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对青光眼再手术的远期治疗价值

2012-12-11 07:04:14刘缅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0期
关键词:丝裂霉素巩膜小梁

刘缅

青光眼作为常见致盲性疾病,其特征为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尽管目前药物及抗青光眼手术的发展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手术失败率依然较高[1]。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青光眼手术滤过口纤维细胞的增生,瘢痕形成致使其滤过功能消失,眼压再次升高,导致手术失败。作为苯醌类抗肿瘤药物的丝裂霉素C(MMC),可使成纤维母细胞增殖得到抑制,过滤细胞功能延长,从而降低眼压,提升手术成功率,故被应用于青光眼手术中[2]。本研究采用小梁切除联合MMC对青光眼行再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7年3月-2011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68例均需再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23~67岁,平均(43±5.6)岁,病程0.6~28年,再手术据首次手术时间1~6.7年。术前为闭角型青光眼23眼,开角型青光眼9眼,外伤性青光眼2眼,术前眼压为19.66~ 42.53 mm Hg。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21~62岁,平均43岁,病程0.2~24年,再手术据首次手术时间0.8~5.2年。其中,术前为闭角型青光眼25眼,开角型青光眼8眼,外伤性青光眼1眼,术前眼压为16.59~41.13 mm Hg。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手术操作均于显微镜下完成,常规行球后与上直肌麻醉,避开原手术区,作结膜瓣,结膜瓣的基底为穹隆,巩膜浅层处烧灼止血。于角膜缘后4 mm处巩膜板层切开1/2巩膜厚度,以隧道刀做巩膜隧道直至角膜缘,两侧采用剪刀剪至角膜缘,作成44 mm的巩膜瓣,将棉片沾上0.25 mg/ml浓度的MMC液,制成3 mm×3 mm左右大小,将其置于巩膜瓣下2~3 min,直至创面变苍白为宜,再用100~200 ml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后拭干残留液,切除约1.5 mm×1.5 mm包括小梁的角巩膜组织,作相应部位的虹膜周切,以恢复虹膜,两针固定虹膜瓣,球结膜平铺以完全敷盖巩膜瓣,并将其固定于角巩膜缘处。常规小梁切除术后进行处理,结膜缝线于1个月后拆除,以避免结膜伤口延迟愈合。对照组不采用MMC,手术采用小梁切除术,方法同观察组。

1.3 疗效评定 显效:眼压<16 mm Hg,视力≥0.3,视盘及视野损害未发生进展;有效:不用或仅局部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 Hg,视力范围在0.1~0.25间,视盘及视野损害未发生进展;无效:眼压失控,药物无法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或手术治疗视力<0.1。治疗总有效为显效及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两组患者术后1周疗效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4.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1周疗效比较

2.2 远期疗效 经随访,2年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仅为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

表2 两组随访2年后疗效比较

3 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及多发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青光眼最普遍及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眼压,直至眼压降至低于引发视神经进一步损伤的程度,即降至“目标眼压”水平[3]。

传统小梁切除术随时间的延长,青光眼眼压失控状况会不断增加,有文献报道,手术后2年手术失败率可达15%~30%,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滤过道瘢痕的形成,而再次手术的失败率会更高[4-6]。本研究中对照组失败率达到35.29%,原因是滤过切口缘结膜下的组织及表层巩膜的成纤维细胞由于术后血房水屏障的破坏以及术区炎症反应的刺激会大量增殖,致使结膜下纤维化及滤过泡瘢痕的形成。

丝裂霉素(MMC)是从头状链霉菌属分离而出的一种有效抗肿瘤药物,其的作用类似烷化剂,可抑制DNA的合成,浓度较大时还可抑制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体外组织培养中MMC对于成纤维细胞增生具有很强的抑制性[7]。若在青光眼滤过术中未联合MMC,很难达到控制长期目标眼压的目的,但若应用不当同样会发生严重并发症,故在无法预知术眼有无发生无功能滤过前提下,MMC的盲目应用是不妥的。同时该药的使用浓度、剂量与作用时间长短不易控制,使用不当容易导致眼部蓄积,使巩膜坏死,结膜伤口会延迟愈合,出现角膜水肿、虹膜炎等并发症[8-9]。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未产生明显与MMC有关的并发症,这与术中的合理处理直接相关,术中尽可能将MMC棉片置于巩膜床上,小梁切除前需彻底冲洗,术中要充分止血,同时结膜瓣结合紧密,可利于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对青光眼再手术的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李高坚.青光眼的临床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当代医学,2012,18(10):21-22.

[2] 王旭.裂霉素C联合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345-346.

[3] 巴哈尔古丽·赛依提,李华喜,杨英.青光眼早期诊治368例体会[J].地方病通报,2009,24(2):90.

[4] 尹洪伟.青光眼的治疗进展[J].西南军医,2012,14(2):290-293.

[5] 素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梁[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53-54.

[6] 乔建平.三联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56-57.

[7] 尚琳.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6(1):33-34.

[8] 臧耀珑.青光眼再次手术应用丝裂毒素C的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3(1):51-52.

[9] 王旭.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345-346.

猜你喜欢
丝裂霉素巩膜小梁
巩膜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与近视关系的研究进展
小梁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补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手术后Haze的预防效果分析
兔小梁切除术后奥曲肽对眼压及滤过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