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原大墓之谜

2012-12-10 10:20撰文供图丁岩
大自然探索 2012年6期
关键词:大墓墓地墓葬

撰文 供图 丁岩

凤栖原大墓之谜

撰文 供图 丁岩

在西安南郊的凤栖原上,有一块土地,农民抱怨说地里的庄稼长势从来都不好。考古调查表明,该区域有太多太厚的夯土,庄稼难以生长。有夯土就意味着可能有墓地。2008年,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始,一座布局罕见的大墓渐渐显露出来。

俯瞰凤栖原墓地发掘现场

凤栖原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顾名思义,凤栖原就是凤凰栖息的地方。据文献资料记载,该地名可能始于西汉中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这里曾经植被丰茂、树木参天,鸟儿们常常栖息于此,百禽之首的凤凰也在这里起舞飞翔,因此就被人们称为凤栖原。

位于渭河之南、秦岭北麓的凤栖原,原高气清,南有巍巍秦岭,北望西汉长安古城,东邻宣帝杜陵陵园,西接千年古镇韦曲,颇得风水形胜之势。由于近邻汉、唐长安古城,且原高土厚水深,适合埋葬,所以千百年来成为达官贵人们最后的归宿之地,形成了坟冢累累的特别景致。而今,大多数坟冢已经湮灭不见,而本文所要讲述的,就是这些“消失”了的坟冢中的一座。

罕见的墓地布局

2008年8月,为配合基建工作,考古队进驻这处大型墓葬所在地域进行考古调查。与其他很多区域的情况基本一样,考古队员们面对的是非常平整、耕作已久的田地。当地农民说这块地里的庄稼长势从来就不好,而随后的考古发掘也表明这块地里的夯土太多太厚。有夯土就意味着可能有墓地。随着发掘工作的开始,一座布局罕见的大墓渐渐显露出来。

整座墓园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近400米,东西宽近300米,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其核心区域是一座大型甲字形墓葬。所谓甲字形,就是墓葬的平面形状像一个“甲”字。考古队员将这座墓葬编为“8号”。墓圹(墓穴)全长约65米,深约15米,斜坡墓道在北,墓道两侧有三个耳室,竖穴墓室居南,为长方形,面积达900平方米。在中国考古发掘史上,还是第一次发现如此布局的墓葬形制。

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进行,这座大型墓地的布局逐渐清晰起来。墓地的核心是墓园,墓园的中心是8号大墓,其东、西两侧各有三座方向朝北、随葬内容丰富的从葬坑,东侧80米处有一座祠堂,墓地四周各有一道兆沟(即墓葬周围的围沟),由此形成墓园。在墓园兆沟外东、西、北侧不远处还有12座墓葬,这些墓葬的墓道都朝着大墓方向——东侧墓葬的墓道都朝向西,北侧墓葬的墓道都朝向南,西侧墓葬的墓道都朝向东,呈现出群星拱月的布局。

挖掘工作进行到两个月时,8号大墓的甲字形形制,墓壁的台阶,以及墓室、耳室、墓道等都显现了出来。考古专家根据这些墓葬的形制特点、规模、级别等特征推测,整座墓地的修建时代可能是汉代,而处于核心位置的8号大墓的规格应该很高。那么,如此高规格的墓葬,墓主是什么人呢?这是考古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

凤栖原墓地布局示意图

保护大棚覆盖着8号大墓

精湛的建造工艺

8号大墓规模宏大,形制规则,工艺精细,充分展现了汉代高等级建筑工艺水平。在甲字形土圹中,一条很长的斜坡墓道设置在墓室的北侧,墓室设置在墓道的南侧,形成墓室居南、墓道处北的形制。在墓室的东、南、西侧的壁面上设置有台阶和阶梯,既减小了墓壁的倾斜度,可防止壁面垮塌,又增多了上下通道,扩大了工作面。古代的建筑工程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增加工作面,增加施工人员,可以加快工程进度,这也是精心施工的表现之一。最令人惊叹的是,在阶梯的外侧设置有土埂,可以防止工人上下时踩空而摔进墓坑,这一细节反映出,两千年前的大型工程在施工设计上已经关注到了工人的安全。

