
[6][15]黄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台湾)麦田出版社 2007 年版,第75页、122~134页。
[7]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编:《台湾省政令宣导人员手册》,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1946年版,第123~124页。
[8]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台湾一年来之宣传》,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1946年版,第25页。
[9][10][11][12][13]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6~27页。
[14][16]曾健民:《1945.破晓时刻的台湾》,台海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第126~128页。
[17]曾健民:《台湾一九四六.动荡的曙光:二二八前的台湾》,(台湾)人间出版社 2007年版,第232~2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