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看不见污水横流,闻不到猪粪恶臭,有关养猪场的传统印象,如今被彻底改变。记者走进怀来县瑞云观乡鸿安养猪专业合作社的生猪养殖场采访,首先进入视野的不是一排排的猪舍,而是一个高高大大的蓝色罐体。一个存栏2 000多头的养猪场为何竟是这般模样?我们带着疑惑找到了养殖场场长、全国劳动模范王爱军。
“机关就是那个硕大的蓝色罐体,这是一种用新材料制成的玻璃钢沼气罐,也是全国最大的玻璃钢沼气罐,生猪每天产生的排泄物都被及时排放到那个大罐子里了。”王爱军笑着说,“现在到处都讲环保,我们也要按环保模式养猪。”
据王爱军介绍,2010年河北省试验推广的大型沼气综合清洁能源项目在鸿安养猪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实施。该工程在怀来县科技局的指导下实施,总投资200余万元,建设安装了集制沼气、沼液、沼渣和发电于一体的设备。从此,养殖场的猪粪、污水经过收集发酵生成了沼气,沼气又经过燃气发电机形成了电能。据悉,该设备日可处理猪场粪便12.5t、污水18t;年产沼液近6 000t,沼渣肥1 500t,发电20万kW。目前,鸿安养猪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存栏生猪2 000多头,每天产生猪粪、猪尿等粪污10多吨,养殖场每天产生的粪污都能得到及时处理。沼气可用来照明、做饭以及发电;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促进了无公害绿色蔬菜、果品、粮食生产的发展;无公害粮食又促进了无公害猪肉的生产,既把污染物变成能源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
来到巨型沼气罐前,王爱军告诉记者:“这个大型沼气综合清洁能源项目不仅为鸿安养猪专业合作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周围村民也会跟着受益。沼液、沼渣、沼气和电能除了供给养殖场,还可向周边农户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