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北永年西调看地方剧种的传承与保护

2012-12-17 15:21
小说评论 2012年2期
关键词:剧种文化遗产物质

王 静

永年西调是河北省永年县的地方剧种,也是该地区唯一的、在全国也是少有的一种地方剧种。地方剧种是一种艺术文化资源的传承,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永年西调剧种是地方剧种的优秀代表,她融进了河北以及山西上党的地域文化与人文风俗。记过上百年的发展,更加集中地体现了永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可以统称永年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为此,课题将为政府相关部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事业,乃至依托文化开拓文化旅游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永年西调,原系流入河北的山西上党梆子。旧称泽州(今山西晋城)调,在永年还称“三搭板”(因该剧种多演出袍带戏,舞台多设一搭板而得名)。永年西调主要流行于河北省南部的永年、广平、曲周、大名、邱县、武安、鸡泽、肥乡、磁县及邢台地区南和、沙河、邢台诸县。目前,河北境内仅永年有一个西调专业剧团(1956年2月,剧团登记时始正式命名为“西调”)。永年县周村、睢宁、磁县东城营、肥乡中营、曲周县大由村和马骡店、广平县平固店村、鸡泽孔卜村等处,皆有业余西调剧团。该剧种活动范围在冀晋鲁豫交界的冀南(北至石家庄)、晋东南、豫北(安阳)、鲁西南一带。

清咸丰三年(1853),曲周县四寨村的商人范口广常在山西做生意,此人酷爱戏剧,在山西看中了某戏班中的一个叫玉的男旦脚演员,范就将此戏班买回河北,并招玉为婿。范死后,由女婿掌班演出(当时班内全是山西艺人)。这一剧种开始被冀南人所认识,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光绪初年(1877—1878),山西上党一带大旱,在山西潞安(今山西长治)演出的“三义班”经路城、黎城、涉县沿途演出到达永年。因路途较远,有些艺人不愿背井离乡,中途离去,到永年时仅剩二十余人。三义班的艺人以田书德、张魁等为著名演员。田书德到永年之后,前后招三批艺徒,第一批有根宝(旦)、来成(生)等。第二批徒弟用“旗”字排名,有白旗谢天真、红旗谢天禄(红脸)、绿旗冯二歪(须生)(以上号称三杆旗),还有黑旗、黄旗、蓝旗等。第三批徒弟用“水”排名,有水花史登良(须生)、水仙(旦)、水沫(生)、水叶(旦)、水根、水源等。田书德的徒弟还有从山西来的邵森林。张魁在曲周县先后收徒弟张秋贵(生)、刘书文(旦)、刘书阁(生)等。另外同来的山西演员所收之徒有广平县的申四(红脸)、馆陶的申五(申云秀,红脸)以及郭三(艺名“盖山东”,旦)、小七子(“盖五县”,旦)等。此时西调的演员阵容较强,旦行有田书德、根宝、刘书文、谢天真;净行有张魁、谢天禄、吴玉河;须生有杨东来、老全保、申云秀、冯二歪、三扒拉锅等;鼓师有田春河、老同等,琴师有张二、老德成、黑泥等。这些人时分时合,演出于冀南、豫北、鲁西一带。由于新收徒弟均为冀南人,在长期演出过程中,不断受冀南方言及河北剧种的影响,因而在唱念方面,虽然尚保持上党梆子的传统,但已经摒弃了晋音,向京白、韵白靠拢,唱腔也有许多变化,表演上学习京剧、河北梆子的表演程式及翻打技巧,使西调与上党梆子有了较明显的区别。

永年西调在上世纪60-80年代都曾有正式组织,曾命名为永年县西调剧团、永年县文工团,影响巨大,意义深远,深受百姓的喜爱。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变,剧团被推向了市场,实际上变成了企业性质,实行自负盈亏。剧团人员逐渐解散,剧团的发展得以停滞,人才的选拔,培训更无从谈起,造成了永年西调剧种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近几年,随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相关学者才对永年西调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得以重视,但大多数的研究相对集中在永年西调的历史发展与由来上,真正具体的对永年西调剧种的如何发展与传承研究较少,永年西调剧种不仅是永年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永年乃至全国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田野调查、访问到案头梳理、记谱分析和理论思考发现,永年西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河北南部具有很强影响力和生命力,尤其在邯郸、邢台影响颇深。永年西调是劳动人民经过历史苍桑锤炼的智慧结晶,堪称民族文化瑰宝。带着较强的地方风情和本土特色,深受群众的喜爱。本课题正是基于目前对于永年西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比较薄弱的现状,对这一课题作些探索性、尝试性的粗浅的分析,抛砖引玉,引起一些争论。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传承与发展永年西调这一民俗文化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通过赋予一种载体和机制,使其获得新的生机与发展,从而解决本真性保护与活态传承的问题。实践表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唤醒了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拉动了文化消费。作为传统历史文化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再是“养在深闺人不知”,而是重新融入现实社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生产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在传承中促进经济社会进步,重新焕发了生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也只有回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才能更好地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先进的发达国家都开始对自己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但目前,我们整个知识界的自觉还不够,加之我国民间文化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有人关心,不抢救就真的会消失”。自80年代中后期,由于曲艺市场不景气,多数已弃艺从商,在人员上出现了青黄不接,很少有曲艺演出活动,所以,给课题的研究带来一定困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关注“物”的本身,是对物的保管、保存与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的重点,是附着在“物”本身及背后的文化信息,最终的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推动永年西调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并在丰富、滋养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年西调的本真性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具有了经济价值的增值性,成为最能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源,并具备了进入文化产业,成为文化资本的潜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劳动实践和相应的社会环境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根本在保护和改善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原初智力成果,不同于现代专利制度保护的基于技术创新的发明创造,属于稀缺资源,是区域间文化资源禀赋差异的根本成因之一和主要表现。禀赋差异和技艺原创的本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现代生产组织方式进行生产、创作,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区域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特有的文化资源,永年西调需要继承、发扬光大,对促进永年县建设建立旅游文化、太极文化中等城市的实施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要拯救、保护这个濒临灭绝的地方剧种,与地方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促进文化大发展,我们就是要坚持深入研究开发本土文化,把永年西调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保护与传承发展好,加强非物质遗产保护,有利于促进地方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永年西调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有着上百多年的艺术和文化积淀,在当地是极为深厚的,做好这一地方剧种的保护传承,是强化地域文化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永年西调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剧种特色、表演风格、创新发展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大力培养后继人才,大力促进这一地方剧种的繁荣发展。在这片土地上产生的西调艺术,以她那颇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魅力,为这方水土的人民带来无穷的欢乐和艺术享受,并且为丰富的中国民族戏曲艺术园地增添着一枝芬芳。

注释:

①袁静芳.乐种学[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11.

②袁静芳,周青青.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3.8.

③丘富科.《中国文化遗产词典》[M],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④《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10月.

⑤《中国的曲艺》薛宝琨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0-09出版).

猜你喜欢
剧种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