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楚雄州蚕桑产业发展状况

2012-12-08 21:03胡之亮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蚕种楚雄州楚雄

胡之亮

(楚雄州茶桑站,云南 楚雄 675000)

楚雄州“十一五”期间蚕桑产业开发建设工作按照“围绕建设楚雄州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产业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行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加快蚕桑基地建设、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抢抓机遇,推动茧丝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省、州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州各级干部及蚕桑科技人员和蚕农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茧丝及制成品价格大起大落、农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攀升、自然灾害严重、栽桑养蚕比较效益下降的严峻局面,大家共同努力,共克时艰,产业开发建设取得较好效果。

1 “十一五”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1 目标任务

到201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9 333.3 hm2(其中新发展5 400.0 hm2),投产桑园8 000 hm2,鲜茧产量7 800 t,确保州内制丝企业原料需求,鲜茧产值1.6亿元。“十一五”期间,新增自动缫4 800绪,缫丝生产能力合计7 840绪,年产生丝600 t,生丝产值1.2亿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

1.2 目标完成情况

2010年底,全州有桑园面积7 877.2 hm2,其中投产桑园4 288.6 hm2,全年鲜茧总产量1 679 t,鲜茧总产值5 455万元;3家丝厂拥有5 040绪自动缫丝设备,年产生丝能力近400 t,2010年共生产生丝122 t,产值4 322万元;州内2家蚕种场共生产蚕种20.8万张,产值610万元。全行业实现总产值10 387万元。桑园面积、鲜茧产量、行业总产值分别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84%、22%、37%。

2 “十一五”期间蚕桑产业发展主要措施和成效

2.1 抓规划布局,求重点突破

按照“十一五”蚕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2005年10月,楚雄州农业局、楚雄州商务局和楚雄州茶桑站共同编制了《楚雄州茧丝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州茧丝产业发展围绕《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云南省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投资指南》,立足现有基础,总结‘十五’发展经验,以姚安、大姚、楚雄、永仁4县 (市)为重点,形成茧丝产业带,双柏、南华为补充”的整体布局,并确定了30个重点发展乡 (镇)。通过5年的实施,目前全州涉及栽桑养蚕的有9个县、市 (除元谋县),主要产区集中在姚安、大姚、楚雄、永仁4县 (市),4县 (市)的桑园面积、鲜茧产量之和均占全州总量的90%以上,重点更加突出,区域分布渐趋合理。

2.2 抓桑园发展,促规模壮大

2010年底,全州有桑园面积7 877.2 hm2,其中投产桑园4 288.6 hm2,全年鲜茧总产量1 679 t,鲜茧总产值5 455万元。与2005年相比,桑园面积增加3 889.4 hm2(增97%)、鲜茧产量增加408 t(增32%)、鲜茧总产值增加3 103万元 (增132%)。全州有桑园农户30 136户,养蚕农户12 211户,户均养蚕收入4 460元,较2005年分别增加8 014户 (增36%)、增加2 551户(增26%)、增加2 025元 (增83%)。

2.3 抓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十一五”期间,楚雄州、县业务部门和龙头企业加大了对小蚕共育室、大蚕室和蚕茧收烘设施的建设改造力度。2010年底,全州有小蚕共育室 (点)775个,较2005年增加432个 (增126%)。永仁县的部分蚕区实施了集群式蚕房建设,蚕室条件明显改善。大姚、姚安、永仁、楚雄、双柏、南华 6县(市)相继对蚕茧收烘设施进行了改扩建,目前全州一共购置了9台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日处理鲜茧量可达90 t,缓解了烘力不足的状况。

2.4 抓蚕业科技,促提质增效

2006年至2010年,全州共培训蚕农36万人次,培训在职蚕业科技人员695人次,培训辅导员551人次。同时积极开展试验示范,结合国家和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楚雄综合试验站工作,在全州蚕区组织开展了66.7hm2蚕桑优质高产配套技术试验示范、桑树褐斑病发生及流行规律研究、家蚕病毒病和白僵病防治药物筛选、新优桑品种的引进和应用研究、桑树病虫害防控预测预报、家蚕病害流行状态调查、家蚕品种品比试验、桑树品种对比试验等课题。通过抓蚕业科技的培训和试验示范,楚雄州栽桑养蚕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一是栽桑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推广农桑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盛东1号4个新优桑品种,实现了桑品种的更新换代,增加了公顷桑产叶量;新栽桑坚持实施地膜覆盖,地膜覆盖率达90%以上,减轻了冬春干旱危害,提高了桑苗成活率。2008年,“农桑系列等5个桑品种的引进及应用推广”项目获楚雄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二是小蚕共育技术得以巩固提高。共育率从2005年的91%提高到2010年的94%。三是大力推广省力化活动蚕台和纸板方格蔟养蚕技术。到2009年,累计推广活动蚕台23 857套,使用面达80%;累计推广纸板方格蔟319万片,使用面提高到60%左右。2010年蚕台、方格蔟的推广使用面进一步扩大,两项技术的推广使用,节能降耗效果显著,茧质提高明显。

