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略论

2012-12-18 08:25彭永东
江淮论坛 2012年5期
关键词:幸福观大学生能力

彭永东 朱 平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特定的人生主题、生活方式和活动空间,他们对幸福有着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殊理解。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幸福能力,从而指导大学生获得更加幸福的生活。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特点分析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冲击,当代大学生对幸福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三点:

(一)重结果幸福,轻过程幸福

结果幸福与过程幸福是幸福的两种状态,结果幸福强调做完某事后给个体带来的幸福,过程幸福强调幸福来自于做事的过程中,结果幸福是直接而短暂的幸福体验,过程幸福是间接而持久的幸福体验,结果幸福是过程幸福的目的,过程幸福是结果幸福的条件,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当代大学生比较注重结果幸福,对实现幸福的过程缺乏一定耐心,不少人认为只有当下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他们追求的幸福是眼下的,也是直接的,凡是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就是幸福,并不过多考虑该行为的展开过程。重结果幸福,轻过程幸福的缺点是降低了大学生的幸福感知,使得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变得更加肤浅。缺乏感受力的幸福是短暂的,那么是不是“只问耕耘,不求收获”就好呢?也不尽然,忽视结果的幸福将会削弱人的行动力,使得对幸福的追求变成了无望的挣扎,也会损害幸福。

(二)重物质幸福,轻精神幸福

根据主体需要内容的不同,可以把幸福分为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物质幸福是指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的幸福,精神幸福是指人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的幸福。从人的需要等级可以看出,物质幸福是低层次的幸福,精神幸福是高层次的幸福,物质幸福容易获得,精神幸福难以获得,物质幸福是基础,精神幸福是核心。

当代大学生非常关心自己的物质幸福,一些人通过各种方法来满足物质幸福,甚至不惜牺牲其他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幸福,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十分鲜明,他们比较注重感官刺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较为普遍。虽然他们在内心里认为精神幸福很重要,但是在行动上却背道而驰,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物质享受、网络游戏和魔幻小说等上面,以致于精神空虚而与精神幸福无缘。重物质幸福,轻精神幸福的缺点是使得对幸福内涵的理解变得世俗,且遮蔽了幸福神圣性的一面。当一个人认为幸福是轻易就获得的东西,便转而轻视幸福了。

(三)重享受幸福,轻创造幸福

按照幸福来源分析,享受幸福和创造幸福便是幸福的两种存在状态。享受幸福是指享受他人或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幸福是指通过自己创造性劳动获得的幸福。享受幸福是对幸福的消费,创造幸福是对幸福的开拓,显然,两者在价值性上的层次是不同的,创造幸福的价值量要远远大于享受幸福的价值量。创造幸福是享受幸福前提,不去创造幸福的资源,享受幸福从何而来,不经历创造幸福的过程,享受幸福便是自私的占有。当然,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在创造幸福的前提下,享受幸福是为了积蓄力量,更好地创造幸福。

享受是快乐,享受是满足,享受幸福是人的天性,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享受幸福的愿望尤其强烈,他们会寻找各种机会享受幸福,有的大学生收到父母寄来的生活费,极尽享受的方法,迅速就挥霍掉了父母的血汗钱,有的大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一味享受玩乐,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甚至铤而走险,伺机作弊。如果把享受幸福作为自己惟一的目的,必将荒废学业、浪费青春,甚至误入歧途,只有坚持创造幸福的人生,才是永恒幸福的人生。创造幸福可以为自己带来极大的满足,是幸福的理想境界。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偏差原因分析

(一)高校幸福观教育的缺位

大学生对幸福的渴求与高校幸福观教育的缺位构成了一对非常尖锐的现实矛盾。高校幸福观教育缺位的不良后果是培养的人才成了工具性存在,高分低能、素质单一、情商低下和内心贫乏的大学生比比皆是。高校幸福观教育缺位有着深层次的现实和社会根源,其中,高等教育的异化是导致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主要原因。

高等教育异化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良现象。1999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时代,高校人数的急剧扩张超过了高校的承受能力,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不能与时俱进,过多强调专业学习,忽略了大学生的情感、情商和幸福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幸福感受力低下,对学习和生活的幸福体验不断降低,再加上高校管理方式方法的落后和官本位思想的痼疾,原本宁静的校园变得喧嚣,大学校园成了僵化的存在。幸福观教育的缺位将导致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意义的弱化。意义的弱化和丧失是幸福的最大敌人,没有了意义,幸福将无所安顿,也使得大学生在寻找幸福的道路上缺乏方向感。

