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宁 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医院ICU 521000
慢性非溃疡性结肠炎又被称作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结肠炎[1],我院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溃疡性结肠炎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84例患者经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A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3~54岁,病程1.2~4.6年;B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27~51岁,病程1.3~6.2年。
1.2 治疗方法 A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行柳氮磺胺吡啶药物医治。给予患者口服,1.2g/次,每隔7.5h服用1次[2],可按照患者具体身体情况和病情适当调整用量,以1周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B组治疗组患者治疗方法:在A组方法上加中医白头翁汤灌肠医治。组成:白头翁、黄芪各28g,秦皮、炮姜炭、黄连、木香、黄柏各5g,丹皮、大黄炭、当归、生薏仁各7g,虎杖、山楂炭、银花炭各12g[3]。灌肠方法:煎药120ml,患者睡前排空大便,用注射器和导管将药剂注入患者直肠。1次/d,疗程与A组相同。
1.3 疗效评定方法 我院采用显效、有效、无效标准对A、B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判。显效:患者腹痛、便秘、贫血及消化不良等病证改善明显,接近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5%;有效:患者腹痛、便秘、贫血及消化不良等病证一定程度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10%;无效:患者病证无好转,病情无恢复迹象。
1.4 数据处理方法 我院此次研究所得的关于两组的有效数据,依据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我院对84例患者进行为期9~13个月跟踪随访,患者恢复较好,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经第2次治疗,恢复良好。经统计,B组52例患者,评定为显效40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1%,患者出现过敏1例,呕吐1例,其他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A组32例患者,评定为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5%,患者出现过敏1例,呕吐2例,腹泻1例,其他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
慢性非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为腹痛、便秘、贫血及消化不良等,病变主要限于结肠黏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4],但可向近端扩展,乃至遍及整个结肠,发病机制主要是通过外源因素使肠黏膜损伤,致敏肠道淋巴组织,导致免疫调节和反馈失常,形成自身免疫反应,而出现慢性、持续的炎症性反应。慢性非溃疡性结肠炎分为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和初发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最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慢性非溃疡性结肠炎给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必须进行及时治疗。
中医白头翁汤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热毒痢疾等病情,是治疗慢性非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药物[5]。我院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溃疡性结肠炎进行研究,并以单纯柳氮磺胺吡啶药物为对比,患者腹痛、便秘、贫血及消化不良等病症恢复明显,病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8.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具有较高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1] 郭留学,张晓云.中药灌肠疗法在急重病人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1):91-92.
[2] 王雨青,刑兆伟,谢文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5例〔J〕.中医药学报,2006,34(3):55.
[3] 黄华丽,王敏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30例〔J〕.陕西中医,2006,27(1):55-56.
[4] 陈治水,危北海,张万岱,等.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2):134.
[5] 毛先华,陈春芳,王受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1B):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