2.5 抓招商引资,促产业发展

截止2010年底,州内的姚安、大姚、永仁、牟定、南华、双柏6县分别与山东、江苏、浙江和云南陆良县的客商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对缓解州内蚕桑开发资金短缺,加快基地建设步伐效果明显。通过省、州、县各级的努力,2007年9月,国家商务部把楚雄州大姚县列为2007年国家“东桑西移”工程扶持单位。

另外,州外客商还在州内建设了2家蚕种生产单位,即楚雄鼎丰蚕种有限公司、姚安天硕蚕种有限公司,年生产蚕种能力约30万张,2010年2家蚕种场共生产蚕种20.8万张。

2010年底,州内通过改制或新建成的制丝企业有楚雄江南制丝有限公司、姚安县天硕茧丝绸有限公司、永仁县赛丽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共有自动缫5 040绪,与2005年相比,生丝生产能力增加2 000绪 (增66%),年缫丝工业产值增加1 851万元(增75%)。

3 存在问题

3.1 重视不够,政策性投入不足

目前楚雄州对发展蚕桑产业的认识尚不够统一,对如何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主动性不够,产业发展扶持机制和政策系统性、连续性不够,“十一”五期间,州级财政无蚕桑产业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科技示范推广投入不足。在管理上,多头管理,职责不清,难以形成整体合力。与省内横向比,楚雄州蚕桑产业发展缓慢。

3.2 生产布局分散、规模小,桑园立地条件差、效益低

楚雄州虽然实现了以4个县 (市)的产业大集中,但县 (市)区域内的桑园却很分散,到2010年,全州有55个乡 (镇)、289个村 (居)委会、1 922个村民小组栽桑养蚕,桑园分散,区域种植规模小,烟桑矛盾突出,桑园受烤烟和工业废气污染造成养蚕中毒现象时有发生;70%的桑园栽植在坡度为25°以上的陡坡耕地上,春季大多无灌水条件,造成重栽轻管、投养不足的现实;部分地方桑园面积不实。据楚雄州茶桑站统计,2010年全州投产桑园面积平均每公顷产鲜茧仅390 kg,每公顷鲜茧收入仅12 720元,低产桑园比重大,效益不高。

3.3 养蚕基础设施差,难于保证蚕作安全

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楚雄州蚕农普遍存在小蚕共育室简陋、蚕室条件差、缺乏消毒池具、蚕具不配套等问题,有相当数量的养蚕户存在人、蚕、畜同室,粮、药、物同置的情况,给养蚕无病高产带来直接影响。

3.4 龙头企业不强,对产业发展带动力弱

楚雄州现有茧丝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综合实力弱,产品结构单一,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

3.5 缺乏产业发展风险调控机制

中国丝绸产量的80%左右用于出口,蚕茧是所有农产品原料中与国际市场接轨最紧密的商品,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茧丝价格暴跌、自然灾害严重的年份,农民大量毁桑,不仅给行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危及到丝绸业健康运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如2009年3月14日凌晨的霜冻灾害,全州受灾桑园4 420.2 hm2(包括新栽桑),占桑园总面积的55%,且大部分是投产桑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 600多万元。姚安、大姚、楚雄、牟定4县 (市)的桑园被迫进行春伐条,大部分桑园无法养春蚕,全州春蚕比2008年同期少养11 962张蚕种,减产幅度高达62%。又如2010年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全州新老桑园受灾面积7 802.7 hm2,成灾面积4 973.5 hm2,春蚕减少养蚕种10 970张,占春蚕预计发种量的51%,蚕茧减产363 t,新栽桑平均成活率只有64%,较正常年景降低近30个百分点,因旱灾桑树死亡209.2 hm2,蚕农损失惨重。

3.6 “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未能完成

由于重视不够、政策性投入不足、市场剧烈波动、部分地方规划布局不合理、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到2010年,“十一五”蚕桑产业规划目标未能实现。

4 “十一五”蚕桑产业开发建设启示

一是要坚定发展信念,抢抓发展机遇。二是要制定相对稳定的扶持政策。三是要科学规划,突出优势产区。四是龙头企业和技术推广部门要形成合力。五是要突出科技支撑作用,在优质、高效、省力、安全、实用上下功夫。六是要依法经营,维护蚕茧收购和蚕种经营秩序。七是要建立蚕茧价格市场风险调控机制。按照茧丝绸市场价格波动特点,健全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州级政府蚕茧收购应急预案,保持合理的蚕茧价格水平,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以政府支持、企业为主的方式设立鲜茧价格风险基金。?

猜你喜欢
蚕种楚雄州楚雄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 这些事项要关注
名家与楚雄
名家与楚雄
穿越“四大走廊” 品味古今楚雄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2020年楚雄州青年作家创作会暨培训班”掠影
楚雄州文联积极开展春节写春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