高等教育只有牢固树立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价值理念,才能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大学生发展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通道。对此,美国学者诺丁斯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大部分责任是帮助学生去理解有关幸福的困惑和难题,学会对之提出质疑、学会负责地开拓有前途的可能领域”,教育工作者要更好地“为年轻人的幸福生活做好准备”。[1]可见,高等教育只有把幸福教育作为目的,才能让学生摆脱苦闷、压抑和枯燥,从而让大学校园成为活力四射的幸福人生乐园,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功能也将得到充分展现。

(二)家庭幸福观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家庭也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幸福寓所,家庭对个人幸福观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把家庭排在塑造大理石六位雕塑家中的第一位,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关怀、信任和帮助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充满温情的家庭将为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幸福,而冷漠和不信任的家庭氛围将大大降低大学生的幸福感。

当前的现实问题是,当大学生考上大学后,父母就把孩子完全交给了学校,也很少与学校和辅导员联系,只有当自己的孩子因为犯错误或因学业不良将将要被学校处分时,他们才和学校联系。经向辅导员调查,95.2%的大学生家长在大学四年中没有和辅导员有任何联系,仅有2.3%的大学生家长偶尔会打电话给辅导员了解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和学校缺乏联系,使得大学生家长对大学生的了解非常缺乏,家长眼里的孩子也是孩子自己汇报的结果,导致家长对孩子的判断通常是不准确和不客观的。

(三)大学生幸福能力的缺欠

幸福能力是发现、享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由于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知能力和享受能力普遍较弱,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能力亟待提高。大学生幸福能力的缺欠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大学生不能发现自己的幸福,更不能积极创造自己的幸福,所谓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是幸福能力缺欠的显著表现。

大学生幸福能力缺欠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力和大学生主体能力的欠缺。当前高等教育还是把培养会做事的人作为自己的重要目的,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灵的关注和精神的塑造,大学校园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扩大了这种忽视。因此,高等教育需要有一个巨大的改变。大学生幸福能力的缺欠本质上是大学生主体能力的缺欠,他们不能发现身边的幸福,也不能珍惜眼下的幸福,从而在根本上削弱了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途径

幸福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当代大学生对幸福的渴望尤其迫切。面对不断涌现的大学生幸福困惑和幸福空场现象,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都要积极应对,以期破解大学生幸福观偏差的难题,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加幸福的人生。

(一)高校要深化大学生幸福观理论和实践教育

理论教育渠道强调以理论成果或知识逻辑的构建为主的教育渠道。理论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是系统性、集中性和深刻性。理论教育可以传授给学生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和改造客观世界能力。

1.开展直接理论教育和间接理论教育

第一,直接理论教育是指把幸福观作为特殊的教育内容进行教育的形式。幸福教育可以促进幸福观形成,幸福观教育指导获得幸福,两者相辅相成。幸福和幸福观作为客观的存在,具有内在特殊的本质规定性,幸福感虽然见仁见智,但幸福是存在着普适性的原则和标准,对这些原则和标准的研究就成为了题中之义。幸福观研究体系博大精深,它涉及到幸福观内涵、幸福观原则、幸福观标准、幸福观规律等,这些范畴都是需要直接进行理论探讨和教育的,通过直接理论教育,将明显改变当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缺位的问题,改变幸福观课程在高校教学体系中不恰当身份和地位的问题,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以应有的学术地位,从而在根本上直接推动大学生实现幸福。

第二,间接理论教育。间接理论教育是指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其它课程当中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一方面可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幸福观教育因其特有的思想魅力特别容易被大学生接受,也能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交往等现实活动同抽象的理论说教结合起来,这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欣赏性和美感极具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幸福观教育的教学效果。幸福观根本上受到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支配,在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指导下的幸福观教育,就能帮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同他们的生活幸福和学习幸福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指导大学生获得更大的幸福。

2.拓展大学生幸福观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指以社会实践和各种活动为主要教育形式,其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和体验式的教育。大学生幸福实践教育是指在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体验幸福和发展幸福的教育形式。幸福不仅存留于人们的认知领域,更是需要在实践中去感悟和体验的高级情感,通过实践把幸福的认知转化为幸福的体验,并在实践中把幸福的体验固化,实现个体对幸福的完整把握。

大学生幸福观实践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大学生的幸福体验在两个方向的延伸和拓展。一是实践行为的亲身经历性增强了大学生的幸福感知力。实践活动的重要特点是经验性,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深切体验到什么是具体的幸福和不幸福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对幸福的认知和理解。二是实践实现了幸福体验的内化。幸福体验是个体的心理活动,由于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幸福体验也存在弱化或消失的现象,固化和强化大学生的幸福体验必须要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在实践中,大学生就能够形成对幸福体验价值的肯定性认识和确定性认识,这种认识其实是大学生的幸福体验内化为大学生幸福观念体系的过程,当大学生从幸福观念系统认识幸福,幸福就变得理性而深刻了。