经过发掘清理,8号大墓的基本结构已经清晰了:基本由五大部分构成——主椁室、前椁室和墓道两侧的三座耳室。其建造步骤大致为:首先是主椁室及三个耳室,其次是前椁室,最后是回填起冢。其规划之细致、工序之严格,颇为少见。

8号大墓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种类很多,包括土、砖、竹、木材、木炭及铁质构件。其中,砖由手工制作,棱角分明,大小相仿,坚实致密,棺椁的木构件为楔卯结构,表现出精湛的木工工艺。

2009年春节过后,8号大墓的前椁室开始发掘。这是一处建筑工艺高超的椁室,由夯筑而成的墓穴、砖砌的外椁和木结构的内椁,以及外椁、内椁之间的木炭构筑而成。椁室用材讲究,建造精致,规格较高,还设置有防潮的积炭,表现了构思巧妙、做工精良的特点。

椁室内遗留有大面积的彩绘漆器遗迹,还有数量很多的金属器件。尽管木材质构件已经腐朽,彩绘漆皮却保存完好。专家根据遗留物的特征辨认:处于前椁室南部的是大型真车、真马的遗迹,处于前椁室北部的是小型明器(古代陪葬器物,也称冥器)车马的遗迹。所有这些都表现出这座墓葬的规格很高,也暗示墓主人的身份高贵。

“裸体”的武士俑阵

为了解更多信息,在发掘清理8号大墓的前椁室的同时,考古队员对5号从葬坑进行挖掘,它位于8号大墓的西南角,面积约50平方米。该坑出土了两件青铜钟,一件青铜钺,一枚青铜“卫将长史”印章,数量不少的陶武士俑和一些木武士俑,还有大量俑的武器配备。这些随葬物为判断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信息。

大约有500件陶武士俑,每件高达60厘米,都是彩绘装饰,木质胳膊,着衣披甲,束巾戴胄,执兵列队,气宇轩昂。可以想象,人们当初在将俑放置到坑内时一定进行了整体编队,即便在坑倒塌后仍然呈现出明确的南北成列、东西成行的列队阵式。武士俑们佩挂各种武器,包括铁质戈、戟、矛、剑、弩等。随着俑在队列中位置的不同,武器的配置也相应变化。位于从葬坑边侧的俑大多配置长兵器如铁戟等,位于中部的俑大多配置弩机。

① 5号从葬坑出土的陶武士俑

② 陶俑出土时的情形

③ 5号从葬坑中发现的“卫将长史”铜印

④ 5号从葬坑出土的青铜钟、钺

⑤ 5号从葬坑中有大量武士俑

在5号从葬坑前端的木俑区,出土了青铜钟、青铜钺、青铜印章及旗帜痕迹等,它们与指挥系统密切关联。木俑是依照级别排列的,职位高的位于队列的前端,职位低的位于后面。其中,职位最高者为龟钮银印的“卫将长史”。

这些信息都是西汉军队编列编员和武器配置研究的极好资料,对于了解主墓和从葬坑的关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陶武士俑保存情况较好,皆裸体,无胳膊,头、躯体、腿足等主体部分模制并加以修饰,发髻、足趾等部位则以手工捏制,烧成后再装胳膊,施彩绘,着衣戴饰,制作相当细腻。木武士俑几乎全部腐朽,很难推断原来的形态容貌。

也许人们要问:这些陶武士俑为什么是裸体的?为什么没有胳膊?其实,它们当初被放进坑时身穿衣服且装有胳膊,只因时间长久,衣、甲和木质胳膊已腐朽成灰。不过,彩绘依旧鲜亮,姿态依然生动,我们由此可以想象它们当初行伍整齐、形态威武的样子。虽然考古专家称它们为“着衣式俑”(穿着衣服的陶俑),但普通人还是喜欢形象地称它们为“裸体陶俑”。

5号从葬坑出土的随葬物表明,8号大墓墓主掌握着一支重要的军队。如前所述,5号从葬坑的长官是卫将长史。史书记载:“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属焉”,也就是说,卫将长史的长官——卫将军掌握着数支军队。8号大墓共有六座从葬坑,如果每一座从葬坑与一支军队相对应,那么,墓主在世时应该掌握着六支军队。

