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贾行家
只有一种人才能理解胖子,就是胖子。
10年以前,我和加菲猫的体形基本一致。我站在那架缺德的体重秤上,目睹了指针重新回到了零刻度 原来胖到一定程度就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体重190斤和体重200斤以上对待未来的态度有本质的区别:体重过了200斤,你就能历历在目地想象出家人如何把门扒一个大窟窿,好连床带你抬出去的情景。
梁冠华说过,多长几十斤肉和多背几十斤东西不一样,带在身上不觉得累赘。这是知音之论。没错,我作为一个胖子的时候从来不觉得自己笨重,逃离现场的速度一点儿也不比别人慢,穿着拖鞋也能在7秒内跑完50米,只要后面有一个或几个怒不可遏的戴红袖章的老头儿。我的室友们说,一个大白胖子半夜从墙头跳下,以疯狂的速度在马路上发足狂奔,非常令人难忘。唯一的不便之处是当时的世界非常小,丝毫不人性化,服装都很苛刻,商店里的裤子长度大多超过裤腰,公共场所的过道、座位或者床铺都很狭小,载具过于脆弱。
随着体重的增加 我没有了名字,姓什么就是什么胖子,然后又丧失了姓氏,被简单地称为“大胖子”。我的后背经常不知道在哪里蹭到白灰,女青年对我的态度越来越慈爱,诸如此类。
我应该讲讲做一个胖子通常是怎么想的,但是转念一想,我曾是一个那么不典型、不体面的胖子,既不优雅,又不乐观,缺乏说服力。
我觉得,首先,胖子是一场公共事件。你变成了一个胖子就得忍受自己成为潜在的话题,特别是对一位女性而言。有时候你还要咬牙坚持参与这种公众讨论,以示开朗和大度。胖人通常更加敏感,更加多疑,更热爱有限紧俏的食物,这就是瘦猴儿钱钟书说“大胖子都是小心眼儿”的原因。其次,肥胖和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一样是不公正的结果,和种族、遗传、先天体质、居住地的关系极大,特别是曾经肥胖的人体内脂肪细胞结构异于常人,想控制体重,要么一直坚持超常的热量消耗,要么永远饥饿下去。胖子们并不都像传言中说的那样是由于不懂得节制,咎由自取,很少有人能像专业运动员或者林志玲那样自如地控制体形。对于某一类人,肥胖会成为人生的主题,从而变为可怕的悲剧。我间接认识的一个女孩就死于一家简陋医院的所谓“抽脂手术”。现在想起,初中的时候,我还只是个不引人注目的小胖子,为了面子,我也和班上所有男生一样嘲笑两个胖乎乎的女生的身材。我们这些人毁掉了她们的青春,我一直在反省这种罪过。
人们认为杰克逊的死亡和他明显失控的改变身体有关。作为一个杰出的音乐人,他为什么会走上这么一条不可思议的道路 他当然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置自己的身体,我想也许是因为他的意识陷入了一种螺旋,就像一个厌食症患者对待自己的体重,一个上了福布斯排行榜的富翁对待自己的财富一样。
我们要接受我们的身体,因为我们已经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