大学生幸福实践教育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课堂幸福实践教育,二是课外幸福实践教育。课堂幸福实践教育是在有教师参与下的幸福问题讨论,大学生把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幸福困惑带到课堂上,通过专题讨论形式解决大学生幸福问题。课外幸福实践教育是指课堂外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教育活动,通过专业实习、就业实习、公益性和专题调研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丰富的生活实践活动中感悟幸福、发展幸福。

(二)加强大学生家庭幸福观教育

家庭从来就以其不可代替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它是个人成长的熔炉。对此,父母首先要做幸福的先行者,具备合理健康的幸福观,积极开展家校合作,从而为大学生幸福观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

1.父母要具备合理健康的幸福观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我国古代就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贾谊认为,我国很早就有“蚤(早)喻教育选左右”的思想,“蚤(早)喻教育”就是要尽早实施教育,“选左右”就是通过选择好的家庭老师,使儿童出生后就能“见正事,闻正行,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可见,家庭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具有感染性,当父母关系和谐,家庭氛围融洽,将会带给孩子莫大的幸福。因此,家长要从小就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幸福观,引导孩子正确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痛苦,并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榜样,父母的言传身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孔子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父母不能做到言行一致,言不由衷,就不能积极影响和正确教育孩子。家庭幸福是大学生幸福的不竭动力,幸福家庭所拥有的凝聚力、亲近感和积极情感将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大学生。

父母的责任在于拥有并发展健康的幸福观,以此把自己的幸福信仰、幸福意义和幸福感觉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在这个一切都在变动的多元化时代,大学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关爱,正是父母的爱、自信和幸福,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变化时将不会害怕、担心和犹豫,也将促使大学生更加无条件地去追求爱、自信和幸福。对此,父母需要有意识地发展家庭幸福文化,要让幸福充满家庭的每一块空间,在这个具有明确边界的、充满幸福文化的场所,大学生的幸福观将会健康的发展起来。

2.家庭需要积极与学校合作

相比较基础教育,大学时期的家校合作关系尤为脆弱。受到传统认知的不良影响,许多大学生家长普遍认为只要孩子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了,不必再向以前一切那样严格管束孩子了,孩子自己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了。再加上高等教育本身的局限,使得大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成为整个教育体系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家校合作的断裂,导致大学生的生活突然从一个高度有序的状态陷入无序,困惑、彷徨和痛苦由此产生。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是医治大学生幸福危机的一剂良方。

有效开展家校合作需要破除大学生家长对大学的错误认知。大学和中学最大的差异在于大学校园是个开放的学习生活场所,大学生在大学里,没有老师和领导的严格管理,大学生可以自由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开放性的环境和管理方式与中学时代形成强烈反差,很多大学生在以前高压的管理方式下放松起来以后,变得很不适应,于是,有一些大学生就开始放纵自己,旷课、逃学、酗酒和吸烟等不良行为经常发生,如果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会在这些错误行为上越走越远。因此,家长需要经常和辅导员联系,及时了解大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

有效开展家校合作还存在着巨大的可能性。由于大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在具体利益诉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家长比较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状况,学校老师比较关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这些现象似乎使人觉得家校合作的可能性较小。其实,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共同点要比他们意识到的要多得多,包括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毕业、安全的认识、精神的成长和对责任的认识,还有对大学生取得成绩的喜悦以及他们对大学生未来社会发展的共同担忧。在这些领域,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可以充分发展,并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获得成功、喜悦和幸福。

(三)培养大学生创造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造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就能使大学生获得持续不断的幸福感受。幸福能力是主体拥有的发现、创造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发展大学生幸福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目的。

1.提高大学生发现幸福的能力

幸福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物在内心引起的反应和感受,幸福的有无、大小和强弱都和个体的主观认识能力密切相关,当个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事实或幸福规定性的时候,个体就能感受到幸福,当个体的主观认识不符合甚至歪曲客观事实的时候,个体就感受到痛苦和不幸。大学生的身边并不缺少幸福,一些大学生之所以经常感觉空虚、无聊和痛苦,其根源就在于发现幸福能力的欠缺。因此,提升他们的认识能力就为大学生发现幸福提供了基础。提升大学生认识能力的关键是要发生“两个转变”,即从从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和从错误认识转变为正确认识。

