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技术部 朱继朋
尽管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这个词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1]就已经被人提出来了,但目前我们的图书馆建设是否就达到了数字图书馆的要求,是否就是数字图书馆了呢?尤其我们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建设,是否就能够提供数字图书馆的功能与服务了呢?本文力图在澄清概念的基础上廓清一些现有事实,并为将来的建设做出些许引导。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认为数字图书馆是将收藏、服务和人组织到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相关流程(包括从创造、传播、使用以及保存的全过程)的一个环境。数字图书馆联盟(DLF)则将数字图书馆理解为一个组合,组合内容包括一个数字信息对象,以及支持用户定位、检索和获取这些信息对象的服务,组织、表现这些对象的方法以及将这些对象提供给用户的相关信息技术。国内图书馆学界有的认为数字图书馆是在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中能够存取海量数字化信息的资源库[2],有的则认为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文献的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3]我们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延续发展和综合应用,它将传统图书馆的实体馆藏和人工服务,电子图书馆的电子存储和电子管理,虚拟图书馆的网络化存取以及分布式管理等融为一体,是信息、技术以及管理与服务的高度统一,是一种人、机器与网络高度融合的信息服务系统。
根据我们的定义,我们认为,数字图书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数字化资源(存储)和实体资源(存储)、数字化管理与人工管理、数字化服务与人工服务三大部分。其中,数字化资源可以是光盘、软盘、硬盘以及磁带、唱片等电子资源,实体资源则专指印刷型资源和实物型资源等;数字化管理可以是分布式,也可以是集中式,人工管理主要是图书馆馆员,某些地方某些时候也可以是读者;数字化服务可以是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也可以是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人工服务则包括馆员提供的有偿服务以及作为志愿者提供的无偿服务。简而言之,数字图书馆的组成主要分三层,即资源层、管理层和服务层,其中每层实质上都包括两个方向,即数字化方向和人工化方向。但是,有了数字化,人工化就要被抛弃,事实告诉我们,技术再先进,人还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而数字化只是提高效率的实用工具而已。用图形描述如图1。
但是,这个图仅仅描述了我们能看见的数字图书馆的框架结构,而我们无法用图描绘出的是管理整个组成结构的系统整合方面,而这偏偏又是关键。
根据数字图书馆的组成,我们对我校图书馆状况做了初步统计。
现有数字化资源:硬件方面包括——存储设备(建联RAIDsys AS130F4一台,建联SATA 1TB HDD数量一、LC-LC-5M FC Cable数量一、HBA卡EMULEXLPe111-E 4Gb Single Port FC HBA和133MHz PCI-E,LC W2003NT.LX各一)、服务器(IBM服务器X3650一台)、UPS(APC10KV数量一)、其他(三层10/100M交换机数量三、百兆智能交换机数量五、交换机模块系列数量三、方正电脑数量一百六、条码扫描仪数量五、一体机(数码复印件)数量一等)。软资源方面包括——电子图书100万多册、随书资源、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读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导航、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博看人文畅销期刊数据库、CIMS论文的天地、Springerlink电子期刊等。此外还提供南化集团公司的CA数据库、国研网、专利数据库、年鉴网等。[4]
现有实体资源:硬件方面包括——现有馆舍面积15750平方米,综合阅览室拥有阅览座位376席,学生自修室拥有座位1440多席,电子阅览室拥有420席,学生休闲区60席。软资源方面包括——纸质文献75万多册,中文现刊400多种,外文现刊10多种,报纸200种。[5]
现有数字化管理系统:汇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进行电子用户信息与数字资源信息的管理)、畅想之星随书光盘管理系统(主要进行随书光盘的检索使用)各一。
现有人工管理状况:图书馆现设有流通部、阅览部、采编部、技术部和电子阅览室等5个部门。现有在职职工21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在读研究生2人,志愿者若干。
现有数字化服务包括:远程访问、实时在线咨询、E-MAIL咨询、网络留言反馈、网上图书捐赠、读者满意度调查和数据库使用调查等。此外,图书馆公共阅览区为读者提供网络连接端口和用于查询的计算机终端,图书馆公共区域可通过无线方式接入网络,以方便查询馆藏信息、使用各类专业数据库等。
现有人工服务包括:借阅室、综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自修室每天从早上8:00时连续开放至晚间21:00时。此外,图书馆已向社会开放,为社区提供借阅、阅览和电子资源查询服务。目前也正酝酿提供科技查新服务。
这些差距也可以从资源、管理和服务三个层面来比较。
从资源方面来看,不管是数字化资源还是实体资源,也不管是硬件资源还是软件资源,我们尽可能地满足了最需要、最基本、最迫切以及最流行的需求,但限于我们目前的力量,我们只能采取购买的方式,而无法提供根据我们学院自身特点以及自身需求自行专门开发出自己的资源。另外,我们提供的资源,也因为需求所限,大部分提供的是汉语资源,外文资源仅仅稍稍涉及。从管理层面来看,我们也同样是按照最基本、最需要、最可能的要求进行购买或者组合——因而,在管理软件方面,我们按照全国通用的方式,购买了一套汇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但是在网络管理方面,我们以PageAdmin CMS为框架,按服务器-客户端的方式自行组织了一套系统并且运行良好——此外,我们发现我们目前还无法达到数字图书馆水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人力资源有限,特别是适合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人力资源更有限。从服务方面来看,我们提供了较有特色的远程访问服务,以方面师生节假日在家访问图书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目前还无法组织起能为全校教职员工服务的科技查新服务,这的确是个最大遗憾。
此外,我们发现,数字图书馆还要求在馆内能实现资源整合,在馆际也应该能实现资源共享,而目前,我们仅仅在馆内资源整合方面稍有进展,而馆际资源共享方面我们仅仅能够提供馆际互借咨询。
根据前面的差距分析,我们认为,在我院图书馆的建设方面,我们应该按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以数字图书馆的组成结构为框架,从以下方面进行未来规划:在资源层面,我们应该在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和实体资源的条件下,努力购进最新设备,同时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自有软件资源的开发,尤其在化学化工方面,以满足学院师生的更高需求,比如化学化工文献的专业查询,化学化工电子资源的提供等等。在管理方面,我们应该大力优化人力资源,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在倡导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完善制度化管理。同时,努力实现自动化管理,以解放管理人员,使其节省更多重复性的管理劳力,从而投入到更高层次的管理当中去。在服务方面,我们要完善网络化服务,尽快为全院师生提供科技查新以及其他各种咨询服务。同时,通过服务反馈,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对于馆内资源整合和馆际资源共享,我们认为,我们只有在力量积蓄到某个层次之后才能开始着手大力进行此项工作,并最终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1]李平.认识数字图书馆[J].蚌埠党校学报,2004(2).
[2]杜津萍.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问题的思考[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6(1).
[3]李媛.信息时代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J].青春岁月,2011(12).
[4]朱继朋.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4).
[5]http://210.28.15.3/index.aspx?menuid=18&langu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