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悦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畜牧兽医局 广东 汕头 515800〉
自2010年以来,在我国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和江苏等沿海地区,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在养鸭业中普遍流行,我区也先后出现过类似病例,对养殖业带来较大影响,给养殖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经过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相关水禽疾病防控专家及时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确定该病为一种在家禽生产上发生的新病,并命名为黄病毒病。我区发病鸭群主要为蛋鸭(在蛋鸡、种鹅中也有出现过,2011年还在肉鸭发现本病),发病后采食量、产蛋量急剧下降,病鸭拉绿色粪便,部分病鸭出现瘫痪症状,少量病鸭出现死亡。死鸭解剖以出血性卵巢炎为主,后期卵巢萎缩。
为了减少该病对本地区养殖业带来的影响,让更多的养殖户认识和了解本病,笔者在临诊当地几群典型病例的基础上,现就该病作一介绍与分析,希望对蛋鸭养殖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鸭黄病毒病病原隶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蚊媒病毒类的恩塔亚病毒群,暂命名为“鸭黄病毒”。由于鸭群感染鸭黄病毒病通常会引起严重的产蛋率下降和卵巢发炎的现象,因此在很多时候,鸭黄病毒病又可称为鸭产蛋下降综合征、鸭传染性卵巢炎、鸭黄病毒感染或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等。
鸭黄病毒可以在鸭胚、鸡胚、鸭胚成纤维细胞及部分传代细胞系中繁殖。经尿囊腔接种鸭胚后3~5天可致死鸭胚。病毒感染成纤维细胞培养可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圆缩和脱落,感染细胞单层HE染色可见细胞破碎,并有大量红染颗粒。鸭黄病毒具有典型的黄病毒形态,病毒粒子大小约50纳米,有囊膜,主要在感染细胞的胞浆内复制。病毒对氯仿和乙醚敏感。核酸序列测定表明,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有关本病的传播途径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一般是鸭舍中的一栏或少数几栏鸭首先出现采食和产蛋量下降,1~2天后发展到整栋鸭舍,并迅速蔓延至鸭场的其他栋舍,因此可以认为是水平传播,特别是经呼吸道感染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然而,黄病毒属的大部分成员可经虫媒传播,所以不排除鸭黄病毒通过吸血昆虫,特别是蚊虫传播的可能。鉴于该病在2010年深秋和冬季仍大面积流行,说明其传播并不完全依赖于吸血昆虫。
该病在蛋鸭和种鸭上的主要表现是发病初期采食量突然下降,短短数天之内可下降到原来的50%甚至更多,产蛋率随之大幅下降,可从高峰期的90%~95%下降到5%~10%。病鸭体温升高,排绿色稀薄粪便,发病率最高可达100%,死淘率1%~10%,个别养殖场可达到50%以上。该病在流行的早期,发病种鸭一般不会出现神经症状,而在流行的后期则神经症状明显,表现为瘫痪、翻滚、站立不稳及共济失调。发病期间所产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严重下降。该病病程约为1~1.5个月,可自行逐渐恢复。首先采食量在15~20天左右开始恢复,绿色粪便逐渐减少,产蛋率也缓慢上升,状况较好的鸭群,尤其是刚开产和产蛋高峰期鸭群,多数可恢复到发病前水平,但老鸭一般恢复缓慢且难以恢复到原来水平。种鸭恢复后期多数表现一个明显的换羽过程。
商品肉鸭和育成期种鸭最早可在20多日龄之前开始发病,以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站立不稳、倒地不起和行走不稳,病鸭仍有饮食欲,但多数因饮水、采食困难衰竭死亡,死淘率一般在5%~10%。
解剖变化:可见肝脏肿大;脾脏斑驳状呈大理石样,部分出现肿大并破裂;胰腺有出血和坏死;卵巢发生出血、萎缩和破裂,卵泡充血、坏死或液化,输卵管内有黏液,卵巢发生出血、萎缩和破裂;腺胃肿胀,肌胃壁出血;有神经症状的病死鸭还可见脑膜出血,脑组织水肿,呈树枝状出血。
从发病情况看有的养殖户损失小有的大。而损失大的原因主要存在于鸭常规疫苗防疫不规范,如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和鸭流感等基础疫苗防疫,而本病的发生是否和鸭常见病之间相关目前不清楚。在养殖各个环节中把好关,制定合理完善的免疫预防程序,是预防本病的关键。首先加强饲养管理,应用优质饲料,确保饲料清洁无污染,对发酵发霉的饲料及时清理,有洁净的饮水和游泳池,改善环境,设施(运动场地、产蛋棚和产窝)定期消毒,对饲养群体定期进行驱虫,对粪便和垫料定期清理,对感染群体切实做好严格隔离。
目前采取生物安全措施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生物安全防范措施主要有地域性隔离和养殖模式的转变。采取封闭式饲养对该病防控有效果。开放式饲养是蛋鸭和种鸭的主要养殖模式,但在大型肉种鸭养殖场,多数采取了封闭式饲养,且规划设计时考虑到生物安全,即使周边出现感染,由于可以采取封场和消毒措施,此次流行期间得以幸免。蛋鸭场要逐渐采取圈养模式。由于本病是新发现病毒病,目前尚无疫苗进行免疫。有关单位试制了部分油佐剂灭活疫苗,已经免疫了试验鸭,抗体检测正在进行中。
从临床上看目前化学药品很难做到杀灭病毒,而临床常见一些中草药制剂在本病的防控上有一点积极作用。因此,要加强免疫空白期的药物保健,提前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修复免疫器官的中药制剂(如黄芪多糖等),平时接种疫苗前后应补充质量好的维生素、鱼肝油等降低外界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抗生素的应用。笔者协助当地临床兽医和一些专家对该病积极进行控制,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现将笔者在控制该病过程中试用的药物列举如下。
饮水:(1)疫毒干扰素(主要成分:板蓝根、黄连、金银花及连翘等18味中药提取物配合阿昔洛韦、聚肌胞等等)、金叶清瘟(主要成分: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金银花、黄芪多糖、金丝桃素、溶菌酶和维生素C)+氨苄西林,按推荐剂量混合饮水,连用5天。(2)黄芪多糖口服液,连饮7天。
拌料:板青颗粒(主要成分:板蓝根、黄芪、淫羊藿和甘草等)+百病消(主要成分:头孢喹肟、黄芪甲苷、增效剂和维生素E等)+克霉唑等,按推荐剂量混合拌料,连用5天。
注射给药:清开灵(按体重0.2毫升/千克)+注射用头孢噻呋钠(按体重0.1毫升/千克),混合肌注,1日1次,连用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