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婵(综述),胡忠根(审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
针刺镇痛(acupuncture analgesia,AA)是将针灸针具刺入人体以减轻或治愈疼痛的方法,从解剖上说这些部位包括人体皮肤、筋膜、肌肉、肌腱、韧带、骨膜、血管、神经等。在此就这些组织与针刺镇痛的关系进行综述。
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可分为表皮层和真皮层。刘里远等[1]曾在注射了125I-酪氨酸的实验大鼠皮肤中发现了交感神经敏感线,并认为它是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在通过皮肤发挥镇痛的针刺方法中,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近年研究较多的方法,它是将欧美国家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与针灸穴位相结合,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方法[2],韩济生[3]将之归于“针刺相关技术”,并认为2 Hz电刺激能使人和大鼠脑脊液中脑啡肽和内啡肽含量增加,而100 Hz电刺激使强啡肽含量增加,两者交替使用可同时释放内啡肽和强啡肽,提高痛阈。另一种通过皮肤起作用的针刺方法为皮肤针,皮肤针属于中医“半刺”、“毛刺”、“浮刺”范畴,以皮部理论为依据,目前对其起作用的途径与机制尚缺乏研究。
筋膜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在人体内广泛存在。浅筋膜为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皮下包裹整个身体,起到隔热、储存能量、缓冲机械压力的作用,浅筋膜疏松的纤维交织成网,网眼中充满由蛋白多糖构成的胶体状态的基质,基质中存在各种结缔组织细胞。深筋膜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在浅层它与浅筋膜相连,往深层包裹肌肉形成肌间隔,血管神经束在肌间隔内行走,深筋膜所含细胞为功能不活跃的成纤维细胞,血管的分布也不丰富,成纤维细胞在皮肤及筋膜损伤后变得极为活跃,提供鲜活的修复细胞,成为损伤组织修复的“细胞池”。原林等[4]认为筋膜支架为经络的解剖学基础,镇痛等针刺效应是针身机械牵拉筋膜,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结果。芦娟等[5]认为浅筋膜利用垂直于皮肤的皮下支持带与真皮层相连,使皮肤有相对的移动性,而其内的血管、淋巴、皮神经则与皮下支持带交叉穿行。因此,当筋膜紧张、支持带弹性改变时,这些穿插其中的血管、神经就容易受到卡压而发生疼痛,利用针刀在皮下进行通透扫散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而同样在浅筋膜层进行扫散手法的还有浮针疗法。范刚启等[6]认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液晶状态,具有压电效应和反压电效应,当用浮针行挤压、牵拉特别是扫散动作时,导致液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构型的改变,由于压电效应,释放出生物电,疏松结缔组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高效率地传导生物电,当生物电到达病变组织时,产生反压电效应,改变细胞的离子通道,调动人体的内在抗病机制,从而迅速缓解病痛。
肌肉由横纹肌纤维组成的肌束聚集构成,色红,柔软有收缩能力,肌肉的细微损伤表现为肌肉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改变、血液中肌肉酶活性和肌红蛋白含量增加、血液中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尿液中肌肉蛋白质分解产物增加以及骨骼肌组织中炎性反应标志物的增加[7]。郭勇力等[8]对兔骨骼肌急性损伤模型进行针刺至损伤部位,可有效降低血清地诺前列酮、5-羟色胺及组胺等疼痛因子的浓度。
肌腱呈索条或扁带状,由平行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有光泽,但无收缩能力。胶原纤维是肌腱组织的主要成分,沿受力方向成束地波浪状平行排列,少数纤维束成扭转或交错排列,以防止纤维分离,也利于对来自不同方向力的缓冲。肌腱是肌肉与骨骼的连接处,而韧带是骨骼与骨骼的连接处,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有限制骨骼过度活动的作用。全身韧带最集中的部位在膝关节,不管肌腱还是韧带都附着于骨与骨膜(滑膜)牢固地编织在一起,而骨膜是骨表面除关节外所被覆的坚固的结缔组织包膜,在骨端和肌腱附着部位非常致密地附着在骨上,其他部位的骨膜厚,容易从骨上剥离,骨膜由两部分构成,外层由胶原纤维紧密结合而成,富有血管、神经,有营养和感觉作用,内层也称形成层,胶原纤维较粗,并含有细胞,骨膜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肌腱、韧带、骨膜三者关系密切,在一些韧带、肌腱断裂手术中起替代作用,如前交叉韧带断裂可用腘绳肌肌腱移植替代,踝关节外侧韧带断裂可用骨膜替代,且骨膜在腱骨愈合中起重要作用[9-11]。宣蛰人[12]认为急、慢性颈肩腰腿痛最常见的部位在肌腱、韧带等与骨骼(骨膜)的附着处,针刺此部位可消除由无菌性炎症产生的疼痛。
血管组成血液循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除毛细血管外,血管壁由管腔向外依次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血管壁内还有营养血管和神经分布。致痛物质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等可刺激血管内膜微丝收缩,改变细胞间隙的宽度和细胞连接的紧密程度,影响和调节血管的通透性。针刺镇痛常在身体血管特别是静脉密集处行放血疗法,王广军等[13]认为放血疗法一方面使血管壁受到伤害性刺激,激发级联反应调整机体,另一方面刺破血管改变局部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善局部组织生存环境,从而调整机体。另外,针刺在其他部位也会使微循环产生镇痛效应,黄仕荣[14]认为,针刺治疗可以调节微血管自律运动、改善微循环形态与血流动力学状况,使得针刺局部与远隔部位的血流量与血流速度发生良性变化,使病灶组织的血氧供应量增加,体液代谢加速,消除局部致痛因子,从而达到消除疼痛症状的目的。
