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羽 秦入金 江苏省赣榆县瑞慈医院普外科 222100
无张力疝修补术因其具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成年人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1]。但该手术方式引起的术后慢性疼痛一直以来是困扰医患双方的常见并发症。我院从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共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55例,其中9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症状,现就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55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患者为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住院的患者,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61.6岁。其中男47例,女8例;斜疝51例,直疝4例;单侧疝52例,双侧疝3例;原发性疝53例,复发性疝2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疝修补材料使用聚丙烯平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9例患者行局部麻醉,46例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腹股沟斜切口,长约5~6cm,解剖腹股沟管,游离精索及疝囊,高位结扎疝囊。对疝环口和缺损的腹横筋膜做适当的修补,于精索后方将平片修剪后平整覆盖于腹横筋膜前。平片内侧端超过耻骨结节缘1~2cm,边缘分别缝合于腹外斜肌腱膜和腹直肌前鞘的融合处、耻骨结节上筋膜和腹股沟韧带下缘,然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1.2.2 术后随访:采用门诊随访和电话回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术后慢性疼痛是指在手术后持续存在的疼痛,范围往往超越手术累及的区域。
1.2.3 术后慢性疼痛的处理:首先采用局部物理治疗如针灸、局部热敷,对于症状较重的加用非甾体类或若阿片类镇痛药。对于有明显感觉神经分布区域症状的给予利多卡因行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无效的患者给予神经切断术或神经切断加平片取出术。部分患者因疼痛影响工作和休息的加用三环类抗抑郁药。
2.1 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 55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有9例患者发生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为16.4%。其中耻骨结节处刺激痛4例,腹股沟切口持续性灼痛3例,腹股沟切口伴大腿根部区的皮肤放电样痛2例。
2.2 术后慢性疼痛的治疗情况 9例患者均经治疗后疼痛症状逐步减轻最终消失,其中4例患者行局部物理治疗加口服镇痛药,2例患者于髂前上棘内上2cm处作封闭注射,2例患者于腹股沟内侧耻骨结节处作封闭注射,1例患者行神经切断加平片取出术。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因为是高张力的缝合以及未能有效行腹横筋膜修补,存在术后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问题。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材料进行疝修补的新方法,由于其避免了高张力缝合并加强了腹横筋膜的强度,修复了疝发生的解剖学缺陷,明显减少术后复发率,因此被认为是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金标准[2]。近年来,随着该术式的广泛开展,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慢性疼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学者对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可高达6%~12%,是术后复发率的3~5倍[3]。本组资料也显示,该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为16.4%,表明术后慢性疼痛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常见并发症,需引起外科医生的足够重视。
关于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目前多数研究认为与神经受累、耻骨结节骨膜损伤、修复材料因素、精索血管损伤等有关[4,5]。由于骼腹下、髂腹股沟及生殖股神经均位于腹外斜肌腱膜深面,术中的过度牵拉、灼伤及卡压,均容易引起这些神经的损伤,从而造成腹股沟区及阴囊疼痛;耻骨结节骨膜富含神经纤维,敏感性极强,在固定平片时缝针如果缝进耻骨骨膜可产生局部的疼痛。笔者发现,患者术后的慢性疼痛以耻骨结节和腹股沟区最多见,提示腹股沟区的神经受累、耻骨结节骨膜损伤是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两个主要原因。因此,预防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慢性疼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手术操作是关键。术中注意保护神经,尤其在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及游离精索时应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固定平片时切勿缝到神经,耻骨结节的缝针缝在耻骨结节表面的腱膜组织上,切不可缝在骨膜上。此外,术中操作要轻柔,伤口止血要及时、彻底;植入平片时,要合理裁剪,避免张力修补。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神经阻滞以及包括神经切断、平片取出术等在内的手术治疗[6]。本组资料中,多数患者经物理治疗加镇痛药物、神经阻滞后症状缓解,仅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因此,笔者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哪一种治疗方式最为有效,重要的是患者开始出现慢性疼痛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并给予患者一个合乎逻辑而且次序得当的综合治疗。
[1] 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的现状及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1):1-2.
[2] Zeybek N,Tas H,Peker Y,et al.Comparison of modified darn repair and Lichtenstein repair of primary inguinal hernias〔J〕.J Surg Res,2008,146(2):225-229.
[3] Zib M,Gani J.Inguinal hernia repair:where to next?〔J〕.ANZ J Surg,2002,72(8):573-579.
[4] 张立成,石俊忠,孙惠军.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原因和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08,6(8):829-830.
[5] 周根成,张卫文,姚叙.无张力疝修补术后52例疼痛分析〔J〕.临床医学,2011,31(10):101-102.
[6] 黄海涛.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治疗〔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339-340.