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现代价值的多方探究:“第二届两岸三地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12-17 20:39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古典美学教授

董 娟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

“第二届两岸三地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3月23日—3月26日在暨南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华美学学会、暨南大学文学院、台湾辅仁大学文学院、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四家单位联合举办,暨南大学文学院承办。来自两岸三地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列耀教授主持,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蒋述卓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建平教授,台湾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陈福滨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署理总监文洁华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会议共收到论文57篇,就“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价值”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对中国古典美学现代价值的评估,首先离不开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民族特性、以及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探讨。对此,与会学者从多种角度给予了多方阐释。

北京语言大学韩德民教授开宗明义提出了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指出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研究的个性化特质决定了它内在的民族性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李春青教授则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美学的民族特质,即丰富而早熟的审美意识,拒绝对美的本体论追问,缺乏西方意义上的美学,关于人生审美境界的探寻,自然美的非“对象化”以及艺术美乃人格美的表现形式。南开大学薛富兴教授更从美学研究的民族性问题谈到世界性问题。有感于中国美学研究中的西化倾向,薛富兴教授提出质疑,为什么西方美学的资源、观念就一定是普适性的,而中国古代的美学资源就仅仅是民族性的?存不存在另一种可能:中国美学传统资源在呈现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基于以上考量,薛富兴教授考察了文与质这对重要的美学概念,将之提升为具有普适性的美学范畴,认为文与质应当走出中国文化语境,成为对全人类有效的审美思想资源。

辅仁大学尤煌傑教授从人性之普遍特质的角度讨论儒家美学思想中的美感经验问题,傅玲玲教授则以陈白沙为论题提出了“生命境界”。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阐述了中国古代文体美学的相关问题,分析了中国古代文体理论的本体论、存在论、修辞学和方法论价值,指出了文体学研究的新的生长点。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和深圳大学李健教授不约而同地探讨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创作主体与外物之间的感应关系,两位学者都以创作主体为立论基点,而区别在于前者关注主体的艺术修养和构形能力,而后者重在分析主体的动机。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高华平教授通过分析出土文献中“美”、“好”二字的特殊形态勾勒出中国古人审美观念的演变历程。四川师范大学钟仕伦教授提交的会议论文概括出先秦时期两种自然审美观念:“维岳降神”和“以舞降神”。山东师范大学周均平教授则论述了“比情”的自然审美观,认为这种审美观体现了一种动态的天人宇宙结构模式,在某些方面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对“人”——人生、生命、生活、情感——的关注,引起了学者的广泛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徐碧辉研究员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主情思想作为一种独立的思想和美学传统与儒道并列,称之为“情本体”传统,并梳理出一条中国古代“情本体”的发展路线图。刘悦笛提交的会议论文《儒道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原色与底色》,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生活美学”,这种生活美学在儒家是以“情”为本,在道家是以“活”为心,二者皆以“生活”为取向。山东大学谭好哲教授撰文指出先秦儒家“里仁为美”的思想具有深厚的人学底蕴,体现了儒家人生美学的内容和特点。

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美学所体现的民族特色亦是此次会议关注的重要方面。辅仁大学陈福滨教授探究了《管子·地员》五音说思想,揭示了中国古代早期音乐审美与自然万象的关联以及“中声”为美之思想的起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池瑜教授通过邓拓捐赠的古代绘画珍品追溯了文人画发展的源流。辅仁大学何佳瑞博士亦探讨了有关文人绘画的相关问题。她从中国画论“形似”与“传神”的辩证,引申出文人绘画中所呈现的两种真理层次——“模仿之真”与“传神之真”,而“传神之真”才是文人绘画的真正追求。

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价值探究,最直接面对的是中国美学的古今对话问题,本次会议即以“中国美学古今对接的方法与途径”、“中国现代美学建设中的古典脉承”为子议题。对此,与会学者亦进行了富有创获的研讨。

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从方法论角度指出美学史研究应该是美学思想史与审美意识史的互补统一。在具体的审美意识史研究中,我们应当力主器与道的统一、多学科研究的纵横交错,并在当代意识与历史意识的统一中实现其现实价值。香港浸会大学刘泽光教授则根据其本人创作的书法作品,讨论了古典美学与现代艺术作品接轨的可能与途径,并以其作品《入古出今》作为其创作思想和实践的宣言,带有明显的方法论指向。

中国现代美学的发生无法回避异质文化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彭修银教授发言指出日本作为中国输入西方艺术观念、美学思想的“中间人”对中国文艺学、美学学科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着“西方—日本—中国”的运行模式,因此,在中国现代美学史版图上不能仅仅标示中与西,还必须加上“日本”这一板块。而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提交的会议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张郁乎的会议发言则共同谈到了西学思想影响下王国维的美学观及其对中国美学学科的形成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陕西师范大学李西建教授在其提交的会议论文中指出,中国传统美学的伦理智慧呼应了全球性的伦理审美化趋势,对应对当下美学伦理维度缺失、解决现代人如何幸福生活的问题都有指引作用。西北大学时晓丽教授针对当下文学创作中的“泛娱乐化”倾向,指出先秦儒墨道对享乐主义艺术的批判有利于我们反思当下的文艺创作,构筑和谐的生态模式。

