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征海
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中加快安徽转型跨越发展
曹征海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合肥 230001)
编者按:2012年10月26日至27日,《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论坛》在合肥举行。此次论坛由安徽省社科院、上海社科院、江苏省社科院、浙江省社科院和安徽省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会主办,围绕“创新发展与创新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题,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征海博士,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研究员等的文章,立意高远,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长三角地区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性城市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2008年9月,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区域一体化的核心环节是产业一体化,最终目标和考量标准也是产业一体化。全面、深入、持续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之举,是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路径,需要我们以更高的站位加以审视,以更大的气魄加以着力。
区域一体化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劲浪潮,以大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区在世界和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目前,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都市圈主要有三个: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其中长三角是三大经济圈中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活力最旺的区域,也是参与国际竞争最有潜力的区域。近年来,在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合作机制的推动下,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指示,抢抓开放合作机遇,推进互利共赢发展,产业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长三角地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
伴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我省与沪苏浙的产业交流合作,从单个项目走向多元领域,从市县交往走向省际联动,从政府推动走向市场主导,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势头强劲、成效显著,为全省经济发展“好于全国、领先中部”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我省与沪苏浙签署的旅游、农业、劳务等方面的政府间框架合作协议就达到30多个,体现一体化程度的商品和要素流动也日益增强。一方面,安徽每年向沪苏浙输出煤炭3000万吨以上,“皖电东送”每年100亿千瓦时以上,1000万出省劳动力中50%以上在沪苏浙就业,农产品70%外销到沪苏浙,仅在上海市场的销售额就达2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沪苏浙企业把安徽作为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十一五”以来,沪苏浙在我省的投资增长了近5倍。今年前8个月,我省利用省外资金360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633家,其中55%都来自沪苏浙。同时,沪苏浙来皖游客每年都在2000万人次以上,占外省游客总人数的一半左右。从安徽的视角就可以看出,长三角产业合作上的互促互补、互流互动、互联互通已经十分突出,正在加速形成统一布局、合理配置、相互协作、融合发展的产业一体化格局。
当前,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和前景并没有改变,特别是国家深入推进长三角战略,以及区域发展必然存在的外部经济性和集聚效应,长三角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临着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一机遇,一是表现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发展平台上。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艰难复苏,全球产业不可避免地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和升级,推动区域一体化成为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平台,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不仅可以抱团联手应对金融危机,而且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为全国稳增长、调结构做出更大贡献。这一符合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取向,势必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二是表现在境内外产业加速转移的背景下。一方面,全球外商投资流向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今年以来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商投资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作为得风气之先的沪苏浙,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配套政策的健全完善,将会迎来国际投资的新高潮;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冲击形成的倒逼机制,以及土地、环境容量、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制约,一些产业和资本由沪苏浙等东部沿海地区向安徽等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这样形成的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在促进产业布局调整、结构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带动了以产业链配套延伸为主线的区域产业分层分工合作向纵深发展。三是表现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中。适应世界经济下滑、购买力下降的新情况,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这既对市场和产业一体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又为其提供了契机和驱动力。沪苏浙皖腹地纵深大,市场空间大,内需潜力大,对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我们要不失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努力将长三角打造成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长期更好更快发展。
转型跨越发展是时代的命题,是长三角的共同目标,更是安徽的紧迫任务。安徽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确立了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努力走出“六条新路”,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推动转型发展,既要苦练内功积极转,又要巧借外力加快转。作为长三角的重要一员,安徽要在深度融入、全面接轨上下功夫,以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来加快全面转型、跨越崛起进程。
一是在产业一体化中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安徽加快发展。现阶段,发展不足、发展不快仍是安徽最大的省情,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做大总量。做大总量最根本的是做大产业。为此,我省今年出台了扶持意见,着力打造家电、汽车、新材料等千亿级主导产业。这些产业都与长三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通过积极参与水平和垂直分工,进一步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配套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与沪苏浙联动发展、错位发展中实现产业快速集聚、裂变扩张。
二是在产业一体化中促进资源双向互动,推动安徽开放发展。自全国首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皖江城市带设立以来,沪苏浙向安徽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现阶段,我省要以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环境容量、自然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围绕发展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推进选择式承接、集群式承接、跨越式承接、提升式承接,在做大整体经济实力的同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还要积极创新承接模式,采取“飞地经济”和“共同建设”等办法,打造更多的共管园区、共建基地,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沪苏浙的资源和市场。
三是在产业一体化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安徽创新发展。沪苏浙具有突出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也是高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富集地。安徽在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强力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过程中,必须适应当代科技开放、集成、协同创新的特点,加强地区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在更大范围内引进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同时,还应积极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开展跨省市产学研合作创新,共建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实现三省一市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加快培育安徽核心竞争优势。
四是在产业一体化中优化区域协作分工,推动安徽统筹发展。安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总体偏低,区域差别很大,统筹发展任务很重。长三角产业一体化为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资源置换和利益共享,统筹区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正在打造“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皖北地区,拥有粮油、煤炭、劳动力、市场等优势,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拥有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发展优势,大别山片区也拥有红、绿、金、古、白(农副产品)等“五色”资源,完全可以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产业在这些区域布局,打造成面向沪苏浙的优质农产品、能源原材料、产业承接、劳务输出、旅游休闲“五大基地”,同时也为沪苏浙新一轮发展提供最优扩张平台、最大战略腹地和最佳合作伙伴。
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加快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关键是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不断突破现行体制机制的束缚,创造有利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环境和平台。
一要加强统筹谋划,解决产业同质竞争的突出问题。目前沪苏浙皖在产业规划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各自为政”,缺乏有约束力的统筹引导,导致较为突出的产业同质、结构趋同。统计显示,上海与江苏、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是0.82和0.76,而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高达0.97。这种产业同构使分工与协作难以发展起来,不但难以形成梯度层次,反而容易导致恶性竞争。解决这一“顽症”,需要自律,但更需要他律,从更高的层面来统筹协调无疑更为有效。就长三角四省市自身来说,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依据各自比较优势,从一体化大局着眼,重新审视各自在产业上的定位和布局,搞好相关规划的调整衔接,真正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相互配套、合作共赢。
二要发挥市场作用,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推动市场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增量错位发展。支持长三角地区新增产业的产业链合作与集群发展,推动区域产业增量发展,以突出错位为主线,进一步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进而形成吸引境内外产业转移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存量配套合作。打破长三角产业合作与企业流动行政壁垒,以增强辐射能力为主线,重点推动区域内的产业链配套合作,鼓励企业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共同打造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三要健全合作机制,形成产业一体化的强大合力。按照长三角三省一市三级运作合作新机制的要求,尽快完善情况通报、利益磋商、争端化解、共享和补偿等制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推进机制。例如,对于大产业、大基地、大项目,探索试行国家部委和省市之间定期通报制度;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产业,探索建立三省一市联合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进行产业链间的合作、重组、并购,引导建立行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利益纽带。进一步完善产业转移承接利益分享机制,促进合作共建园区模式得到更好推广。
四要注重协同推进,着力营造一体化发展的政策环境。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只有与相应的交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体化等协同推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特别是,制度一体化作为产业一体化的重要保证,长三角除了对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改革加强行政协调,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外,还应在招商引资、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联手制定统一政策,同时还要推进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服务等全面对接,营造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当前,长三角地区合作和发展既面临新机遇新任务,也面临新挑战新情况,迫切需要社科界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加强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方面携手合作,也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方面互促并进,让理论之花结出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