在西汉历史上,“卫将军”专司负责皇家安全之职,与“大将军”、“车骑将军”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职位。依据从葬坑与大墓的从属关系推断,5号从葬坑的长官卫将长史应该是8号大墓墓主的属下。这些信息给出一个重要启示:大墓主人应该担任过卫将军这一重要职位。

考古队员还清理了6号从葬坑。它位于8号大墓的东南侧约6米处,隔大墓与5号从葬坑呈东西对称分布,平面呈“凸”字形,面积大约60平方米。该坑共清理、提取500多件着衣式陶甲士俑、20余件木俑、青铜钟3件、青铜钺1件,以及武士配备的武器、旗帜、铜印章等。初步推测,和5号从葬坑一样,6号从葬坑内随葬品的布局也是按照实战的模式列阵的。

迷雾中的墓主身份

根据史料记载,并结合8号大墓规格高、随葬贵重且极其丰富,大墓周围还有一些时间稍后的大中型墓葬等情况,考古专家分析认为:8号大墓墓主只能在西汉时期身份显赫的高等级贵族中寻找,而且这位高等级贵族应该延续了数代,也昌盛了数代。

对8号大墓的挖掘清理继续进行。在大墓1号耳室内出土了数十枚刻有“卫将长史”字样的封泥,这令发掘者眼前为之一亮。所谓封泥,指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古人将印章按于泥团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在大墓1号耳室发现这些封泥,进一步明确了8号大墓墓主与卫将长史之间极为密切的关系,对揭示8号大墓墓主身份意义重大。

与封泥一起出土的,还有具有西汉中期特征的大量彩绘陶器,表明墓葬时代应该在西汉中期。封泥与器物同出还表明:以此官印封缄(包封)赙赠用品的官员是卫将长史。在古代,一些葬礼极为隆重,耗财耗力,死者的上下级或亲戚朋友会拿出财物进行资助,这一习俗被称为“赙赠”。据史料记载,卫将军的直接属官是卫将长史。如此来看,卫将长史赙赠的对象——墓主应该是任职卫将军的人。可是,西汉一朝共有12位卫将军,8号大墓墓主应该是12位中的哪一位呢?

与此同时,对4号从葬坑的发掘清理工作也在加快进行。该坑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出土了车马器具,第二单元出土了车马器具和青铜钟、钺等,第三单元出土了大量木俑和军官印章。前三个单元的发掘收获颇丰,但没有突破性发现。

2009年6月下旬的一天,考古队员在清理4号从葬坑第四单元时,发现了大量青铜量器、青铜衡器,数件青铜臼、铁杵、青铜箭镞,一枚金饼,以及一件非常珍贵的青铜滴漏。再后,一枚大型铜印章出现在考古队员们的眼前,印面长7厘米,宽4厘米,有捉手,大概是迄今发现的汉代最大的印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枚印章上篆书有“张”字。也就是说,8号大墓的墓主姓“张”。

①考古人员在8号大墓清理彩绘陶罐

② 4号从葬坑出土的刻有“张”字的铜印章

③ 4号从葬坑出土的金饼

④ 8号大墓一号耳室出土的刻有“卫将长史”字样的封泥

⑤ 4号从葬坑出土的青铜滴漏

实际上,此前专家就推测,8号大墓墓主是西汉宣帝时的重臣张安世,因为他被封为列侯富平侯,生前也任职卫将军,子孙数代承袭列侯,八世昌盛。而此时,青铜“张”字大印的出现,让所有的猜测都落到了实处:大墓墓主姓“张”,而西汉的“张”姓卫将军仅有一位,那就是宣帝时代的著名将相张安世。因此,8号大墓墓主就是张安世。

为什么如此肯定?专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两军对垒,远远地看见一支打着写有“刘”字旗帜的军队奔将过来,这意味着这是刘备的军队。在4号从葬坑中发现的“张”字大印意即:“张”姓将军在此。