第一,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经验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和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梳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它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普遍性、抽象性和深刻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幸福就存在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实践活动中,它们是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规律的反映,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必然要经历的活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活动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学习困难、利益冲突、情感纠葛、交往障碍和就业压力等现实问题遮蔽了幸福的光亮。发展大学生的理性认识就可以使大学生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去掌握学习、生活和就业活动本身所蕴含的幸福价值,并且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使大学生超越学习、生活和就业活动的偶然性而达到其必然性的理解。摆脱偶然性就能实现幸福的必然。

第二,从错误认识转变为正确认识。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错误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背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选择等活动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特点。但是,大学生的错误认识将使他们自己无法发现自身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相反,他们还认为生活充满了矛盾、无奈和枯燥。错误的认识将使他们觉得教室、食堂和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毫无乐趣,学习的艰苦、交往的困难和情感的挫折等现象都使他们认为大学生活没有幸福可言。源于大学生生活实践的正确认识就能发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活动蕴藏的幸福含义。人生活动的每一步都指向确定性,确定性是自然世界的根本原理和调节人生价值的价值旨归。比如,努力学习是为了内心强大,不断丰富自己,获得对人生的确定性把握,就业活动是追求未来人生发展的确定性。对此,杜威指出:“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由于缺乏实际的确定性,人们就只有去培植那些予人类以确定感的东西。这种确定感的培植,只要不流于幻想,就有可能以勇气和信心,使他能比较成功地挑起人生的担子。”[2]确定性是幸福的重要表现,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超越现实实现对大学学习、生活和就业活动的确定性理解和把握。

2.发展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他说,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人的意识、思维、情感和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劳动的产物,人类的文化、科技、道德和艺术等同样是劳动的产物,离开了劳动,人将是抽象的存在,任何的物质和精神产品都无从产生,人类将不会存在和发展。幸福作为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必然服从这一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规定。幸福是人对自然界等客体作用在主体身上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它是主客体互动的产物,离开了劳动,人的大脑将不会对现实的物质生活有任何反映。

劳动创造幸福已经被现代文明的发展所证明,这也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部分。佛洛伊德认为“创造”是“一种高度的活动”,弗洛姆则深刻指出人的最美好的愿望是创造人的社会过程。创造是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统一,幸福存在于创造的过程中。创造才是幸福的永恒来源,而个体在创造性劳动中获得精神享受是最大的幸福。当大学生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把艰深的高等数学题解答完之后获得的幸福就是创造性幸福,当大学生经过无数日夜的思考并成功撰写了参加科技论文大赛的论文时获得的快乐就是创造性幸福。对此,马克思说:“国民要想在精神方面更自由地发展,就不应该再当自己的肉体需要的奴隶,自己的肉体的奴仆。因此,他们首先必须有能够进行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的时间。”[4]

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最旺盛的人生阶段,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也处于人生的高峰期,他们创造幸福的可能性和成功率都会更大。从人生目的性角度分析,青年时期是需要努力付出的时期,青年人的目标应该把创造价值放置在人生最高的位置,这不仅是实现自我幸福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幸福的需要。大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学习了知识,累积了经验,同样为人生长久的幸福奠定了坚实基础。

3.培养大学生享受幸福的能力

创造幸福是享受幸福的前提,享受幸福是创造幸福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幸福。培养大学生享受幸福的能力就是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休闲能力。

休闲是个体放松身心、释放紧张和调节生活的行为方式,休闲也是大学生最乐于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学习压力大、生活较为单调、人际交往单一,同时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发展休闲能力是应对大学生各种压力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应该发展大学生的多样化能力,不应该把大学生束缚住了,教他们如何放松自己是非常必要的,高等教育应该教育大学生在充分休闲中获得身心的调整,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他们的人性,并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休闲手段和能力,比如提高音乐、艺术、文学修养等,从而在健康、美好的休闲活动中蓄积能力。

休闲能力是一种素质,大学生提高休闲能力只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要在学习、工作和劳动中发展自己的休闲能力,不能脱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和自己的主要任务而休闲。大学生在休闲中,要要明确的价值指向,且只有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后的休闲才是享受幸福的最佳时机。大学生在享受幸福中,身心得到放松,前进发展的力量得以蓄积,从而为创造幸福准备了条件。

总之,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幸福能力以帮助大学生不断修复生命中的问题使他们尽量避免或减少不幸,从而使大学生更加注重建立生命中积极而美好的品质以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1]Nel Noddings.Happiness and Educ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240.

[2]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47.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5—16.

猜你喜欢
幸福观大学生能力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