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镜也能做大
触摸历史,会有一种感悟;回望历史,会有一种高度。
我们在解读行业乃至每个眼镜企业阶梯式的发展历程中,会强烈且清晰地感受到,小眼镜也能做大的。
上个世纪80年代,“配镜难”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眼镜行业也是一个落后弱小的手工群体,据有关部门统计,1980年全国正规验光配镜的网点只有500个左右,而且大多规模小,验光配镜设备简陋,技术人才匮乏,基本属于前店后厂较原始的经营模式。生产企业大多仍采用上世纪50、60年代的生产方式,许多集体、私营企业在建厂之初,生产厂房和设备不仅简陋,生产工艺也十分落后,当时的镜片基本上都是玻璃镜片,镜架多为黄铜、赛璐珞材质而且款式单一呆板……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眼镜行业在变革的道路上,含辛茹苦、努力拼搏、攻坚克难、自主创新、打造品牌,在短短的20年内,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质的嬗变,在温州、丹阳、厦门、玉环、深圳等地区形成了有较高生产水平和规模化的眼镜生产集中地。以丹阳为例,那时丹阳仅有生产企业30多家,产值8000多万;截至2011年,丹阳生产企业发展到600多家,产值达90个亿。万新就是其中最经典的范例,在上世纪80年代时期,万新厂房面积6000平方米,产值1200万;目前厂房面积12万平方米,产值达5个亿,生产工艺线基本是世界一流的设备。在行业跨越似的发展中,眼镜产品在品种、材质、款式、质量等方面可谓破茧成蝶,纯钛、钛合金、记忆金属、生物板材等镜架,CR-39光学树脂片、镀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非球面镜片、高折射率镜片、太阳镜等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中国大量生产,并走向全球和国内市场,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眼镜生产大国。1990年,中国眼镜行业出口创汇917万美元,2011年出口创汇33.54亿美元;1985年的上海眼镜展,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2012年展出面积6万平方米;1987年的北京眼镜展,展出面积4000平方米,2011年展出面积4.4万平方米,迄今北京国际眼镜展、上海国际眼镜展,已成了业界公认的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世界名牌产品最多、展品品种最齐全的眼镜专业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眼镜不仅用于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消费者在注重眼镜的品质和功能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眼镜的装饰功能、文化价值,这些都给中国眼镜零售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机遇:1985年,西安西北眼镜行销售额170万,2011年销售额8500万;1985年成都精益销售不到200万,2011年销售1.3个亿;当年的“百花眼镜”以三尺之柜台,发展演变为销售过亿并在国内享有盛名的重庆千叶;1987年,河南宝视达凭藉平顶山的一家门店,现发展为200多家店,雄踞中原大地;1994年,云南大全5万元起家,目前投资规模已达800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一定规模的零售企业现已有3万多家,眼镜行业不再是一个弱小的群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彰显出了重要的位置和影响力。
最枯燥的数据,却最真实、客观、生动地诠释我们行业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深刻地诠释了小眼镜也能做大的事实。
“小”是“大”的胚胎,“大”是由“小”渐变而来的,只要坚持不懈,执着耕耘,任何“小”或稚嫩的事业都会在我们手中变大变强,直至辉煌。30年后,我们再回首今天的行业,一定会百感交集,激情澎湃,因为那个时代的眼镜行业注定是更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