神经由神经纤维组成,负责把脑和脊髓的兴奋传给各个器官,或把各个器官的兴奋传给脑和脊髓。临床常用神经干刺激点一般取面神经、臂丛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相应腧穴为翳风、扶突、曲池、内关、少海、冲门、环跳、阴陵泉、三阴交[15]。其中针刺镇痛中直接刺激神经干的部位主要为坐骨神经,陈大为等[16]对针刺神经干治疗坐骨神经进行统计,认为直接刺激患者坐骨神经根干可使坐骨神经周围的血管扩张,炎症渗出及水肿得到改善,粘连得到松解,并可使急性坐骨神经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很快降低到正常水平,炎症得到控制后疼痛迅速缓解。戴荣水等[17]选用夹脊、环跳、秩边穴进行神经干刺激,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认为神经根(主干)直接刺激能解除神经的紧张状态,减少神经的炎症水肿,进而降低神经的高张力状态,使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人体解剖结构是针刺的基础,从以上几个结构来看,针刺有浅有深,皮肤、浅筋膜、浅静脉为浅层结构,深筋膜、肌肉、肌腱、韧带、骨膜为中层、深层结构。《素问·刺要论》言:“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说明针刺的深浅是由病位的深浅决定的。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深刺与浅刺对脑功能影响相同,其治疗疾病的疗效也可能相同[18],但这并不影响针刺部位多样性的发展,这些部位主要包括皮肤、筋膜、肌肉、肌腱、骨膜等,而针刺不管作用于人体哪个结构,产生镇痛的机制是复杂的,所以都能起到镇痛的作用。但临床运用诸法有效有不效者,可能是忽视了病位深浅缘故,既不能针至病所也不能气至病所,疼痛则无法消除。但病位的深浅不易弄清,依据磁共振技术或可看见疼痛部位韧带撕裂、筋膜水肿、骨膜增厚,但并非每个疼痛的患者都能在磁共振片子上看到这些组织变化,况且组织产生的疼痛多为复合性疼痛,病位深浅更无法准确掌握,因此如何做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是今后临床和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
[1]刘里远,张慧,潘娟.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与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J].中国针灸,2003,23(1):27-30.
[2]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2.
[3]韩济生.针刺镇痛:共识与质疑[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1):9-14.
[4]原林,白宇,黄泳,等.经络的解剖学发现与筋膜学理论[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1-5.
[5]芦娟.李殿宁,丁月冬.从浅筋膜解剖探讨针刀的临床运用[J].江苏中医药,2011,43(7):81-82.
[6]范刚启,符仲华,曹树平,等.浮针疗法及其对针灸学发展的启示[J].中国针灸,2005,25(10):733-736.
[7]魏源.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9):3842-3845.
[8]郭勇力,刘霞,田慧丽.特异针刺对兔急性骨骼肌损伤血清疼痛指标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37-39.
[9]龙显斌,陈志伟,曹盛俊.兔自体骨膜包裹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对腱-骨愈合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10):1255-1258.
[10]苑振峰,韩士章,杨晓飞.腓骨骨膜瓣翻转解剖学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8):1421-1422.
[11]陈百成,栾广,张展翅,等.自体骨膜包裹肌腿对腿骨愈合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2):118-122.
[12]宣蛰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285.
[13]王广军,张宇芯,丁玉龙,等.从微循环角度探讨放血疗法的机制[C].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28-30.
[14]黄仕荣.针刺促微循环镇痛机制研究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2):97-99.
[15]庞国军.神经干刺激疗法治疗中风概述[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3):50-52.
[16]陈大为,高乐女,邱玲.针刺神经干治疗坐骨神经痛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07,25(1):40-42.
[17]戴荣水,郭伟.神经干刺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2011,27(5):39-41.
[14]李定忠,李秀章.经穴皮部挑冶与深刺的fMRI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00,20(8):49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