那么,墓园周围的12座墓葬的主人又是些什么人呢?考古发掘结果表明,呈现拱月状分布的这些墓葬规模也很大,级别也很高,时代从西汉中期开始,经过王莽新朝,延续到东汉前期,表现出要素完整、布局规整、主从分明、排列有序、脉络清晰的特点。据此推测,以墓园为中心,8号大墓就是家族的始祖之墓,随着时间推移,8号大墓墓主的后世子孙逐代埋葬在周围,由此形成了这处大型家族墓地。

史书记载:“自昭帝封安世,至吉,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比。”也就是说,张安世的富平侯爵位从西汉中期一直延续到东汉时代,传世八代而未曾失去。这和凤栖原墓地的出土资料完全吻合。

墓主的前世今生

大型墓葬、多座从葬坑、祠堂、兆沟、十数座后代子孙墓葬……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埋葬级别的张安世,究竟是何等人物?

张安世,字子儒,《史记》有所提及,《汉书》有其传记,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御史大夫张汤的儿子;在武帝朝做官30余年,在昭帝朝做官13年,宣帝时为股肱之臣,死后谥敬侯;宣帝甘露三年,在麒麟阁十一功臣榜中,张安世位列大将军霍光之后居第二——其世事影响可见一斑。

据史料记载,张安世聪慧过人,出道不久就留下了“遗书三箧”的佳话:有一次汉武帝在外出巡查的路上丢失了三筐书,其他随从人员都不知道丢了些什么书,张安世则说出了每一本书的名字,后来这三筐书找到了,果然与其所说完全一致,武帝因此提拔他为尚书令,很快又升为光禄大夫。张安世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尽职尽责,放假也从不休息,张安世得以在武帝时崭露头角。

武帝之后,张安世辅政并负责保护昭帝的安全,前后达13年之久,受封富平侯。在昭帝死后的废立事件中,张安世的功劳仅次于大将军霍光。所谓废立事件是指,昭帝死后,大臣霍光、张安世等先立后废昌邑王,而后再立汉武帝戾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己。公元前74年,宣帝继位昭帝,时年18岁,在位25年,公元前50年去世,享年43岁。宣帝在位期间谦逊达礼,实行了一些关注民生、有利国家的宽松政策,史称“宣帝中兴”。即位的宣帝加封张安世一万六百户,并在霍光死后不久又让他充任卫将军。卫将军之职是在文帝即位之际的非常时期设置的,60余年后再设此职,足见宣帝对张安世信任之深、依靠之重。

① 4号从葬坑在该家族墓地中较为重要,为深入研究该家族财势消长提供了重要资料。

② 张安世大墓中出土的“长乐未央”龟钮印。长乐未央的意思是“长久快乐,永不结束”。

③ 张安世大墓中出土的“长乐未央”龟钮印。长乐未央的意思是“长久快乐,永不结束”。

④ 张安世画像

作为公侯之贵的张安世,尽管居高官、处厚禄,却毫不奢华。据史料记载,他平常穿的是质地粗糙的黑色丝织品衣物,其妻还亲自纺线织布。夫妇两人生活平淡至极,其为人处世可略见一斑。诏词中的“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勤劳国家,守职秉义”,是张安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为官50多年后,张安世在宣帝时的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辞世。在事死如事生的汉代,宣帝以特别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位重臣的爱惜之情和感激之意。史书记载,“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赐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这与考古发掘所获完全吻合,文献中记载了什么,在考古发掘中就发现了什么,比如墓园、大墓、祠堂、车马、武士俑,等等。

史料中提及的“将作穿复土”明确指出了,凤栖原大墓的建造者是“将作”。“将作”,应该是“将作大匠”的省略称呼。“将作”专门负责给皇家帝王建造宫殿、陵墓,是当时国家最高水平的建筑者(或建筑部门)。由此,不难理解8号大墓所表现出的极高的建筑工艺水准,因为这座大墓是皇帝安排国家最高水平的建筑者为他的大臣建造的。

凤栖原大墓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西汉列侯级别家族的完整墓地,极其罕见,对于西汉社会的礼仪制度、工程建设、军事兵制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大墓墓地墓葬
大象墓地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国别成谜的纪王崮春秋大墓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论燕下都战国大墓的埋葬特点*——与齐国战国大墓等比较
墓葬中的女人
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启动考古发掘
寻找大象墓地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