作为古典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道家美学在现代呈老树生花的强劲势头,成为现代美学建设的重要古典渊源,因而不期而遇地获得了与会学者的兴趣。香港浸会大学的黎明海教授以马克·托贝“白色书写”为研究对象,具体阐述了老庄思想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显示出道家美学在现代异域语境中的活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石了英博士则比较了方东美、徐复观、叶维廉的庄子阐释,认为他们激活了庄子思想的现代生机,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陕西师范大学李雄燕博士后考察了百年庄子美学阐释史,认为在美学中国化过程中,庄子美学阐发研究,无论是对传统美学的现代转换,还是对美学民族品格的确认,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暨南大学冯晖博士全面考察了京派文学观与庄子艺术精神之间深刻的传承关系,而江苏师范大学朱存明教授则提出老子的生态观对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此外,暨南大学危磊教授、闫月珍教授、曾肖副教授、广西大学李知博士、广东金融学院袁文丽博士分别从“尚圆”、“意境”、“疏野”、“味论”、“童心”等具体范畴与概念入手,探讨了古典美学思想在现代的接受与传承。

海外华人学者、国外汉学家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身份使其对中国美学的观照别具只眼,这对我们审思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价值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与会学者从不同个案入手,向我们展示了海外中国美学阐释与研究中别样的研究思路和学术观念。

香港浸会大学文洁华教授从比较美学的视角探讨了徐复观的艺术创造论,指出我们的探索方向就在于在保存庄子艺术精神的前提下进一步阐释徐复观先生所建议的进出于艺术的自由心境。香港教育学院陈国球教授探讨了陈世骧、高友工等学者建构的“抒情传统”这一文学观念,认为“中国抒情传统”的体认负载了一定的文化政治功能,它是陈世骧等现代学人为中国在文学的世界地图找到一个值得尊重的位置而做出的努力,是中国学者在“现代状况”下对研究对象的文化归属及其意义的省思。

浙江大学张节末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了他的方法论考虑,即运用纯西方的方法理论解读中国古典文本是否可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在有些个案中是可以获得成功的,美国汉学家柯马丁的《诗经》解读就是成功的个案之一。柯马丁的“自我指涉”概念对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香港城市大学张万民教授探讨了从刘若愚到余宝琳的研究立场由求同到求异的转变,认为刘若愚和余宝琳在求同与求异的差异中存在着某种一致性,即在西方语境中寻找中西诗学和文化的可比性:刘若愚通过寻找中西理论的相似来唤起西方读者对中国诗学的认可,余宝琳则是通过证明中国文学的独特来唤起西方读者的认可。苏州大学侯敏教授分析了成中英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本体阐释,认为成中英的美学理论是以哲学思想为根底建构的美学理论。成中英提出的五个层次(宇宙、生命、文化、个人和经验),三种美学方向(发生、发展和创造),初步构成本体美学的一个整体架构,但这一架构还有待进一步充实。

暨南大学朱巧云副教授探讨了刘若愚的“境界”阐释,指出刘若愚不但从本体论的层面解释了境界,而且从文学何为的角度完善了境界的内涵,从理论上为境界作为文学基本要素奠定广泛的基础,这对当代“境界”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孙琪副教授指出了台港新儒家学者唐君毅、徐复观之“中国艺术精神”阐释中的悖论。悖论产生的最终根源在于他们标举的“中国艺术精神”并非指向艺术,而是指向文化精神和价值,这反映了新儒家忧患意识下的特定“情怀”。深圳大学的沈一帆博士讲述的是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解释中国文学模式的涵盖性诗学——“非虚构传统”。她指出宇文所安建构的中国文学“非虚构传统”根植于中国“有机宇宙”模式的汉学论述,在此背后存在一个强大的汉学话语系统。要理解宇文所安诗学建构的实际贡献,必须在西方汉学论述的参照中给予解答。湛江师范学院的唐圣博士在分析“现代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牟宗三哲学中的“圆顿”思想正具有审美现代性的品格,“圆顿”的当下境界给被未来牵引而疲于奔命的现代个体提供了非宗教信仰的安身立命感,可以视之为以中国智慧对现代性的回应与审美救赎。

为迎接此次会议,暨南大学文艺学、美学学科赶印出版了由蒋述卓、刘绍瑾主编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现代价值研究丛书”之两种:《古今对话中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蒋述卓、刘绍瑾著)和《移动的诗学——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观照的海外视野》(李凤亮等著),这既可视为给本次会议献上的一分厚礼,也是对暨大近年来相关研究的一个成果展示。“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现代价值研究丛书”从古今对接、中西对话的宽广视野,深入探讨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现代价值和当代意义,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参与现代文艺理论建设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以这一主题为中心,通过整体考察、专题研究、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把历史沉思与理论探究结合起来。据悉,整套丛书除已出版提交会议的上述两种外,还包括《通向现代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范畴》和《庄子的“古典新义”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这两本也将于今年年底出齐。

此次会议闭幕式于3月26日上午举行。作为会议的承办方,暨南大学刘绍瑾教授分别从学术研讨、会议筹备工作两方面进行了总结,“两岸三地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这一形式的主要发起人之一高建平教授主持闭幕式并讲话。他们回顾了会议过程中讨论的各层面的问题,指出中国美学的民族性对于世界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建平教授对此次会议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希望藉此加强两岸三地的学术交流,为中华美学的发展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古典美学教授
盘中的意式美学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刘排教授简介
外婆的美学
怎样读古典诗词?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